二百九十七荣耀之第一次长沙会战(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十四日,正如同我的预期一样,位于赣北的倭寇第一零六师团中井良太郎部率先发动了牵制攻势。在这个方向的我军三个集团军共七个军在前敌总司令罗卓英指挥下展开抵抗,长沙会战由此拉开序幕。倭寇也是看到了德军的顺利进展和辉煌的胜利从而产生了羡慕嫉妒情绪,所以也是随之就展开了进攻。
    随着大战的临近,薛岳将军也开始调兵遣将,部署兵力。当时,第九战区共有二十一个军又三个挺进纵队,共五十二个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配属四个军(第四、第五、第九十九及新编第六军)又一个师(第十一师),总计二十五个军六十三个师五十万人,投入作战序列的部队有三十五个师又三个挺进纵队共三十万人。至九月中旬,薛岳将军上报的第九战区战略部署极其兵力具体部署情况如下。
    第一集团军第五十八军、第六十军守备靖安、奉新以西张家山、麻下、会埠一线阵地;第十九集团军第三十二军、第四十九军守备莲花山、马形山以及锦江右岸阵地;第十五集团军以第五十二军主力守备新墙河阵地,第七十九军守备南江桥至麦市间阵地,第三十七军守备湘阴以北湘江亘汨罗江右岸阵地;第二十七集团军第二十军前出咸宁、崇阳地区,第73军集结于渣津地区;第三十集团军第七十二军、第七十八军共四个师守备武宁以西蒲田桥、琵琶山一带阵地;湘鄂赣边区挺进军位于通山、大冶、阳新地区。
    第四、第七十、第七十四、第五、第九十九、新编第六军和第十一师共十五个师为战区总预备队,分别集结于长沙以南、以东的湘潭、株洲、衡山、衡阳、浏阳及赣北上高、宜丰、万载等地。另外,防守洞庭湖与湘西方面的为第六战区第二十集团军,为了便于协同作战,该集团军配属第九战区指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位于长沙,看样子,薛岳将军是准备和倭寇死磕了。
    权衡了各方面意见和整体态势之后,校长于十五日向第九战区司令部发去了指示电文:“一、万一长沙不守,薛长官应退至萍乡指挥;二、在株洲、浏阳、醴陵部署兵力,阻敌深入;三、间接掩护衡阳,避开直接防御。”
    我就明白了,校长为了大局考虑,决定放弃长沙,不在长沙与倭寇军队直接决战;对此,我虽然不太赞同,但是我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此次冈村宁次显然是有备而来,并且具备了更强的战斗力量,还有很多的机械化部队,似乎是想仿照德国的战略,快速攻取长沙,而第九战区的部队根本没有机械化的部队,连火炮都很有限,所以,对此,我也无甚意见,校长见我也没有意见,于是就将此电报发往第九战区。
    但是没想到薛岳将军竟然很快的就回复了一份电报,电报上说,第九战区所辖范围主要是湖南及鄂南、赣省一部。战区跨湘、鄂、赣三省边区,东西以赣江、湘江为天然之境界,两翼又各有一湖,东为鄱阳湖,西为洞庭湖,恰成为整齐对称形之战场。倭寇擅长之大迂回战法无从施展,只能进行正面作战。
    而且在湘、鄂、赣三省相交的地区,群山纵横,地形复杂。长沙以北的湘北地区,大多数也是山岳地带;湘北不仅多山,而且多水。以粤汉铁路为分界由北向南划一直线,其左侧有洞庭湖及澧水、沅水、湘江三大河流,右侧有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从而形成天然的防线。这样一种多山、多水的地形对部队行动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不利于倭寇的机械化部队行动。
    薛岳将军认为,只要利用这些良好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正确的战略战术,完全有可能打退倭寇的进攻,化被动为主动;战区的作战方案是倭寇将以主力由湘北南趋长沙,于赣北、鄂南施行策应作战,战区决诱敌深入于长沙以北地区,将敌主力包围歼灭之;赣北、鄂南方面,应击破敌策应作战之企图,以保障主力方面之成功,薛岳将军把这一战略部署的核心之点总结为八个字:后退决战,争取外翼。
    总之,薛岳将军这封电报就是阐明了他要与长沙共存亡,死守长沙的坚定决心!他决定抗命!死守长沙!重庆的参谋人员联名下了命令给薛岳将军,不许他在长沙打,但是薛岳将军发挥的电报同样坚定,他就是要在长沙打。
    校长还没有表态,陈诚将军和白崇禧将军可就大为惊讶,分别准备前往长沙告诫薛岳将军不可以在长沙打仗,要求薛岳将军放弃这个想法,另外白崇禧将军考虑到薛岳将军的自信和狂态,于是发了电报给我,希望我也可以一同前去,毕竟我的战术水平是有目共睹的,我的意见薛岳将军是一定会听的。
    校长对此表示同意,其实校长也在犹豫之中,于是就下令我也去一次长沙,和薛岳将军一起看看这场仗究竟能不能打。
    于是我乘坐飞机,飞往了长沙。
    我不知道薛岳将军是哪里来的信心让他决意就算是抗命不尊也要死守长沙,光凭他的那些关于长沙守卫的优势并不足以让我信服,因为我也考虑到了这些情况,所以我很想问一问薛岳将军,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心让他如此坚定。
    我来的比较晚,刚下飞机就听到了前来迎接我的军官对我说薛岳将军正在和陈诚还有白崇禧将军争吵不止,希望那个我可以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