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七荣耀之第一次长沙会战(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劝劝他们;我于是急忙赶往了长沙城内的第九战区司令部,刚进司令部,我果然听到了一阵喧哗,而后更听到了一声怒吼:“战胜!是蒋委员长及国家之福!战败!则我必自杀以谢天下苍生!”
    这显然是薛岳将军的声音,我觉得我需要立刻出现了,薛岳将军竟然拿自己的命做起了赌注!
    “薛将军!何出此言!来日方长,要保存有用之躯,不可妄言牺牲!”我大声说道,而后笑着步入了房间,果然,薛岳将军的拳头抵着地图,一脸愤怒的对着白崇禧将军和陈诚将军,脸色涨得通红;而白崇禧将军和陈诚将军的面色也充满了愤怒,眼看着就要上演一场全武行,我急忙的出声阻止了他们。
    三位将军一见我来了,情况立刻就缓和下来了,陈诚将军一见到了就立刻迎了上来:“云海!你可来了!你好好的劝劝你的上司!委员长已经下令不可以在长沙与倭寇决战,可是薛伯陵偏偏要在长沙决战,要抗命不尊!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我是劝不动了,你去劝吧!”
    白崇禧将军也迎了上来:“薛伯陵是疯了,要拿自己的命去做赌注,可是他也不想想,就算他自杀以谢天下苍生,军队已经损失完了,长沙也会丢掉,他再一死,我们不就是赔了媳妇又折兵吗?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他干什么要这样坚持?我是劝不动了,我先走了,云海,你去劝吧!”
    说完,白崇禧将军和陈诚将军一起离开了司令部,留下了我和薛岳将军四目相对。方才白崇禧将军的话,其实也是我的疑虑,也是我准备劝说薛岳将军的说辞,既然白崇禧将军已经借着我的面说了出来,那么我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我只有笑着走上前说道:“伯陵大哥,到底是为什么?您这么有信心,要拿自己的命去做一场赌博呢?这可不是一个统帅应该有的做法。”
    薛岳将军看了看我,面色放缓,语气放缓:“既然是你,那我也就不隐瞒了,我这么做自然是有我的原因,因为长沙周边的地形,实在是太适合我新研究出来的战术了,要是配合着长沙的地形实施这套战术,我们一定可以重创甚至是完全击溃倭寇的!”
    我看着薛岳将军坚定的眼神,赶到了一丝好奇:“那是什么样的战术?有这么大的威力?此战除了七十四军和第四军,你可没有什么强力的部队可以调用的,整编军都不在你的手上,一百军也在重庆,你就这么有信心?”
    薛岳将军笑了笑,指着地图上的长沙北面说道:“首先,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以粤汉铁路为分界由北向南划一直线,其左侧有洞庭湖及澧水、沅水、湘江三大河流,右侧有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从而形成天然的防线。这样一种多山、多水的地形对部队行动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不利于倭寇的机械化部队行动,这就限制了倭寇的机械部队,使之不得已而用步兵与我们战斗。
    而后最关键的点,就是从倭寇重兵囤积的岳阳镇一直南下到长沙的这一百五十公里路,有四条河横贯其中,由北往南分别是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还有浏河;我也就分成四段防御,第一段是新墙河,这条河的南岸便是防卫长沙的第一线阵地,它的正面从鹿角到麦市,宽达一百余公里,我在这里摆了七个师的重兵,加上幕阜山上的游击队,大概有十万人之数。
    沿着汨罗江是第二道防线,这里西临洞庭湖,武汉之役以后海军已经全部撤离,这里也就是倭寇的天下了,不过水路而来的敌军不会是主力,所以这里只安排了三个师,故意的开个口子给他,不过这个防区的战线拉得很长,捞刀河以北还安排了四个师的主力等在那里和倭寇决战。
    第三线阵地就是捞刀河以南了,直到紧贴长沙以北的最后一条浏河,这里有十五个师的预备部队,还有长沙以南,沿着浙赣铁路的两个军所把守的第四线阵地,这里就是我选定的最后的决胜战场!而前面的几条战线,其主要的目的是将兵力在作战地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的围歼之!
    你看,这样长的纵深,我们一点一点的退出来,不是溃退,而是后退,狠狠地打完之后再给倭寇一点甜头,让他们忍不住的继续南下,几条战线的连续打击使得他们已经非常的疲劳,但是我们还是不停的撤退,等到他们来到了我们布置好的主战场之后,就将数十万的军队一举拉出来,一举将南下的倭寇疲惫之师全部围歼!让他们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至于兵马上的问题,李宗仁打随枣之役之时,可曾动用整编军?李宗仁可以办到,我薛伯陵自然也可以办到!我倒是不信我薛伯陵不如他李宗仁!此战,便是没有整编军,我也可以获得胜利!你就看着吧!”薛岳将军狠狠地一拳砸在了地图上,看着我,我也看着他,而后我们一起露出了笑容。
    “我便知道,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你如何会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何须拿民族之命脉做赌注?哈哈哈!这套战术当真是极好的!对了,此战术可有名称?如果没有名称,我们一起想一个可好?”我笑着问道。
    薛岳将军笑着答道:“那倒不必了,我早就想好了,此战法就像太上老君的炼丹天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