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一十五第五战区的危机(上)(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汉会战后,倭寇成功进占武汉,但此时倭寇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数常备与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我军主力犹存,仍然在坚持战斗;且虽然精华区业已损失大半,但是我政府仍不接受倭寇的和谈条件,而且我国是个农业国,没有要害可抓,倭寇发现他们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
    而倭寇此时的选择是停下来,一面巩固占领区,一面采取局部攻势,以施加压力于我政府,冀望我政府同意和谈。这种策略基本上只是重弹南京攻陷后的老调,可情况对倭寇却更恶劣,占领区大了至少一倍,倭寇既缺乏实力全面控制占领区,又缺乏足够的预备队,倭寇国内资源稀少而人口不足的劣势显露无疑。如果说在民国二十六年底倭寇采用这种策略是明智的话,一年后再重启此一想法就是愚蠢之至的表现。
    除了力求控制占领区以外,倭寇还希望以局部攻势消耗我方实力,由于中央嫡系精锐多部署于西南充当预备队,或是布置于武汉四周俟机反攻武汉。因此,倭寇必然决定将局部攻势的重心放在对我第五、第九战区的防区,以逐次打击中央精锐单位为第一要务,众所周知,整编军和黄埔军在抗战中表现的最为优秀,而这两支军队的核心主力,都是黄埔系的军队,也就是中央军精锐单位,这就是倭寇的目标。
    于是,当倭寇方面各军都在忙着调防,且多以旅团取代师团的情况下,武汉的第十一军仍控制了七个师团又三个旅团的庞大兵力,且有倭寇著名将领,于末将看来乃是最危险的将领的冈村宁次指挥,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对陪都重庆造成强力的威胁,迫使我军精锐部队一百军不得随意调动参战,虽然我们牵制了倭寇相当的军力,但是倭寇也牵制了我们相当的军力,致使最强力的一百军不能随意的离开重庆作战。
    而在民国二十八年一年中,第十一军先攻夺南昌,再先后对湖北第五战区及湖南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攻势,几次会战的规模都很大,可除攻占南昌外,对我军的打击都不严重,甚至随枣会战和长沙会战还是我军战胜了,倭寇战败的相当惨,所以倭寇徒耗大量兵力却无所得,这使得他们几位恼怒和担忧,担忧我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上升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他们不可能的不担忧,不防备。
    第十一军在整个民国二十八年的战果是差强人意的,且整体上倭寇兵力过少,不够分配,就算是兵力最为充裕的十一军各师团也负有占领任务,还要负担着一百军十万大军随时可能发动的袭击,所以兵力更加捉襟见肘;要发动攻势就得大幅抽调守备兵力,在无兵接防的前提下,攻势自是不可能持续,换言之,要以大攻势削弱我军,倭寇就得大幅增兵,否则能打的就是局部且不深入的攻势而已,于我国极大的战略纵深而言,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这就是白副参谋长所言的倭寇的极大劣势,短小浅虚,不能负担长时间大规模的深入作战,这就好比当年的汉武帝对抗匈奴,在那种情况之下,汉武帝竟然可以发动那般的强力持久的对匈奴的打击,并且甚至深入漠北,发动了漠北决战,终于击破了匈奴,这是只有大国才拥有的强悍国力,而且凭着当时的大汉帝国,也因此而户口减半,由此可见,倭寇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但是根据目前的情报来看,末将以为,冬季大反攻不仅仅是让倭寇吃尽了苦头,更是让倭寇了解到,前面数年的战争根本没有摧毁我们的根本,所谓的“三月亡华”和“攻占武汉即亡华”等口号一次次的落空,所以倭寇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他们战略上的缺失,所以末将以为,倭寇势必会在着一段时期内,发动对第五战区或者是第九战区的攻击,以解除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对于武汉的强大威胁,并且试图攻取重庆。
    根据末将的判断,倭寇发动对第五战区的攻击作战的可能比较大,一方面是因为第五战区是重庆的屏障,距离重庆更近,且更具备威胁重庆的能力,而第九战区是倭寇屡次吃亏的战区,冈村宁次心有戚戚,不敢贸然发动对第九战区的进攻,何况第九战区的地理位置并不接近重庆,对于重庆而言并不具备直接的威胁能力,而且薛岳将军善战,一旦被薛岳将军的天炉战术拖住,一百军从重庆杀出,那么武汉就有被突袭的危险,倭寇就会腹背受敌。
    而第五战区相对而言不具备第九战区那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和巨大的纵深,而且第五战区是重庆的重要屏障,相对于第九战区的牵制而言,第五战区更为重要,一旦突破第五战区,倭寇便可长驱直入,取得了进攻重庆和四川的前哨站;所以,如果末将是冈村宁次,就会选择攻击第五战区!
    一旦攻击第五战区,那么就会引起重庆方面的注意,一百军势必也会被调动起来,那么冈村宁次就可以不用留很多的部队保护武汉,而可以将原先警戒一百军的军力直接投入战场,以期与一百军直接交战,发挥这些被牵制住的两个或者三个师团的军队的军力,大大增强倭寇的可战斗军队,这并不利于一百军的作战,一百军的军力,可以单独和倭寇两个师团左右的倭寇相抗衡,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很危险了。
    因此一百军将被迫面临数量极多的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