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增设皇家学堂与教育改制(2/2)
所以,考入皇家国子监者在学习最擅长的学科后还要学习最基础的三门学科。”
“另外,考入皇家国子监若能顺利毕业者赐予监生功名。”
“而接着,为让一些监生在一行有异于常人之所长,乃大明该行业之出类拔萃者,如文采出众者、格物百工之学更有天分者,指挥打仗有名将天赋者,都要继续培育才行,所以当再设三所高于国子监的学堂,就叫皇家讲文堂、皇家工业学堂、皇家军官学校;
“这三所学堂根据自己培育学子的目的,可在之前提到的学科基础上自我决定新增经学、货殖(经济学)、农事(农业)、指挥、情报等学科,所谓学科,便是一门学问之学识,从社学开始,内阁要让礼部设立专门的编纂教材之机构,以达到能教授学子的目的,要由浅入深。”
“从这三所皇家学堂成功毕业者可根据毕业成绩给予进士、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可参加翰林庶吉士考试,没考中者除可以去大明行政学院继续培育外,也可以直接报名吏部当官。”
朱由检这么一说,等于要让大明开始建立起后世的教育制度,从单纯的培养儒教徒和善写八股文章的御用文人变成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但这只是个开始,只是朱由检在自己皇庄内部进行这样的教育制度而已,大环境下还是科举为主。
不过,朱由检相信自己皇庄里的教育制度迟早可以推行于整个天下。
“陛下圣明,如此以来,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学问,我大明都有贤才可用也,只是不知能否为天下儒林所接受,以臣看,这样做只怕会令天下儒士反感,毕竟治百工之学与带兵之学的精通者也能进士出身,参加翰林院庶吉士考试,实在是之前未有之事。”
宋应星细细思考了朱由检的设想后不由得暗自惊叹自己皇帝陛下对学政的施行见解也那么高屋建瓴,但一想到天下大多数士族都是以儒家理学为信仰,所以就不由得有些担忧地说了起来。
“另外,考入皇家国子监若能顺利毕业者赐予监生功名。”
“而接着,为让一些监生在一行有异于常人之所长,乃大明该行业之出类拔萃者,如文采出众者、格物百工之学更有天分者,指挥打仗有名将天赋者,都要继续培育才行,所以当再设三所高于国子监的学堂,就叫皇家讲文堂、皇家工业学堂、皇家军官学校;
“这三所学堂根据自己培育学子的目的,可在之前提到的学科基础上自我决定新增经学、货殖(经济学)、农事(农业)、指挥、情报等学科,所谓学科,便是一门学问之学识,从社学开始,内阁要让礼部设立专门的编纂教材之机构,以达到能教授学子的目的,要由浅入深。”
“从这三所皇家学堂成功毕业者可根据毕业成绩给予进士、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可参加翰林庶吉士考试,没考中者除可以去大明行政学院继续培育外,也可以直接报名吏部当官。”
朱由检这么一说,等于要让大明开始建立起后世的教育制度,从单纯的培养儒教徒和善写八股文章的御用文人变成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但这只是个开始,只是朱由检在自己皇庄内部进行这样的教育制度而已,大环境下还是科举为主。
不过,朱由检相信自己皇庄里的教育制度迟早可以推行于整个天下。
“陛下圣明,如此以来,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学问,我大明都有贤才可用也,只是不知能否为天下儒林所接受,以臣看,这样做只怕会令天下儒士反感,毕竟治百工之学与带兵之学的精通者也能进士出身,参加翰林院庶吉士考试,实在是之前未有之事。”
宋应星细细思考了朱由检的设想后不由得暗自惊叹自己皇帝陛下对学政的施行见解也那么高屋建瓴,但一想到天下大多数士族都是以儒家理学为信仰,所以就不由得有些担忧地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