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5)(2/3)
。
然后殿门被内侍从里面合力推开,轰隆之声未止,首领内侍掩面跑出来,立于御阶前,倒了几口气儿哀伤地唱道:陛下,龙~驭~宾天啦
这一声,就像是一根再度按下播放键的手指,这幕间的一切恢复了运转,御阶之下跪着黑压压的宫人尽数发出哀嚎。
也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更不知以头抢地的他们脸上是否有泪,反正哭声是极哀伤的。
哭声就像是一个讯号,更像被投在平静湖面上的石子,咚地一声,波纹涌起,摇曳着席卷整座皇城。
听到这哭声的人,无不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扑倒在原地也跟着发出哀嚎,就这样声音越传越远直到皇宫内的每一个角落。
大行皇帝龙驭宾天,皇太子高憭登基。
皇宫内的人大致分成了两部分,内庭的宫人开始按照律制,紧锣密鼓地为大行皇帝准备后事。
而前朝的诸多大臣们,则先是火速回到各自家中,沐浴更衣再乘白顶的轿子重新入宫,齐聚延英殿等待太子召见,共议皇权交叠事宜。
太子高憭自大行皇帝重病以来,每日主持朝政,下朝之后便来到紫宸殿,侍奉病榻之前,无一日倦怠。
因承受不住陛下宾天之痛,在啼嚎中昏厥过去。
贵妃娘娘驾到。内侍一声唱和,延英殿内的重臣们纷纷整装正冠跪倒参拜。
参见娘娘。
贵妃也换上了素缟,去了往日华贵的配饰,头上也只有几根木质发簪固定着头发贵妃的手中尚攥着绢帕,一边擦泪一边任由宫婢将她扶到高位坐了,底下的户部尚书大人见了,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娘娘保重凤体呀,太子殿下悲伤昏厥,您若是再不保重,这江山社稷该如何是好?
户部尚书这一哭,其他大臣也纷纷抬起袖子掩面而泣
这时,反倒是一直不住擦泪的贵妃娘娘坚强了起来,捏着绢帕在脸颊上点了两下,说道:列为臣公,快快请起。
娘娘保重啊。
快请起来吧。
谢娘娘。
贵妃娘娘环顾一周,哀伤道:陛下龙驭宾天,丢下这大好河山,遗下我孤儿寡母。太子至诚至孝,受不住这份伤痛昏厥过去了,本宫不忍列位臣公久等,便替太子来此走一趟。说着贵妃娘娘抽泣了两声,继续说道:列位臣公,为保朝廷一切稳妥,还望列位臣公砥砺齐心,辅佐吾儿辅佐太子,顺利延续呀。
谨遵娘娘懿旨。
娘娘请放心。
京城各大城门洞开,身披素缟的上百名驿官如离弦之矢,快马加鞭出了京城,往各地奔去。
由于燕国国力鼎盛,太子人选早已落定,且太子早已成年无外戚之患,边境安稳亦无战乱风险,大行皇帝宾天的消息不必秘密传达,所有传令官皆身穿素缟,手持三尺白布条,一边往目的地赶,一边不时叫道:大丧啦,大丧
当然,除了驿馆外,还有诸多信鸽飞出,其中不乏海东青此类猛禽,带着大行皇帝宾天的消息飞往各地。
如北海这种地方,使用驿馆传令是不现实的,一则路途遥远,二则路途凶险
这批海东青就是朝廷专门培育出,用以与北海这类边陲之地传递紧急消息的信使,一般来说从京城出发到北海即便是快马加鞭,一驿换一人,日夜兼程至少也要两个月,但使用海东青的能缩短不少。
大行皇帝的棺柩会敞开停灵三日,供京城的皇子皇孙叩拜,瞻仰。
三日后,为防仪容有损,损害天威,内庭会下令将棺材盖扣死,钉起来。
按照太子的意愿,是停灵四十九日还是八十一日,甚至百日供从各地赶回来的藩王和封疆大吏叩拜。
停灵越久,太子在朝廷和民间的评价就会越好。
燕国尊孝悌,而大行皇帝停灵,太子作为皇帝的接班人是要每日都到场的,即便白日里操持朝政,晚上也是要为大行皇帝守灵的。
可以说大行皇帝停灵越久,对太子来说就是越长的考验。
据燕国的史书记载,曾有一位皇帝停灵三年之久
而那位为皇帝守灵三年的太子驾崩后理所当然地被尊为至孝仁圣皇帝。
很快,朝廷颁布了一道旨意。
皇太子宣布大行皇帝停灵百日,自各地接到大行皇帝宾天消息起,四十九日内不准宰杀牲畜,百日内不行丝竹作乐,百日内不行嫁娶之事。京城百姓百日内摘冠去缨,服素缟,各地各级衙门官员百日内宿于府衙之内,彻夜燃一灯或一烛。
勒令各地藩王,公,侯,伯等累受皇恩之家,各地三品及以上官员,即接到旨意后即刻动身,进京吊唁。
另,大行皇帝龙驭宾天之讣告,将发布各个番邦国行馆。
最后,高憭还特别下旨,召集全国所有天师,高僧火速入京,为大行皇帝举办超度道场法会。各地,各级府衙,天下百姓见天师,高僧之车马,需大行方便。
在大行皇帝驾崩三日后,朝廷开启了新朝的第一场朝会,高憭如今已经依律被称作新皇,但登基大典的事宜要等到大行皇帝落葬东陵之后,这是燕国自开国以来的规矩,如今的高憭虽然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实权,但到名正言顺掌管朝政,还需
然后殿门被内侍从里面合力推开,轰隆之声未止,首领内侍掩面跑出来,立于御阶前,倒了几口气儿哀伤地唱道:陛下,龙~驭~宾天啦
这一声,就像是一根再度按下播放键的手指,这幕间的一切恢复了运转,御阶之下跪着黑压压的宫人尽数发出哀嚎。
也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更不知以头抢地的他们脸上是否有泪,反正哭声是极哀伤的。
哭声就像是一个讯号,更像被投在平静湖面上的石子,咚地一声,波纹涌起,摇曳着席卷整座皇城。
听到这哭声的人,无不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扑倒在原地也跟着发出哀嚎,就这样声音越传越远直到皇宫内的每一个角落。
大行皇帝龙驭宾天,皇太子高憭登基。
皇宫内的人大致分成了两部分,内庭的宫人开始按照律制,紧锣密鼓地为大行皇帝准备后事。
而前朝的诸多大臣们,则先是火速回到各自家中,沐浴更衣再乘白顶的轿子重新入宫,齐聚延英殿等待太子召见,共议皇权交叠事宜。
太子高憭自大行皇帝重病以来,每日主持朝政,下朝之后便来到紫宸殿,侍奉病榻之前,无一日倦怠。
因承受不住陛下宾天之痛,在啼嚎中昏厥过去。
贵妃娘娘驾到。内侍一声唱和,延英殿内的重臣们纷纷整装正冠跪倒参拜。
参见娘娘。
贵妃也换上了素缟,去了往日华贵的配饰,头上也只有几根木质发簪固定着头发贵妃的手中尚攥着绢帕,一边擦泪一边任由宫婢将她扶到高位坐了,底下的户部尚书大人见了,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娘娘保重凤体呀,太子殿下悲伤昏厥,您若是再不保重,这江山社稷该如何是好?
户部尚书这一哭,其他大臣也纷纷抬起袖子掩面而泣
这时,反倒是一直不住擦泪的贵妃娘娘坚强了起来,捏着绢帕在脸颊上点了两下,说道:列为臣公,快快请起。
娘娘保重啊。
快请起来吧。
谢娘娘。
贵妃娘娘环顾一周,哀伤道:陛下龙驭宾天,丢下这大好河山,遗下我孤儿寡母。太子至诚至孝,受不住这份伤痛昏厥过去了,本宫不忍列位臣公久等,便替太子来此走一趟。说着贵妃娘娘抽泣了两声,继续说道:列位臣公,为保朝廷一切稳妥,还望列位臣公砥砺齐心,辅佐吾儿辅佐太子,顺利延续呀。
谨遵娘娘懿旨。
娘娘请放心。
京城各大城门洞开,身披素缟的上百名驿官如离弦之矢,快马加鞭出了京城,往各地奔去。
由于燕国国力鼎盛,太子人选早已落定,且太子早已成年无外戚之患,边境安稳亦无战乱风险,大行皇帝宾天的消息不必秘密传达,所有传令官皆身穿素缟,手持三尺白布条,一边往目的地赶,一边不时叫道:大丧啦,大丧
当然,除了驿馆外,还有诸多信鸽飞出,其中不乏海东青此类猛禽,带着大行皇帝宾天的消息飞往各地。
如北海这种地方,使用驿馆传令是不现实的,一则路途遥远,二则路途凶险
这批海东青就是朝廷专门培育出,用以与北海这类边陲之地传递紧急消息的信使,一般来说从京城出发到北海即便是快马加鞭,一驿换一人,日夜兼程至少也要两个月,但使用海东青的能缩短不少。
大行皇帝的棺柩会敞开停灵三日,供京城的皇子皇孙叩拜,瞻仰。
三日后,为防仪容有损,损害天威,内庭会下令将棺材盖扣死,钉起来。
按照太子的意愿,是停灵四十九日还是八十一日,甚至百日供从各地赶回来的藩王和封疆大吏叩拜。
停灵越久,太子在朝廷和民间的评价就会越好。
燕国尊孝悌,而大行皇帝停灵,太子作为皇帝的接班人是要每日都到场的,即便白日里操持朝政,晚上也是要为大行皇帝守灵的。
可以说大行皇帝停灵越久,对太子来说就是越长的考验。
据燕国的史书记载,曾有一位皇帝停灵三年之久
而那位为皇帝守灵三年的太子驾崩后理所当然地被尊为至孝仁圣皇帝。
很快,朝廷颁布了一道旨意。
皇太子宣布大行皇帝停灵百日,自各地接到大行皇帝宾天消息起,四十九日内不准宰杀牲畜,百日内不行丝竹作乐,百日内不行嫁娶之事。京城百姓百日内摘冠去缨,服素缟,各地各级衙门官员百日内宿于府衙之内,彻夜燃一灯或一烛。
勒令各地藩王,公,侯,伯等累受皇恩之家,各地三品及以上官员,即接到旨意后即刻动身,进京吊唁。
另,大行皇帝龙驭宾天之讣告,将发布各个番邦国行馆。
最后,高憭还特别下旨,召集全国所有天师,高僧火速入京,为大行皇帝举办超度道场法会。各地,各级府衙,天下百姓见天师,高僧之车马,需大行方便。
在大行皇帝驾崩三日后,朝廷开启了新朝的第一场朝会,高憭如今已经依律被称作新皇,但登基大典的事宜要等到大行皇帝落葬东陵之后,这是燕国自开国以来的规矩,如今的高憭虽然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实权,但到名正言顺掌管朝政,还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