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文明圈的扩张(求订阅)(1/2)
阿努可敦一边将书信递给僧格,一边发问道:“台吉,这九个汉字是什么意思?”
僧格笑道:“这是六弟要我学明太祖朱元璋啊!”
朱慈烺送给准格尔部的可不仅是筑城的经费和杀敌的火器,还有来自中原的文化。
楚河城内外随处可见的喇嘛寺并不是由来自西藏的喇嘛主持的,而是由来自中原的黄庙喇嘛修建的。而建庙的费用,当然都是大明皇帝朱慈烺捐赠的。拿了朱慈烺的钱,这些黄庙当然就要替朱慈烺办事了。
所以楚河城的喇嘛寺不仅传播佛学,也传播汉文化——他们带去的佛经大部分是用汉文书写的。而且他们还在寺庙中开办了汉文学堂,招收准部的贵族子弟在寺庙中学习汉字汉语,也教他们中国历史......僧格作为珲台吉和大都护,当然得学习中原文化了。
哪怕他铁了心要和中原为敌,也应该知己知彼啊!
因此僧格的府邸当中,就有从五台山请来的精通蒙汉藏三种语言的明珠喇嘛当家庭教师,帮着他补习中原文化。
所以僧格一下就明白自家那个活佛兄弟的意思了——这是要学朱元璋啊!
朱元璋不就是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最后才当上大明皇帝的吗?
“台吉,”阿努可敦的汉文化功底比不上丈夫,但是也知道朱元璋是说,当下笑了起来,“噶尔丹是呼图克图,他的话一定不会错的......台吉,看来你可以当上蒙古人的朱元璋了!”
僧格笑着对妻子说:“我当了蒙古的朱元璋,你就是我们蒙古的大脚马皇后了!”
阿努满面放光:“对,对,阿努手大脚大,还能替台吉冲锋陷阵,不会比朱元璋的马皇后差的!”
这个阿努可敦看着好像个傻白甜,但实际上却是个能冲锋陷阵的女将军!
在历史上,曾经跟随康熙北征噶尔丹的清朝内阁学士宋大业,在《北征日记》中描述了阿努可敦在莫昭多之战中的英姿,大业说她:头戴元狐帽,手执长枪,甲内着七黄色袍,下体着绿绫裤,著锁子甲,骁勇之至。
僧格点点头,“我本来还在犹豫是该东进还是应该南下,现在终于可以做出决断了!”
这段时间,东进和南下的机会同时摆在了僧格跟前。
东进的机会是明军在辽东打出来的。满洲崩溃后,喀尔喀三部和科尔沁部一起跟着垮台,不甘心被察哈尔汗国、土默特汗国统治的蒙古小部落纷纷西迁,极大的壮大了准格尔部的实力。
而且察哈尔汗国和土默特汗国的力量有限,无法在短期内填补喀尔喀三部崩溃产生的权力真空,所以就给了准部东向统一诸蒙古的机会。
南下的机会则是天竺的那个“世界的征服者”奥朗则布给僧格送来的。奥朗则布通过政变夺了父亲沙贾汗的皇位后,就决定要干两番大事业——两番大事业比一番大事业更有挑战性啊!
奥朗则布都“世界的征服者”了,当然要干一点有难度的事情了。
他的第一番大事业是统一印度!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好说。
而奥朗则布的第二番大事业则是收复祖业撒马尔罕——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是帖木儿帝国的传人。是被乌兹别克汗国赶出老家,跑到印度去称王称霸的。现在出了奥朗则布这位伟大的世界征服者,当然得先把老家征服回来了。
要不然祖坟都在人家手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了倒了斗,还敢称什么世界的征服者?这不是笑话吗?
所以奥朗则布当了印度皇帝以后就准备发兵去揍布哈拉汗国。
而布哈拉汗国其实已经衰落了,被波斯王国、希瓦汗国(在布哈拉西边,汗王也出自乌兹别克王族)轮番吊打,盟友哈萨克汗国、叶儿羌汗国又被准格尔部灭亡,日子不是一般的难过。不过世界的征服者奥朗则布在篡位前却被布哈拉汗国打得大败亏输......
但是奥朗则布并不认为北征布哈拉的失败反应了自己的真实实力——他在阿富汗和布哈拉接壤的巴赫尔地区多次击败布哈拉汗国的军队,如果不是因为印度的骑兵比不上乌兹别克人(布哈拉汗国)和土库曼人的骑兵,以至于无法保护后勤线的安全,帖木儿帝国的旗帜早就在撒马尔罕的城头飘扬了。
所以奥朗则布早在篡位之前,就主张联合布哈汗国北方的异教蒙古人夹攻布哈拉汗国。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奥朗则布还曾经亲自出使清朝。可惜赶上了多尔衮坠马而亡,一无所获。
而在奥朗则布谋朝篡位成功后,一个新的机会就出现在他眼前了——准格尔的崛起和哈萨克的覆灭,使得布哈拉汗国陷入了四面皆敌当中。
因此,在坐稳了埃米尔的宝座之后,奥朗则布就开始向楚河城派出使者,谋划联合攻打布哈拉。
后来又向暹罗的黄金城遣使,试图联络准格尔的宗主大明。
“台吉,我们应该东进还是应该南下?”阿努可敦问。
僧格瞄了她一眼,心说:这女人还是没明白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啊!
“当然是南下了!”僧格说,“如果要东进,一定会和大明发生冲突,那就不是缓称汗了。现在唯有联合天竺国的帖
僧格笑道:“这是六弟要我学明太祖朱元璋啊!”
朱慈烺送给准格尔部的可不仅是筑城的经费和杀敌的火器,还有来自中原的文化。
楚河城内外随处可见的喇嘛寺并不是由来自西藏的喇嘛主持的,而是由来自中原的黄庙喇嘛修建的。而建庙的费用,当然都是大明皇帝朱慈烺捐赠的。拿了朱慈烺的钱,这些黄庙当然就要替朱慈烺办事了。
所以楚河城的喇嘛寺不仅传播佛学,也传播汉文化——他们带去的佛经大部分是用汉文书写的。而且他们还在寺庙中开办了汉文学堂,招收准部的贵族子弟在寺庙中学习汉字汉语,也教他们中国历史......僧格作为珲台吉和大都护,当然得学习中原文化了。
哪怕他铁了心要和中原为敌,也应该知己知彼啊!
因此僧格的府邸当中,就有从五台山请来的精通蒙汉藏三种语言的明珠喇嘛当家庭教师,帮着他补习中原文化。
所以僧格一下就明白自家那个活佛兄弟的意思了——这是要学朱元璋啊!
朱元璋不就是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最后才当上大明皇帝的吗?
“台吉,”阿努可敦的汉文化功底比不上丈夫,但是也知道朱元璋是说,当下笑了起来,“噶尔丹是呼图克图,他的话一定不会错的......台吉,看来你可以当上蒙古人的朱元璋了!”
僧格笑着对妻子说:“我当了蒙古的朱元璋,你就是我们蒙古的大脚马皇后了!”
阿努满面放光:“对,对,阿努手大脚大,还能替台吉冲锋陷阵,不会比朱元璋的马皇后差的!”
这个阿努可敦看着好像个傻白甜,但实际上却是个能冲锋陷阵的女将军!
在历史上,曾经跟随康熙北征噶尔丹的清朝内阁学士宋大业,在《北征日记》中描述了阿努可敦在莫昭多之战中的英姿,大业说她:头戴元狐帽,手执长枪,甲内着七黄色袍,下体着绿绫裤,著锁子甲,骁勇之至。
僧格点点头,“我本来还在犹豫是该东进还是应该南下,现在终于可以做出决断了!”
这段时间,东进和南下的机会同时摆在了僧格跟前。
东进的机会是明军在辽东打出来的。满洲崩溃后,喀尔喀三部和科尔沁部一起跟着垮台,不甘心被察哈尔汗国、土默特汗国统治的蒙古小部落纷纷西迁,极大的壮大了准格尔部的实力。
而且察哈尔汗国和土默特汗国的力量有限,无法在短期内填补喀尔喀三部崩溃产生的权力真空,所以就给了准部东向统一诸蒙古的机会。
南下的机会则是天竺的那个“世界的征服者”奥朗则布给僧格送来的。奥朗则布通过政变夺了父亲沙贾汗的皇位后,就决定要干两番大事业——两番大事业比一番大事业更有挑战性啊!
奥朗则布都“世界的征服者”了,当然要干一点有难度的事情了。
他的第一番大事业是统一印度!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好说。
而奥朗则布的第二番大事业则是收复祖业撒马尔罕——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是帖木儿帝国的传人。是被乌兹别克汗国赶出老家,跑到印度去称王称霸的。现在出了奥朗则布这位伟大的世界征服者,当然得先把老家征服回来了。
要不然祖坟都在人家手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了倒了斗,还敢称什么世界的征服者?这不是笑话吗?
所以奥朗则布当了印度皇帝以后就准备发兵去揍布哈拉汗国。
而布哈拉汗国其实已经衰落了,被波斯王国、希瓦汗国(在布哈拉西边,汗王也出自乌兹别克王族)轮番吊打,盟友哈萨克汗国、叶儿羌汗国又被准格尔部灭亡,日子不是一般的难过。不过世界的征服者奥朗则布在篡位前却被布哈拉汗国打得大败亏输......
但是奥朗则布并不认为北征布哈拉的失败反应了自己的真实实力——他在阿富汗和布哈拉接壤的巴赫尔地区多次击败布哈拉汗国的军队,如果不是因为印度的骑兵比不上乌兹别克人(布哈拉汗国)和土库曼人的骑兵,以至于无法保护后勤线的安全,帖木儿帝国的旗帜早就在撒马尔罕的城头飘扬了。
所以奥朗则布早在篡位之前,就主张联合布哈汗国北方的异教蒙古人夹攻布哈拉汗国。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奥朗则布还曾经亲自出使清朝。可惜赶上了多尔衮坠马而亡,一无所获。
而在奥朗则布谋朝篡位成功后,一个新的机会就出现在他眼前了——准格尔的崛起和哈萨克的覆灭,使得布哈拉汗国陷入了四面皆敌当中。
因此,在坐稳了埃米尔的宝座之后,奥朗则布就开始向楚河城派出使者,谋划联合攻打布哈拉。
后来又向暹罗的黄金城遣使,试图联络准格尔的宗主大明。
“台吉,我们应该东进还是应该南下?”阿努可敦问。
僧格瞄了她一眼,心说:这女人还是没明白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啊!
“当然是南下了!”僧格说,“如果要东进,一定会和大明发生冲突,那就不是缓称汗了。现在唯有联合天竺国的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