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第492节(1/2)
他们算是杨党的核心人员了:蔡义,原任户部尚书,如今被调往都察院为右都御史;赵侍郎,杨首辅上任后第一个调任的心腹,顶替了原来顾侍郎(顾兰娘的叔父)的位子,为吏部右侍郎;匡尚书,工部尚书,杨首辅的亲家,六部中最有?油水的部门,西华宫的修建便是从他这儿透出的线索。
“奇山。”匡尚书年纪最大,关系最铁,第一个开口,“这时候叫我们来,可是有?什么事??”
杨首辅请他们入座,缓缓道:“有?一事?要与你们商量。”
--
梵净山风光秀丽,程丹若本想多玩几天?,却被姜元文一封信给叫回去?了。
她和谢玄英匆忙回家,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姜元文便将邸报拍在他们跟前:“大局已定。”
程丹若拿起邸报,仔细读上面的文章。
这是一篇奏疏,文辞优美,用词典雅精准,道理明白易懂,大致是说三纲五常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这都是程朱理学的老生常谈了,不?足为奇。
但道理讲完,还讲了孝的重要性,表示这是人伦大义,国?家根本。是以,当年武宗无子,论理,老齐王为次子,兄终弟及理所应当。
皇帝愿意过继,是考虑到武宗活着的时候无人尽孝,所以才认武宗为父,为他养老送终,抚慰平生大撼。
这是大孝。
如今,母后皇太?后已去?,享受了几十年儿孙绕膝的天?伦,皇帝已经尽了责任,现在想对生父生母尽孝,应该给予支持和肯定。
再说了,天?子为天?之嫡长子,和寻常百姓不?同,有?必要正本清源,让天?下人都知道其来历,使后人不?被蒙蔽,故该准许皇帝尊生父为本生皇帝,生母为本生皇太?后,全?两?宗之人伦。
唯一的区别是,本生皇帝未真?正做过皇帝,乃是追谥,故不?入太?庙,只能额外建家庙祭祀。
程丹若看得头昏眼花,没搞明白这是认了两?个爹,还是分了大爹和小爹。
姜元文提醒:“夫人且看上疏之人。”
程丹若连忙看去?,却是个眼生又有?点熟悉的名字:祁襄。
“这人是……?”她拧眉细想片刻,“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谢玄英认得:“杨首辅的女婿,以前应该是中书舍人,现在是在尚宝司了。”
她恍然。
中书舍人,皇帝的代笔秘书,尚宝司,从前负责和她对接的公章部门,所有?敕令皆从他们手上过,绝对的机要位置。
当然,最要紧的是他和杨首辅的关系。
这无疑是代表了杨党的态度。
他们让步了。
姜元文道:“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妙啊。”他嘀嘀咕咕,“还未伤筋动骨便这般退让,必有?其缘故。”
一年时间足够大夏各个地方的人都关注到这件事?。
不?夸张地说,现在无论是江南还是齐鲁,提起归宗,读书人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和见解。因?为皇帝的偏向,王尚书的热门,心学门人肯定比理学子弟更兴奋,更饱含期待——假如以后科举能堂堂正正考心学的题目,该有?多好?啊!
姜元文考科举但不?想做官,只想把学问发扬光大,奠定“心即理”的道统。
皇帝归宗的事?让他看见了希望,可现在,他觉得太?顺利了一点。
“抚台,你认为……”姜元文口气?严肃,“此?事?可有?蹊跷?”
谢玄英沉思许久,方道:“首辅是重权之人。”
程丹若挑起了眉梢。
确实,杨首辅重视理学而贬低心学,但这不?代表他是个执着于真?理的人,和左钰完全?不?同。
左钰坚持心中的对错,蹲大牢都不?改口,杨首辅却只是把思想当做统治国?家的工具。
理学更好?用,更能治理国?家,就用理学。
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是这种?人。
她学习心学,但不?认为是真?理,毕竟心学是唯心主义。所以,代入一下自己的话,杨首辅的退步肯定代表了他获得了一些利益。
是什么呢?
-
随着杨首辅的退让,归宗一事?便成定局。
皇帝经过了漫长的思索,最终同意让了半步,不?让亲爹进太?庙,而是额外建造一座家庙祭祀。
齐王太?妃获封皇太?后,入主清宁宫。
这似乎是心学党的胜利,是人情战胜了伦常。
然而,果真?如此?吗?
不?,整个八月,都是杨首辅的主场。
他干了几件事?,每件事?都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第一件事?,杨首辅说,这两?年国?家事?多,北边互市,南面打?架,沿海倭寇,都迫切需要人才,尤其是中西部,西南苗乱死了不?少官员,职位空缺,但因?为地方贫苦,大家都不?愿意去?。
所以,申请增加中榜进士名额,多录取科举落后地区的人,给他们一个机会。
这可是进士名额,比大学扩招值钱多了。
每一个名额,就多出一个官,多鸡犬升天?一个家族,天?大的好?事?儿。
“奇山。”匡尚书年纪最大,关系最铁,第一个开口,“这时候叫我们来,可是有?什么事??”
杨首辅请他们入座,缓缓道:“有?一事?要与你们商量。”
--
梵净山风光秀丽,程丹若本想多玩几天?,却被姜元文一封信给叫回去?了。
她和谢玄英匆忙回家,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姜元文便将邸报拍在他们跟前:“大局已定。”
程丹若拿起邸报,仔细读上面的文章。
这是一篇奏疏,文辞优美,用词典雅精准,道理明白易懂,大致是说三纲五常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这都是程朱理学的老生常谈了,不?足为奇。
但道理讲完,还讲了孝的重要性,表示这是人伦大义,国?家根本。是以,当年武宗无子,论理,老齐王为次子,兄终弟及理所应当。
皇帝愿意过继,是考虑到武宗活着的时候无人尽孝,所以才认武宗为父,为他养老送终,抚慰平生大撼。
这是大孝。
如今,母后皇太?后已去?,享受了几十年儿孙绕膝的天?伦,皇帝已经尽了责任,现在想对生父生母尽孝,应该给予支持和肯定。
再说了,天?子为天?之嫡长子,和寻常百姓不?同,有?必要正本清源,让天?下人都知道其来历,使后人不?被蒙蔽,故该准许皇帝尊生父为本生皇帝,生母为本生皇太?后,全?两?宗之人伦。
唯一的区别是,本生皇帝未真?正做过皇帝,乃是追谥,故不?入太?庙,只能额外建家庙祭祀。
程丹若看得头昏眼花,没搞明白这是认了两?个爹,还是分了大爹和小爹。
姜元文提醒:“夫人且看上疏之人。”
程丹若连忙看去?,却是个眼生又有?点熟悉的名字:祁襄。
“这人是……?”她拧眉细想片刻,“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谢玄英认得:“杨首辅的女婿,以前应该是中书舍人,现在是在尚宝司了。”
她恍然。
中书舍人,皇帝的代笔秘书,尚宝司,从前负责和她对接的公章部门,所有?敕令皆从他们手上过,绝对的机要位置。
当然,最要紧的是他和杨首辅的关系。
这无疑是代表了杨党的态度。
他们让步了。
姜元文道:“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妙啊。”他嘀嘀咕咕,“还未伤筋动骨便这般退让,必有?其缘故。”
一年时间足够大夏各个地方的人都关注到这件事?。
不?夸张地说,现在无论是江南还是齐鲁,提起归宗,读书人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和见解。因?为皇帝的偏向,王尚书的热门,心学门人肯定比理学子弟更兴奋,更饱含期待——假如以后科举能堂堂正正考心学的题目,该有?多好?啊!
姜元文考科举但不?想做官,只想把学问发扬光大,奠定“心即理”的道统。
皇帝归宗的事?让他看见了希望,可现在,他觉得太?顺利了一点。
“抚台,你认为……”姜元文口气?严肃,“此?事?可有?蹊跷?”
谢玄英沉思许久,方道:“首辅是重权之人。”
程丹若挑起了眉梢。
确实,杨首辅重视理学而贬低心学,但这不?代表他是个执着于真?理的人,和左钰完全?不?同。
左钰坚持心中的对错,蹲大牢都不?改口,杨首辅却只是把思想当做统治国?家的工具。
理学更好?用,更能治理国?家,就用理学。
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是这种?人。
她学习心学,但不?认为是真?理,毕竟心学是唯心主义。所以,代入一下自己的话,杨首辅的退步肯定代表了他获得了一些利益。
是什么呢?
-
随着杨首辅的退让,归宗一事?便成定局。
皇帝经过了漫长的思索,最终同意让了半步,不?让亲爹进太?庙,而是额外建造一座家庙祭祀。
齐王太?妃获封皇太?后,入主清宁宫。
这似乎是心学党的胜利,是人情战胜了伦常。
然而,果真?如此?吗?
不?,整个八月,都是杨首辅的主场。
他干了几件事?,每件事?都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第一件事?,杨首辅说,这两?年国?家事?多,北边互市,南面打?架,沿海倭寇,都迫切需要人才,尤其是中西部,西南苗乱死了不?少官员,职位空缺,但因?为地方贫苦,大家都不?愿意去?。
所以,申请增加中榜进士名额,多录取科举落后地区的人,给他们一个机会。
这可是进士名额,比大学扩招值钱多了。
每一个名额,就多出一个官,多鸡犬升天?一个家族,天?大的好?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