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头名之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终,刘德将所有的四百多份试卷看完,绝大部分都是些不知所谓的内容。
    但提出解题的思路的也有那么三四人。
    且不管这些人的思路对不对,起码,这份专业的态度就应该得到奖赏,于是刘德就将这几人的卷子留下,其余的尽数嫡落。
    然后,刘德就将张汤、汲黯、剧孟三人叫进内殿之中。
    “我欲将一百位考过本轮考举的士子分列为甲乙两榜……”刘德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道:“八十七位答对四题者,列为甲榜,余者列入乙榜……”
    刘德环视三人一眼,问道:“以诸卿之见,谁人可得甲榜第一?”
    张汤跟汲黯对视了一眼。
    这个问题就有些难以回答了。
    八十七名士子之中,有贵族,也有寒门,而且因为成绩几乎相差无几,所以没有一个准确的评判标准,这样一来,你说张三是第一,他认为李四是第一,想要界定清楚,真是有难度!
    况且文人们是个什么脾气,谁不知道?
    平日里为了一点虚名都能打出狗脑子,更何况是这象征着第一次考举的头名荣誉?
    想都不用想,不管选谁,另外八十六人都不太可能服气!
    汲黯低头思索了一下,向前一步,出列拜道:“殿下,臣以为陈县人郑庄当为第一!”
    “郑庄?”刘德想了想,吩咐道:“将他的卷子拿来!”
    “诺!”一旁伺候的王道点点头,立即从八十七份试卷之中,取出一份,递到刘德手中。
    刘德拿着看了看,摇摇头道:“不妥……此人郑君之后,我不可坏高皇帝制度!”
    其实这只是托词而已,根本的原因是刘德不喜欢这个郑庄。
    一开始,汲黯提到郑庄,刘德还没反应过来,此人是谁,但一看卷子上的大名——郑当时,刘德立即就醒悟过来了,这不就是那位成语‘首鼠两端’的主角吗?
    郑当时出了名的没有主见,极易动摇,性格软弱,这样的人,再怎么有才华,也不能成为第一。
    这考举的第一名,刘德其实心里有了评判标准。
    此人,必须是性格果断,能力出类拔萃,最好有宰相之姿。
    将之立为标杆、典型。
    这样,在将来才能显得他的这个考举确实是选拔人才的好途径,让人没有说闲话的余地。
    汲黯听了却是心中漠然,只能顿首道:“臣考虑欠妥了……”
    郑庄,名当时,是他的知己好友,也是他父亲的忘年交,汲黯本想在此关键时刻拉这位世交一把,但没想到,当年郑当时的祖父的所作所为,至今还被汉家天子记在脑子里,怨念延绵四世之久!
    “不可得罪天家啊!”汲黯在心中提醒着自己,不然,就要遗祸子孙,一如当年的郑君了。
    其实,郑当时的祖父当年也没干什么忤逆之事。
    当初,高皇帝击败项羽,将项羽帐下的谋臣尽数俘获,作为胜利者,高皇帝下令,所有项羽过去的谋臣在他面前必须直呼项羽大名,而不能以项王、楚王相称。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刀剑之下屈服了。
    但郑当时的祖父却犟着脾气,我行我素,依旧以项王称呼项羽。
    于是,高皇帝勃然大怒,立刻驱逐郑君,将其赶回老家种田。
    本以为,天家应该忘记了此事,甚至连郑君都不记得了。
    没想到,汉家皇室根本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得罪过他们的人,不单如此,还将这些事情代代相传,这记仇的性格,真是顽固!
    “臣以为南阳人宁成可为第一!”张汤见汲黯遇挫,立刻抓住机会出列举荐道。
    这宁成,是法家的人,就这一点,就足够让张汤支持宁成了。
    更何况,宁成的履历跟张汤一般,世代都是汉吏,熟知律法,精通刑律,特别是第一轮考举,宁成所写的《论韩非五蠹》让张汤起了共鸣。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几日,宁成的老师还写信来跟张汤叙旧了——法家的圈子就那么大,宁成的老师,同时还是张汤的父亲当年的同僚,理论上算张汤的世叔,这面子,必须要卖!
    “宁惹乳虎,无当宁成之怒……”刘德心里叹了一声。
    幸亏他是穿越重生之人,否则,就要被张汤忽悠了。
    这宁成能力与才华都是有的,但是……奈何是个大贪官!
    而且宁成生性残暴,就连不是什么好人的公孙弘都上书刘彻说: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
    这样的人,可以当做刀子用,但不能倚重,更不适合成为负天下之望的考举第一。
    但张汤的颜面也要照顾到。
    刘德装模作样的拿着宁成的卷子看了看,摇头叹道:“不可,此人小吏出生,若为第一,恐天下人不服!”
    张汤顿时就被这个理由噎住,原本想要争辩的话都说不出口了。
    实在是刘德的理由太霸道了。
    当此之时,身份家世或许还不如后世三国两晋那般为人看重,但没有一个显赫的家世,确实也很难让人信服。
    不说别的,现在想要当丞相,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先为彻侯。
    不为彻侯不可为相,这是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