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刘濞的对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盎被一拳打在脸上,顿时,立刻倒地。
    刘德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
    一个是堂堂内史,马上就要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的重臣。
    另一个也不差,官宦世家出身,父子兄弟俱为两千石大员的太仆。
    当着他这个准储君的面,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
    刘德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好头疼。
    他又不是自己的老爹,一拍桌子,吼一声,就能震慑住这些大员。
    说实话,在大多数朝臣眼中,刘德也不过是一个比其他皇子稍微成器一些的孩子罢了。
    刘德崛起至今,不过三四个月,这点时间,就想积累起威信和人望,太少了!
    更何况,即使是刘德的老爹,当年做了差不多二十年太子的当今天子,不也没被当时的廷尉、丞相放在眼里,各种刷声望吗?
    只是就这么看着这两人在自己面前上演全武行,传扬出去,刘德就要颜面扫地了。
    “晁内史……”刘德不得不站出来,横亘在晁错与倒地的袁盎之间,板着一张脸道:“您是否忘记了廷议礼仪了?要不要小子让宗正出来给您宣讲一下高皇帝所订的廷议制度?”
    晁错闻言,恶狠狠的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袁盎,愤愤不平的,勉勉强强的低头道:“臣知罪了……”
    这时候,倒在地上的袁盎悄悄的松开了一下捂着脸的指缝,从缝隙中偷偷的看了一眼吃瘪的晁错,嘴角露出一个快意的笑容。
    他与晁错斗了将近十几年,若是这么容易就能被晁错打到,他早被晁错按在地上打的不成人形了。
    实际情况是……
    他故意让晁错打的。
    为的就是让晁错在刘德面前失去形象。
    这可是很重要的!
    他与晁错都还年轻,彼此的政治生命,假如不出意外的话,也都能延续个十几二十年,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不懂用计谋,显然没办法获胜。
    而袁盎也相信晁错肯定知道他是装的。
    “这才有意思……”袁盎看着一脸愤怒的晁错:“我要一点一滴的把你逼疯……”
    “太仆……”刘德哪里知道这些,他蹲下身子,扶起袁盎,问道:“您没事吧?”
    “没事……”袁盎演技相当出色,他爬起来,揉了揉几乎被晁错刚刚那一拳打肿的脸颊,对刘德道:“臣虽老,但这点小伤,并不碍事……”
    “这就好……”刘德转身朝着自己的位子走去,对刘德来说,维持廷议的秩序,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都可以放在一边。
    趁着刘德转身的空隙,袁盎当着满帐大臣的面,忽然对晁错做了个鬼脸,咧着嘴无声的得意的笑了一声。
    晁错只觉得自己的肺都要气炸了,他拼了命才忍住再给袁盎一拳的冲动。
    其余大臣见此情景,纷纷捂嘴,差点就忍不住就笑了出来。
    “果然,袁丝一回来,就肯定会跟晁错斗起来……”无数中立的大臣在心中想着,反正事不关己,他们这些看热闹的,自然乐的图个清闲。
    但袁盎的亲友团与晁错的亲信心腹,却是另外一副表情了。
    双方彼此怒目而视,剑拔弩张。
    这不是私人恩怨,更非是意气之争。
    而是理念之分,理想之争。
    主张集权中央与地方分权,无为而治的争斗。
    两者势同水火,不能共存。
    刘德此时恰好转身,他感觉这帐中的气氛忽然之间就变得有些怪异了。
    但这与他没关系。
    刘德只需要将廷议主持下去,然后将大臣们的意见上报给老爹就算大功告成。
    这次廷议,对刘德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议题不是出风头,而是,这次廷议由他主持。
    在汉室,除了天子、丞相和太后有资格主持廷议外,也就只有太子能替父主持大臣廷议!
    “请诸卿继续商议……”刘德张开双手,道:“我会将诸位臣工的意见,全部上秉父皇!”
    ……………………………………………………
    与此同时,吴国,广陵城吴王王宫之中,一场同样的君前会议正在召开。
    议题的核心是:吴国何去何从!
    过去一个月,对于吴王刘濞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先是长安天子重贿齐赵诸侯,结果,那帮墙头草说倒戈就倒戈,竟然全部抛弃与他的约定,一心只愿做忠臣了。
    这也就算了,反正齐赵诸侯与他的吴国隔着两三千里。
    但是,长安天子先是册封皇子刘发为长沙王,刘发不过十二三岁,威胁不大,但长沙国经吴苪五十多年经营,可谓固若金汤,国中三万郡兵,也是一块硬骨头,等闲还真啃不动。
    这也就罢了,在刘濞的计划中,一旦举事,他会联络吴苪的子孙们,让他们起兵,联络忠于吴氏的将领,就算拿不下长沙也能牵制长沙的郡兵。
    问题的关键出在楚国。
    楚国在吴国的上游,而且楚国经过元王、夷王两代人的经营,国力虽然没有吴国强,但城池坚固,兵力也有七八万。
    现在的楚王刘戊虽然才能庸碌,脑子不怎么灵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