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百家兴衰(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不低,是率更令左丞,前途远大,他自然想要在将来做一番事业了。
    而当此之世,法家不止要跟黄老派争权,还要跟越发兴盛的儒家抢夺话语权。
    对于宁成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农家助手,是理所当然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赵过现在是年纪小,但也有七岁了,八九年后,就长大了,到时候,若是培养得当,那就能成为他伟业的一个重要辅佐者。
    在众人的期许和期盼中,赵过很懂事的低头一拜道:“回禀家上,弟子愿意继承先外祖父大人,先父大人的遗志,将来上敬天子,下安黎庶,写出一本有益于社稷的农书!”
    赵过的声音虽然稍显稚嫩,但语气坚定,眼神严肃,非常认真。
    周围百姓一听赵过的回答,吩咐叫好。
    就连宁成也暗自挥了一下拳头,在心里叫了一声好。
    刘彻也呵呵的笑了起来,摸了摸小赵过的头,赞赏道:“有志气,孤就等着你长大了,将那本东陵侯与你先父未完的农书写好了,再拿来给孤看……”
    刘彻顿了一下,道:“不过呢……小赵过,你得好好学习,写一本集农家先贤大成的著作,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诺!”赵过重重叩首道:“小子谨记家上教诲!”
    他人虽小,但看上去却已经相当稳重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少年老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刘彻站起身来,对宁成吩咐道:“以后,这孩子就交给卿来教导,卿务必上心……”
    “诺!”宁成高兴的躬身答道,他实在太愿意干这事情了。
    “另外,吩咐下去,这赵邵氏一家,里正和思贤苑的管事,要照顾一二,孤儿寡母的,能帮就帮一下……”刘彻吩咐着。
    这北里的里正和跟在刘彻身边的王道立刻就躬身道:“诺!”
    于是,众人看向赵邵氏一家的眼神开始变得火热了。
    有了太子这句话,他们一家以后最起码不用再担心生活上的问题了。
    ………………………………………………
    出了北里,刘彻骑着马,慢慢在夕阳下走着。
    他身旁,王道小心翼翼的骑马凑过来,问道:“殿下,您可是有心事?”
    “是啊……”刘彻点点头:“忽然感到责任重大啊!”
    农家的著作在后世几乎见不到。
    墨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此时还生机勃勃的诸子百家,两汉之后,还能有火种的,也没几个了。
    这确实让刘彻感觉压力很大。
    虽然说,诸子百家里面什么都有,甚至无政府主义者都有。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现在还保存的典籍和知识都是先人们的思想,是经历了秦末战乱好不容易才留下来的火种,怎么可以随随便便被摧毁?
    就连欧米鬼畜,在宗教裁判所的火刑架下都保存下来了希腊人的著作。
    平心而论,后世西方那一套民权民本思想,其实在战国时期,百家论述中也能找到,只是表述不同但意思差不多。
    “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去摧毁任何一家的思想,相反,我要保护它们,将来我要将它们全部刻成雕版,印刷出版……”
    当然了,某些太危险的言论,暂时先收在皇宫里吧……
    譬如那些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和言论……
    当天晚上,刘彻回到长安城的太子宫后,立即就召集张汤、汲黯和剧孟开会。
    交代下去了一个任务。
    那就是去搜集和整理现存的所有农家著作。
    包括但不限于《吕氏春秋》和《管子》所引述的农家篇章。
    同时,刘彻还行文少府衙门,以太子的名义,下令少府衙门在岁末之前,抽调农稷之官,一百石以上的英才五十人来他的太子宫听命。
    同时,刘彻还用太子令符,行文太史衙门,要求太史令司马谈与太史衙门的官员,来他的太子宫帮忙。
    刘彻怎么可能真的去等赵过长大了再写书?
    而且,刘彻也不觉得,赵过真能以一己之力写出一本涵盖整个农业科目的书籍来。
    东陵侯花了十年时间,也不过是起个开头而已……
    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因为刘彻知道,要写一本真正的农书,需要什么。
    除了要懂农业外,你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技术,会数学,还得懂时节。
    农业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的科目。
    想写出一本农学教科书,没有国家的力量,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天方夜谭。
    简单的举个例子,你写农业,不能不写时节吧。
    那就需要计算天时。
    后来小猪太初改历,最大的贡献就是重新确立新的历法,新的太初历第一次计算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
    而为了计算这些时节,司马迁和儿宽等数学名家,算了n天。
    单单只是这一个事情,就不是一个两个人能算出来的。
    另外技术和器械,也需要专业人士。
    所以,只能也必须是刘彻这个太子挑头,倡议,才有可能写出那样一本书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