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换皮(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日后,第一轮考举的试卷,已经基本完成了审阅工作,所有卷宗皆被封存,然后被押解,进入未央宫的石渠阁。
    在这里,兰台尚书以及刘彻身边的近侍凡五百人,将负责抄录所有士子的分数,然后,自然就是将通过第一轮的士子名单公布于众了。
    这次考举,总计有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二人参加。
    这些士子中,有农民子弟,有商贾之后,有名望弟子,更有列侯勋臣子侄,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阶级。
    考举的大网之下,诸子百家更是被一网打尽。
    这么多人参考,其中英雄豪杰,能人异士,自然不在少数。
    刘彻案前,现在就摆放着几百份卷宗。
    这些卷宗是从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二份卷宗中挑选出来呈递给刘彻审阅的卷子。
    这些卷子都是由审阅的考官推荐,然后经过兰台尚书与义纵、颜异等刘彻心腹的筛选,最终才被呈递到刘彻面前的。
    因而,这些卷子,自然都有着水准以上的文笔或者特殊的见解。
    当然,也少不了某些走了后门,通过关系塞进来滥竽充数的卷子。
    但能有这个能耐走通从批卷的考官到刘彻身边的近侍的人,岂是一般人?
    这些家伙不是皇亲国戚,那就肯定是重臣子侄。
    所幸的是,这样的人,数量不多,大抵也就十来个。
    所以,刘彻捏着鼻子也就认了。
    刘彻快速的阅览着所有的试卷,他看的很快,通常一张试卷,他只扫了一眼,就放在一边。
    因为这次考举有卷面分的存在,所以,士子们在答题时,笔迹都很工整。
    刘彻看起来,也就相对轻松一些。
    就这么一目十行的看下去,不知不觉,刘彻已经看完大半的卷子。
    但很可惜,只有寥寥几张卷子还算合他心意。
    不过……
    刘彻放下手中的卷子,揉了揉眼睛,感慨了一声:“这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勋臣列侯子弟,能把书读到这个地步,也算是殊为难得了,也不能太过苛求!”
    看了这么久,刘彻早发现端倪了。
    那些被放在前面的卷子,一查身世来历籍贯家族,不是某列侯的儿子或者亲戚就是某位大臣、地方郡守的子侄,甚至干脆就跟薄窦有关系。
    这样一来,符合他心意的卷子,数量少一些,也就能够理解了。
    毕竟,列侯子侄,勋臣子弟,官二代们自小就是锦衣玉食,斗鸡走狗,这些家伙能把卷子做的有模有样,还能有所见地,就足以令人老怀大慰了。
    难不成指望这些家伙头悬梁,锥刺股?
    可能吗?
    反正刘彻觉得不大可能,没有经历过苦难,在温室中长大的这些花骨朵,能有中人之姿,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毕竟,对这些家伙不能太过苛求……
    老实说,他们没有欺男霸女,横行市井,斗鸡走狗,而是来参加考举,寻求为国效力,这在贵族阶级里,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但是,刘彻稍微想了想,觉得,假如把这些家伙直接放到地方亲民官的位置上,恐怕不是培养他们,而是在害他们了。
    于是,刘彻将这些贵戚子弟的卷子让王道收起来,吩咐道:“传令下去,所有贵戚勋臣子侄,除非朕别有特令,不得分配进地方!”
    “诺!”王道点头。
    刘彻自然知道,他的这个决定,贵族勋臣阶级,肯定会叫好。
    毕竟,中国自古以来,升官最快的途径,就是留在皇帝身边,越近越好。
    宰相门前七品官,皇帝奴才胜郡守。
    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更何况,比起去下面地方,跟泥腿子打交道,与胥吏为伍,在长安的衙门里坐堂,自然清贵,也不失身份。
    只是,刘彻嘴角嗤笑一声。
    话是这么说的没错,然而,他已经决定,改一改这个陋习了。
    在刘彻看来,一个做过地方亲民官,且政绩卓越的人,自然要比嘴炮党们在晋升方面更多优势。
    不然,干实事的得不到提拔,反倒是嘴炮党们坐在衙门里动动嘴皮子,就跟火箭一样晋升。
    那谁还愿意去做实事?
    后世明朝的东林党,天朝的口才派,造成的危害,后世人有目共睹,人所共知。
    尤其是天朝的口才派,刘彻可是亲眼看过他们是怎么造孽的。
    正因为知道嘴炮党上台会干什么,所以,刘彻是绝对不会给嘴炮党们生存的空间。
    在他的规划中,今后汉室官员,想当九卿,必须要有一个看着漂亮的地方履历。
    不然,就玩蛋去吧!
    当然,现在,这只能是一个想法。
    东宫太皇太后,朝野庞大的元老勋臣阶级,都不可能让他可以随心所欲的顺着自己的心意调整政策,甚至改变国家战略。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些人同样看不惯嘴炮。
    前世,就是这些人联合起来,废黩了嘴炮党把持的建元新政。
    是以,实际上留在长安,前途未必光明,反倒是现在去地方,只要抢先做出了政绩,被刘彻树立为典型,那就想不飞黄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