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战争的脚步(1)(2/3)
每年的粮食供给标准是二十石,比农民略高,仅仅够其填饱肚子。
而骑兵,人跟马,按照一人双马标准计算,一年的粮食消耗,最少是四十石,这还不包括肉食和战马的草料。
换句话说,三河地区的两百来万石粮食,仅能够五万骑兵一年之需。
而,这支军队的后勤消耗和青壮消耗,还不被计算在内。
至于,剩下的那个粮食产区。
就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广大关中。
只是……
关中熟,天下足,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自太宗开始,关中就从粮食输出地,变成了粮食输入地。
在刘彻即位前,关中就已经每年需要从关东转输粮食五十万石左右,以满足关中的贵族和长安市民的需求。
好在,在刘彻即位后,通过提倡和鼓励百姓转种冬小麦。
并且发明和推广了,包括面食、馒头包子在内的多种小麦精加工食品。
这使得,关中的粮食自给率,大大增加。
而全新的小麦种植技术和大量的各种肥料(人畜粪便、土化肥以及部分鲸鱼骨粉、鲑鱼骨粉制成的肥料)的应用,以及大量的水利设施和水车的全方位普及。
使得关中的亩产大大增加。
尤其是小麦产量,直接翻倍。
粟米亩产四石,差不多就已经是极限。
但小麦亩产四石、五石,只是起点。
上林苑里,少府的农稷官负责的试验田,去年,甚至出现了亩产十石的奇迹!
如此一来,关中的粮食安全,终于告别了依靠关东转输的历史。
过去三年,关中的粮食结余,年年增长。
而且,因为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存在,使得百姓愿意出售自己富余的粮食。
到去年为止,少府在关中的仓储粮食数量达到了四百万石的创纪录新高。
虽然,其中三百万石是小麦。
而在另外,大豆等豆类储量,也在增加。
因为国家收购豆类,而且,鼓励百姓套种大豆。
所以,现在在少府,库存了超过五十万石的各种豆类。
此外,还有数十万石的豆渣和豆饼等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
这些豆渣和豆饼,都可以作为饲料,从而减少军队,尤其是骑兵部队的粮食需求。
目前来看,关中至少可以抽调三百万石以上的粮食(包括豆渣、豆饼)转输到前线的云中、雁门和代北。
有了关中的粮食补充后,刘彻总算是勉勉强强,凑足了河套会战所需要的基本粮食。
至少,高阙战役的粮食,是不缺了。
只是……
一次河套作战,就掏空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储备。
这让刘彻有些无语。
“必须加快小麦的推广和种植面积了!”刘彻在心里对自己说。
小麦取代粟米,成为北方主要种植作物,在历史上,曾经用了一千年。
这是巨大的传统的惯性在作用。
想要加速这个进程,刘彻就只能用出绝招——提价!
现在,少府的小麦收购价格,大约是每石小麦四十钱,有些时候甚至三十五钱。
比起粟米价格,低了十钱以上!
对农民来说,种植小麦和种植粟米,在经济上,其实是一样的。
甚至,种植粟米比种植小麦,获利更多一些。
而且,小麦比粟米,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照顾。
所以,哪怕在关中,除了上林苑,是因为少府在强力要求种植小麦外,其他地方,百姓一般是用上田来种植粟米,作为家庭的食物,而用下田,种植小麦,来缴纳赋税和卖给少府。
老百姓可聪明的很。
自己家,当然要吃最好的食物!
哪怕,虽然现在,有着面食和各种馒头、包子的出现,使得小麦在口感上胜过了粟米。
但,麦粉研磨,需要时间和人力。
除了地主,谁能有那个闲工夫呢?
自然,百姓会用脚投票,依然坚守着粟米为主食的传统。
要改变这个困境,就需要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
甚至,吃上一定的亏。
必须要让百姓种植小麦的利益,多于种植粟米,他们才会选择多种小麦。
“今年的小麦收购价格,给朕提高与粟米一般的水平!”刘彻对着汲黯吩咐。
后者微微愕然。
搞不清楚刘彻的意思。
要知道,小麦提价,必然会导致少府的支出增加。
一百万石,就要增加一千万钱!
而关中去年的小麦产量,接近了四百万石。
换句话说,天子眨眨眼,就要将至少四千万钱,丢到水里。
只是,这少府的钱,就是天子的钱。
天子爱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
哪怕他要耗资数十万万去修个宫室给自己当游乐场,大臣们也只能干瞪眼。
更何况,这种让利于民的事情?
汲黯只能选择点头领命。
刘彻看着汲黯,解释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故,老子曰:上善若水,
而骑兵,人跟马,按照一人双马标准计算,一年的粮食消耗,最少是四十石,这还不包括肉食和战马的草料。
换句话说,三河地区的两百来万石粮食,仅能够五万骑兵一年之需。
而,这支军队的后勤消耗和青壮消耗,还不被计算在内。
至于,剩下的那个粮食产区。
就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广大关中。
只是……
关中熟,天下足,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自太宗开始,关中就从粮食输出地,变成了粮食输入地。
在刘彻即位前,关中就已经每年需要从关东转输粮食五十万石左右,以满足关中的贵族和长安市民的需求。
好在,在刘彻即位后,通过提倡和鼓励百姓转种冬小麦。
并且发明和推广了,包括面食、馒头包子在内的多种小麦精加工食品。
这使得,关中的粮食自给率,大大增加。
而全新的小麦种植技术和大量的各种肥料(人畜粪便、土化肥以及部分鲸鱼骨粉、鲑鱼骨粉制成的肥料)的应用,以及大量的水利设施和水车的全方位普及。
使得关中的亩产大大增加。
尤其是小麦产量,直接翻倍。
粟米亩产四石,差不多就已经是极限。
但小麦亩产四石、五石,只是起点。
上林苑里,少府的农稷官负责的试验田,去年,甚至出现了亩产十石的奇迹!
如此一来,关中的粮食安全,终于告别了依靠关东转输的历史。
过去三年,关中的粮食结余,年年增长。
而且,因为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存在,使得百姓愿意出售自己富余的粮食。
到去年为止,少府在关中的仓储粮食数量达到了四百万石的创纪录新高。
虽然,其中三百万石是小麦。
而在另外,大豆等豆类储量,也在增加。
因为国家收购豆类,而且,鼓励百姓套种大豆。
所以,现在在少府,库存了超过五十万石的各种豆类。
此外,还有数十万石的豆渣和豆饼等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
这些豆渣和豆饼,都可以作为饲料,从而减少军队,尤其是骑兵部队的粮食需求。
目前来看,关中至少可以抽调三百万石以上的粮食(包括豆渣、豆饼)转输到前线的云中、雁门和代北。
有了关中的粮食补充后,刘彻总算是勉勉强强,凑足了河套会战所需要的基本粮食。
至少,高阙战役的粮食,是不缺了。
只是……
一次河套作战,就掏空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储备。
这让刘彻有些无语。
“必须加快小麦的推广和种植面积了!”刘彻在心里对自己说。
小麦取代粟米,成为北方主要种植作物,在历史上,曾经用了一千年。
这是巨大的传统的惯性在作用。
想要加速这个进程,刘彻就只能用出绝招——提价!
现在,少府的小麦收购价格,大约是每石小麦四十钱,有些时候甚至三十五钱。
比起粟米价格,低了十钱以上!
对农民来说,种植小麦和种植粟米,在经济上,其实是一样的。
甚至,种植粟米比种植小麦,获利更多一些。
而且,小麦比粟米,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照顾。
所以,哪怕在关中,除了上林苑,是因为少府在强力要求种植小麦外,其他地方,百姓一般是用上田来种植粟米,作为家庭的食物,而用下田,种植小麦,来缴纳赋税和卖给少府。
老百姓可聪明的很。
自己家,当然要吃最好的食物!
哪怕,虽然现在,有着面食和各种馒头、包子的出现,使得小麦在口感上胜过了粟米。
但,麦粉研磨,需要时间和人力。
除了地主,谁能有那个闲工夫呢?
自然,百姓会用脚投票,依然坚守着粟米为主食的传统。
要改变这个困境,就需要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
甚至,吃上一定的亏。
必须要让百姓种植小麦的利益,多于种植粟米,他们才会选择多种小麦。
“今年的小麦收购价格,给朕提高与粟米一般的水平!”刘彻对着汲黯吩咐。
后者微微愕然。
搞不清楚刘彻的意思。
要知道,小麦提价,必然会导致少府的支出增加。
一百万石,就要增加一千万钱!
而关中去年的小麦产量,接近了四百万石。
换句话说,天子眨眨眼,就要将至少四千万钱,丢到水里。
只是,这少府的钱,就是天子的钱。
天子爱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
哪怕他要耗资数十万万去修个宫室给自己当游乐场,大臣们也只能干瞪眼。
更何况,这种让利于民的事情?
汲黯只能选择点头领命。
刘彻看着汲黯,解释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故,老子曰:上善若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