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磨刀霍霍(1)(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兴乐塞有观测和预测天气的部门。
    实际上,整条长城的战线上,都密布了无数诸如此类的观测部门。
    虽然有些地方,就一两个人,甚至是军人兼职的。
    但,大大小小数十个观测站的数据,汇总到一起后,却已经能对未来的气候条件,做出一个大体的判断和预测。
    程不识看完报告,让人留下一份副本。
    然后,将正本交给一个侍从官,嘱托道:“送去云中城的车骑将军莫府!”
    ……………………………………
    此时此刻,在云中城之中。
    一个庞大的前敌指挥所,已经搭建而成。
    当然,汉家对这个指挥所的称呼是‘莫府’。
    莫府者,幕府也!
    是当今世界最庞大最精密的战争机器!
    这是诞生在战国大世最激烈的秦赵争霸时期,由廉颇草创,最终经由白起发扬光大的强大机构。
    一个莫府之内,常常云集幕僚、文人、参谋以及各种军官、文官。
    群贤共策,群策群力,将战争,从一个人指挥,变成了群体指挥。
    发展到现在,汉家的莫府在经历了马邑之战的锤炼后,变得更加科学。
    莫府内部,甚至出现了专业化。
    负责后勤的中军候司马,负责道路的中军佐军候,以及负责支应粮草,分配补给的中军参赞纷纷出现。
    甚至,还有专门的推演战争的参谋团,号为‘录事参军’的武苑学子团。
    整个莫府,上下官吏加起来,几近千人。
    他们构成了汉军进攻和指挥的大脑。
    而义纵和他的亲信将官们,则是这个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少府命人送来的战前物资可送达了?”义纵走近莫府中的一个大厅,对着数十个正拿着地图或聚集在沙盘前的将官们问道。
    中军候司马李振立刻答道:“回禀将军,少府所输之物资,已经运抵了云中!”
    他拿着一份报告,递给义纵,道:“这是物资清单……”
    义纵接过来,扫了一眼。
    上面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物资。
    油盐酒肉,这是必需品。
    除此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鱼干、鲸油和红糖。
    尤其是红糖!
    总数额居然接近了三千石之多!
    这在数年前,完全无法想象!
    但在今天,随着南越臣服,汉家获得了一个庞大的蔗糖产地。
    南越王国的郁林、苍梧、交趾、日南、九真,都是极好的甘蔗产地。
    蔗糖贸易,空前兴盛起来。
    为了满足汉室对蔗糖的需求,义纵听说,在南越的交趾郡,当地的南越贵族和地方士绅联合汉家贵族以及商贾,几乎将交趾郡丛林外围的野人和生番抓了个一干二净。
    南越的苍梧王和郁林王,甚至出动军队,对其辖区的丛林进行拉网式的清剿。
    数十万的生番原始部族,被他们抓到了平原和丘陵地区,进行甘蔗种植和蔗糖榨取工作。
    而这些蔗糖,则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江都、彭城、睢阳、雒阳、长安。
    作为回报,汉家的粮船和满载铁器的商船不断南下,给当地带去了粮食、铁器、食盐以及各种各样的奢侈品。
    今天的南越国首都番禹,甚至因此有了小长安之城。
    南越贵族以及百越的部族首领,因为蔗糖贸易,因此醉生梦死。
    以至于曾经有汉家学者去到南越国最南端的日南郡,遇到一个当地的百越世袭贵族。
    这学者见到对方羽冠巾纶,一副汉家士大夫打扮。
    于是,那位学者非常好奇的问道:“君知中国王化乎?”
    答曰:“未知,只知有中国天子,生而神圣……”
    又问:“知周公、孔丘、管子乎?”
    答曰:“不知也,此何人哉?”
    这学者就奇怪了,问道:“君既不知王化,又不知周公、管丘之学,何以羽冠巾纶,如中国之士,行王化之举,乃至于以汉姓用汉名?”
    对方答道:“吾虽不知中国王化,也不知周公、管丘,但吾知中国有稻米之香,铁器之实,丝帛之丽,刀枪之锐也!吾之全族,仰赖中国,如无中国之稻米,铁器,吾族上下,至今依然刀耕火种,被发文身!”
    虽然这个故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天子属意人加工出来的宣传。
    但这至少,反应出来了一个事实——今天的汉与南越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紧密到如同一人!
    南越的丝帛布匹,铁器甚至是油盐,都是中国在供给。
    甚至于,南越人用的铜钱,赖以为生存的药材,也全都是从中国运去的。
    毫不夸张的说,今天,就算南越的赵氏想要反叛。
    那南越各地的官僚和贵族以及那些百越部族也不会同意。
    南越王国的汉化速度,正在以光速进行!
    连日南郡、九真郡,苍梧、郁林这样的素来是割据的地区,现在,都离不开汉家了。
    特别是苍梧和郁林。
    这两地,多山多水,土地贫瘠,假如没有蔗糖贸易,那,当地的贵族,就跟野人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