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杂家的官僚(3))(2/3)
然,这也是写给上层看的。
自然,这些所有的学派,都会谈论那些实际上与社会生产、文明进步无关的东西。
甚至将之看成一切的关键。
譬如忠孝之争,义利之争……
而杂家现在,似乎却打算脚踏实地的,走一段自己的旅途。
这从当初这个学派,去到安东开始,就有苗头了。
看看他们的宣传语吧——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患;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等等等等。
甚至,刘彻还记得,当年,宋子侯许九跟伍被等人悄悄的写的那本《民富》一书之中,甚至有着‘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而在现在,他们干脆就赤裸裸的拿起了‘衣食足’的旗号。
这个旗号和口号,实在是……太……有煽动性了!
想想看,后世,李自成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胜过十万大军。
如今,天下的百姓,谁不想衣食足?
而对于广大的士大夫和贵族来说,‘衣食足’这句口号,既形象又很好理解,更重要的是,还很有迷惑性。
孔子就说过:仓禀足而知礼仪。
想到这里,刘彻就不动声色的闭上嘴巴,默默的听着朱买臣继续说道:“欲致衣食足,臣以为,莫过于因地制宜,各借其利……如安东,山中禽兽,水中鱼虾,乃至于海中巨兽,皆可为民之口粮,故此,安东富庶,天下知名!”
贵族们和大臣们听着,纷纷点头。
安东都护府全境的大部分地方,每年的寒冷天气占了大半,特别是秋九月到来年夏四月,大部分百姓都不敢出门。
但,这一地区的移民,却基本消除了饥荒。
究其原因,除了当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粮食产量很高,而且,屯垦团模式之下,集体的力量非常强大之外,山中禽兽、水中鱼虾,甚至海洋里的鲸鱼,也是一个重要的食物补充来源。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捕鲸业的发展,私捕业也随着兴旺发达。
许多私自出海捕鲸的渔船,都是打着出海捕鱼的幌子的。
但这并不是真的幌子。
大多数时候,他们确实是渔船。
只是打些海里的鱼虾,再运回安东港口贩卖。
假如有机会,遇到一头落单或者受伤的鲸鱼,他们也很乐意将之杀死。
特别是抹香鲸,简直是发现了就绝不放过。
陈嬌和楼船衙门,拿这些划着舢板抢食吃的平民也无可奈何。
他们只能将目光和注意力放在那些大型船舶上——毕竟,小老百姓,撑死了也就宰一条,还极有可能是本来就会搁浅或者死亡的鲸鱼。
但是,那些私捕的大型船舶,却可能一路上猎杀数条甚至十来条。
而,丰富的海洋和内河鱼虾涌入,使得安东全境的鱼虾价格,都远远低于内陆地区。
目前长安市场上,一斤晒干的鱼虾,可能要到三十钱到五十钱之间。
但是,在安东,哪怕是在怀化、崇化,一斤鱼虾价格也不过十来钱。
由此,在安东,如今甚至发展出了超越了齐鲁地区的脍食文化。
而安东人民,给齐鲁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特别是齐鲁四王谢幕后,刘彻完全控制了当地,派遣了大量新官员过去,在这些官员指导和组织下,当地的近海捕捞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如今的海洋,是当之无愧的宝库。
在后世的近海之中,几乎已经绝迹无数珍惜鱼类,现在成群结队,其数量以万万计。
虽然如今捕捞业的技术和工具,都不具备大规模捕捞的可能。
但人民群众的智慧,却是无穷的。
一艘船,一张网,当然要看运气。
但倘若一百艘船联合起来,模仿鲸鱼,驱赶鱼群,然后集中捕捞,却可能获得大丰收。
而渔业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造船业和纺织业的发展。
当初,少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才造了几张围网脱网。
就这还差点把上林苑的苎麻给砍光了。
但今天,少府只要一个月,就可以制造出十张大型拖网围网。
而且成本更是下降到了一百万以下!
大汉帝国走向海洋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
很显然,现在,朱买臣也盯上了海洋。
这让刘彻在满意之余,却有些埋怨起颜异来了。
颜异去了会稽郡这么久,却还没有一个从安东回来的小官吏的脑筋转得快。
枉费自己当初特地送了一本《管子》给他!
他难道不知道,管仲能够让齐国强盛起来,靠的就是尽可能的利用齐国的鱼盐之力?
这海中鱼虾万万千,特别是,倘若刘彻没记错,会稽郡的对面,就是舟山群岛一带啊,这里可是小黄鱼的产地。
随便组织个百八十艘渔船出海,就可以捞回十来吨活蹦乱跳的小黄鱼啊!
“至于善民……”朱买臣却是继续说道:“臣以为,若民得衣食足,其心自善,其行自义,其德自仁……”
“臣听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
自然,这些所有的学派,都会谈论那些实际上与社会生产、文明进步无关的东西。
甚至将之看成一切的关键。
譬如忠孝之争,义利之争……
而杂家现在,似乎却打算脚踏实地的,走一段自己的旅途。
这从当初这个学派,去到安东开始,就有苗头了。
看看他们的宣传语吧——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患;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等等等等。
甚至,刘彻还记得,当年,宋子侯许九跟伍被等人悄悄的写的那本《民富》一书之中,甚至有着‘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而在现在,他们干脆就赤裸裸的拿起了‘衣食足’的旗号。
这个旗号和口号,实在是……太……有煽动性了!
想想看,后世,李自成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胜过十万大军。
如今,天下的百姓,谁不想衣食足?
而对于广大的士大夫和贵族来说,‘衣食足’这句口号,既形象又很好理解,更重要的是,还很有迷惑性。
孔子就说过:仓禀足而知礼仪。
想到这里,刘彻就不动声色的闭上嘴巴,默默的听着朱买臣继续说道:“欲致衣食足,臣以为,莫过于因地制宜,各借其利……如安东,山中禽兽,水中鱼虾,乃至于海中巨兽,皆可为民之口粮,故此,安东富庶,天下知名!”
贵族们和大臣们听着,纷纷点头。
安东都护府全境的大部分地方,每年的寒冷天气占了大半,特别是秋九月到来年夏四月,大部分百姓都不敢出门。
但,这一地区的移民,却基本消除了饥荒。
究其原因,除了当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粮食产量很高,而且,屯垦团模式之下,集体的力量非常强大之外,山中禽兽、水中鱼虾,甚至海洋里的鲸鱼,也是一个重要的食物补充来源。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捕鲸业的发展,私捕业也随着兴旺发达。
许多私自出海捕鲸的渔船,都是打着出海捕鱼的幌子的。
但这并不是真的幌子。
大多数时候,他们确实是渔船。
只是打些海里的鱼虾,再运回安东港口贩卖。
假如有机会,遇到一头落单或者受伤的鲸鱼,他们也很乐意将之杀死。
特别是抹香鲸,简直是发现了就绝不放过。
陈嬌和楼船衙门,拿这些划着舢板抢食吃的平民也无可奈何。
他们只能将目光和注意力放在那些大型船舶上——毕竟,小老百姓,撑死了也就宰一条,还极有可能是本来就会搁浅或者死亡的鲸鱼。
但是,那些私捕的大型船舶,却可能一路上猎杀数条甚至十来条。
而,丰富的海洋和内河鱼虾涌入,使得安东全境的鱼虾价格,都远远低于内陆地区。
目前长安市场上,一斤晒干的鱼虾,可能要到三十钱到五十钱之间。
但是,在安东,哪怕是在怀化、崇化,一斤鱼虾价格也不过十来钱。
由此,在安东,如今甚至发展出了超越了齐鲁地区的脍食文化。
而安东人民,给齐鲁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特别是齐鲁四王谢幕后,刘彻完全控制了当地,派遣了大量新官员过去,在这些官员指导和组织下,当地的近海捕捞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如今的海洋,是当之无愧的宝库。
在后世的近海之中,几乎已经绝迹无数珍惜鱼类,现在成群结队,其数量以万万计。
虽然如今捕捞业的技术和工具,都不具备大规模捕捞的可能。
但人民群众的智慧,却是无穷的。
一艘船,一张网,当然要看运气。
但倘若一百艘船联合起来,模仿鲸鱼,驱赶鱼群,然后集中捕捞,却可能获得大丰收。
而渔业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造船业和纺织业的发展。
当初,少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才造了几张围网脱网。
就这还差点把上林苑的苎麻给砍光了。
但今天,少府只要一个月,就可以制造出十张大型拖网围网。
而且成本更是下降到了一百万以下!
大汉帝国走向海洋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
很显然,现在,朱买臣也盯上了海洋。
这让刘彻在满意之余,却有些埋怨起颜异来了。
颜异去了会稽郡这么久,却还没有一个从安东回来的小官吏的脑筋转得快。
枉费自己当初特地送了一本《管子》给他!
他难道不知道,管仲能够让齐国强盛起来,靠的就是尽可能的利用齐国的鱼盐之力?
这海中鱼虾万万千,特别是,倘若刘彻没记错,会稽郡的对面,就是舟山群岛一带啊,这里可是小黄鱼的产地。
随便组织个百八十艘渔船出海,就可以捞回十来吨活蹦乱跳的小黄鱼啊!
“至于善民……”朱买臣却是继续说道:“臣以为,若民得衣食足,其心自善,其行自义,其德自仁……”
“臣听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