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众智(2)(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千,贤者八百!
    在师生的数量上,傲视诸子百家,几可与风头最劲的公羊学派广川学苑争锋。
    不过,与其他所有学派一般。
    林子大了,纷争自然也就多了。
    当年,伍被、左吴、晋昌三人带着门徒弟子、家臣随从三十五人,乘着四辆破旧的马车,以及许九赠送和天子赏赐的三十万钱来到平壤。
    他们自己动手,开辟荒山,挖掘壕沟,伐木建校,立起了平壤学苑的牌坊。
    那个时候,众人团结如一人,有着共同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但现在……
    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杂家一统安东,影响力向着辽东、辽西辐射。
    甚至跨越山海,打进了儒家的大本营齐鲁吴楚。
    在安东地区,杂家的影响力,无可置疑!
    随着门徒弟子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杂家的贵族、商贾越来越多。
    不可避免的,几位创始人之间的分歧慢慢出现。
    当然,因为左吴、伍被、晋昌三人,曾经同甘共苦,经历过磨难,所以,这个分歧还没有变成裂痕。
    各方还可以坐下来,一起讨论。
    哪怕相互都不认同,也可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予以包容。
    然而,在第二代和第三代之中,分歧却已经变成了矛盾。
    左吴、伍被、晋昌,三人的徒子徒孙以及各自的拥泵,现在已经明显的化成了三个不同的派系。
    目前的平壤学苑之内,已经隐隐分作了两个看似相同,实质上截然不同的不同的派系。
    左吴和晋昌及其支持者,是一派,伍被以及其支持者则是另外一派。
    两个派系之间,都发生过争辩甚至是激烈的冲突。
    没办法,思想道路的争辩,是关乎真理的辩证问题。
    是正道与旁门左道之间的纷争,是正统与异端之间的竞争。
    每一派都想踩死另外一派,但因为左吴、晋昌以及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感情,所以这两个派系,暂时来说还没有撕破脸皮。
    此刻,这三位平壤学苑的巨头,聚首在一起,商讨着谁去新化城与许九会面。
    “许公相邀,晋兄去走这一趟吧?”伍被提议道:“昔年,晋兄与许公最为亲密,以晋兄去,最为合适……”
    晋昌却是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严词拒绝,道:“不妥!吾若去了新化,恐怕会让儒法诸派警觉,毕竟,昔年吾曾做过许公的家令……”
    伍被闻言,呵呵一笑,他自然知道,晋昌在顾虑些什么?
    还不是担心,晋昌自己走后,左吴在这平壤学苑之中独力难支?
    对于老朋友的担心,伍被心知肚明,但伍被同样清楚,现在的杂家,还远远没有资本内讧。
    左吴、晋昌倡导的东西,与他追求的方向,其实只是道路不同,但各自的追求和追求的目标依旧相同。
    还是主张‘众智’,还是以‘民富’为目的,依然是向往着‘天下为公’的理念。
    所以,伍被就顺势说道:“既然左兄这样说,那吾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别看伍被只是一个人,但他的派系的力量,却是最强大的,而且名声也是最高的。
    甚至,除了安东之外,天下其他地方的人,都只听说过他伍被的大名,而不曾闻左吴、晋昌之名。
    这是有道理的。
    因为伍被的支持者,是清一色的贵族、官僚、豪强子弟。
    伍被主张‘集众贤之智,开万世之太平’,与左吴、晋昌追求的‘集天下之智而举圣贤之行’,已经渐渐渐行渐远。
    在他们三人之中还好,还可以有说有笑。
    但弟子门徒之间,许多人现在已经是势同水火,两不相容。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例子也发生过许多次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他们甚至明知道会导致学派分裂,却也不得不如此。
    原因很简单,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前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他们要走的道路,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道路。
    为了寻找这条道路,这些年来,他们尝试过种种努力。
    伍被甚至亲身进入蛮荒,与夷狄野人生番为伍,又借真番之地,做了验证。
    最终,现实让他头破血流。
    为了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理想实现的曙光,他们就只能冒险进行分裂。
    主动的分割彼此的道路。
    伍被开始主动倡导‘集众贤之智,开万世之太平’,由此创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系统和理论。
    而左吴和晋昌,则与之相反,追求‘集天下之智而举圣贤之行’。
    这两条道路,一条通向贵族、豪强和士大夫之中的精英治国,另外一条通向天下事天下人共同决定,与《吕氏春秋》的贵公思想遥相呼应。
    毫无疑问,现在看来,伍被这一派,得到的关注和赞誉更多。
    贵族士大夫官僚们纷纷点赞,说‘伍子博览古今,怀天下志,而行先贤之道,可谓贤达也!’
    直接给伍被按上了一个伍子的名头,更不遗余力的为伍被鼓噪声浪和制造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