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有九条尾巴_第66章(2/2)
李霖那时还在学习骑射,闻言一板一眼地回答:“自然是打倒了他,闯进去。”
谈太傅微微摇头。少年李霖心高气傲,被否决了赶忙说道:“若是打不过,以重金许之,诱其离开。”
谈太傅这才微微点头。
至于谈昌的回答,李霖到现在还记得。
少年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自然是让看守的人自己拿出来,这有何难?”
少年李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怎么会有这样的答案!于是,不等谈太傅发话,他便问:“怎么让他拿出来?”
“唔,当然是……”谈昌说到一半,却不知因为什么缘故,突然又掩住了嘴,想了一会才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若无法以情理说服,便掌握其弱点,各个击破。”
谈太傅笑了,他说:“沐泽还是不够圆滑。”
如今被提起往事,李霖有恍然大悟之感。“你当初想得就是,控制别人来拿出?”
谈昌尴尬地清了清嗓子,“我当时法力还不足以……提起这事不过是告诉你,谈先生有他的法子。”
“你说得对,我也该有我的法子。”李霖若有所思。
这个法子,是从已故的陈皇后身上找到的。
不多久,李霖便在给景和帝的奏章中写,自己自拜祭以后常常梦见陈皇后,却见母后面目模糊,恐怕是幼时即别,时日太久,已经见见我那个了,愿查阅史料、作一祭文,抒发孺慕之情。
一般的折子,景和帝是绝不会看的。但是景和帝身边的人都有眼力。别的折子不看可以,太子殿下的这一本,不递上去却是万万不行的。
果然,景和帝看过之后,不耐的神情渐渐消失,立刻下旨准其所奏,令礼部配合。
陈皇后在闺中的种种,娘家仆人自然知晓,而在宫中的事,最直接的就是《起居录》里的记录了。景和帝的旨意同样,往起居舍人那里传了一本。
这不合情理。大多的官员却都视而不见。他们都知道景和帝有多怀念已故的陈皇后。其实这也无妨,疯狂地追思一个死人,总比后宫三千偏宠一人要好。再说这事原本是情理之中,他们也不愿为了这件事难为太子殿下。
但是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比如,礼科都给事中卢大人,在陛下下旨当日,便上书弹劾,认定此举于理不合,恳请景和帝收回旨意。
谈太傅微微摇头。少年李霖心高气傲,被否决了赶忙说道:“若是打不过,以重金许之,诱其离开。”
谈太傅这才微微点头。
至于谈昌的回答,李霖到现在还记得。
少年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自然是让看守的人自己拿出来,这有何难?”
少年李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怎么会有这样的答案!于是,不等谈太傅发话,他便问:“怎么让他拿出来?”
“唔,当然是……”谈昌说到一半,却不知因为什么缘故,突然又掩住了嘴,想了一会才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若无法以情理说服,便掌握其弱点,各个击破。”
谈太傅笑了,他说:“沐泽还是不够圆滑。”
如今被提起往事,李霖有恍然大悟之感。“你当初想得就是,控制别人来拿出?”
谈昌尴尬地清了清嗓子,“我当时法力还不足以……提起这事不过是告诉你,谈先生有他的法子。”
“你说得对,我也该有我的法子。”李霖若有所思。
这个法子,是从已故的陈皇后身上找到的。
不多久,李霖便在给景和帝的奏章中写,自己自拜祭以后常常梦见陈皇后,却见母后面目模糊,恐怕是幼时即别,时日太久,已经见见我那个了,愿查阅史料、作一祭文,抒发孺慕之情。
一般的折子,景和帝是绝不会看的。但是景和帝身边的人都有眼力。别的折子不看可以,太子殿下的这一本,不递上去却是万万不行的。
果然,景和帝看过之后,不耐的神情渐渐消失,立刻下旨准其所奏,令礼部配合。
陈皇后在闺中的种种,娘家仆人自然知晓,而在宫中的事,最直接的就是《起居录》里的记录了。景和帝的旨意同样,往起居舍人那里传了一本。
这不合情理。大多的官员却都视而不见。他们都知道景和帝有多怀念已故的陈皇后。其实这也无妨,疯狂地追思一个死人,总比后宫三千偏宠一人要好。再说这事原本是情理之中,他们也不愿为了这件事难为太子殿下。
但是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比如,礼科都给事中卢大人,在陛下下旨当日,便上书弹劾,认定此举于理不合,恳请景和帝收回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