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给小狗东西们带来极大心理压力,觉得下一刻就会挨揍。
    于是在他骤然松手后,赵大宝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怂气地尿湿了□□。
    他夹着腿苟起身,带两个小的边哭边跑:“你给俺等着,俺要告诉俺娘……”
    这种跑前放狠话的不入流威胁手段也不知跟谁学的。
    顾景恩没有理会赵家孩子们的恶言恶语与记恨,他看了眼完整的煤饼堆以及门窗紧闭的西厢,握着那只饭盒便又回去了。
    四合院里发生的事,陶湘一点都不知道,此时她正火急火燎地赶去陈家的自留地里。
    远远地,就瞧见那块地里围了十来个人。
    见着陶湘过来,站成一圈正悉悉嗦嗦商量是将陈阿婆送卫生所,还是送回家里的的屯民们立刻让开了一条道。
    “陶知青来了!”有人高喊。
    不知为什么,陶湘看着那些人看自己,浑然像是在等她拿主意似的,可明明她只是一个房西而已啊。
    等走近了,陶湘打眼细瞧,中间躺坐着的正是昏过去的陈阿婆,老人家某只穿着破草鞋的脚面此时一片血红,伤口被人抓了一把土暂时掩住。
    而果果则牢牢地守在她的身边,因为是个哑巴不能说话,在人群中存在感很低,小脸上糊着的尽是泪水。
    陶湘被这严重的伤势唬了一跳,完全想象不了前几天还一起吃鸡说笑的老人现在却如同了无生息一般:“快叫车,先送医院去啊!”
    然而人群并没有动,大家面面相觑:“这伤送医院怕是要花不少钱呢?”
    “不能找大队长预支?”陶湘记着自己前段时间住镇上医院那回,可是大队长用生产队里的钱垫付的。
    “那哪成,不会的,大队长可不管这档子事。”好些人摆摆手。
    这句话让陶湘忽地想起了刚下乡那会儿,因为知青们娇惯,做不来农活,气极的大队长好像说过屯里有人断手断脚都在上工挣工分,当时只觉得夸张,可结合如今处境,她忽然有些明白了旮沓屯风气的冷漠。
    “那大家凑凑?”陶湘又尝试着问道。
    这会儿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表□□言又止,其实每家每户拼拼凑凑肯定是够的,只是陈家是独户,又没个男丁,他们怕还不回来,这与关系好坏无关,全都是穷闹的。
    陶湘叹了口气:“没事,这钱我出,大家快去找车!”
    有她这话,场面一下子就如同快进一般,陈阿婆很快被借了邻屯的拖拉机送进了镇上的医院。
    陶湘带着始终紧捏她衣角的果果一路随行,好在床底下的贵重物品在买煤回来后又被重新归纳进空间,节省了不少因还要回去拿钱而耽误的时间。
    陈阿婆脚上的伤裂得很大,差点就破了血管,但也没众人想象中那么严重,医生给她细细地缝了皮,挂了几吊瓶血浆消炎药水后很快就清醒了过来。
    彼时陶湘刚交完费用和陪着她的屯民一起回病房,一下子二十多块钱花出去,旁边人眼神都不对了,啧舌又羡慕,城里的知青就是有钱哈。
    病房里,刚醒过来的陈阿婆还在回答着屯里人的问题:“人老了,不中用了,眼睛忽然糊了一下,什么都看不清……”
    陶湘闻言凑着上前,只见陈阿婆那只完好的眼睛里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许多白絮状的织物,不知是白内障还是什么眼部毛病。
    或许以前就有,年纪大就开始加重,连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道是老了。
    陈阿婆的伤应该得在医院里住上几天,可老人怕再花陶湘钱,死活不肯住,瘸着条腿非要下床,眼泪都快下来了,一定要回旮沓屯。
    陶湘劝也劝不住,只好松口答应。
    只是临走前,她特地去了镇上办事处一趟,去领当月的津贴与粮票。
    “你这个月怎么才来?钱、粮票和副食品票我都早给你准备好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又一眼认出了陶湘。
    在阜新镇与周围村屯里,能有资格每个月来领津贴票证的人不多,来来去去就那么些,办事处里的人早就能做到认脸认名了。
    接过对方递来的一沓钱钞与票,陶湘又递过了自己的粮本:“劳驾,还是给我上五斤白米吧。”
    陶湘准备用这五斤白米回去给陈阿婆煮营养粥,对方在她病的时候那么细心照顾,现在也该轮到她回报了。
    可惜工作人员摇了摇头:“换不了,仓库里没白米了,前些天已经全被换走。”
    “那还有什么细粮?我家里有病人,最好是能给病人吃的……”一时没料到会没白米的陶湘紧接着问道。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仓库里的库存单子:“倒是还有一些白面,你要吗?新到的富强粉,不过也不多了。”
    “换,都换!”陶湘掷地有声。
    没有白米,白面也行,细粮总归比糙食有营养。
    想到手里积压着的粮票,陶湘还想换些粮食:“对了,还有荞麦吗?”
    “没了。”工作人员指了指空荡荡的仓库,“这个月的都发完了,你要不去粮店看看吧。”
    主要还是陶湘去得太晚,办事处里细粮粗粮种类不多,且每个月总有限,碰不碰得上完全得靠运气。
    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