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出使赵国【二合一】(1/4)
当薛公田文在府上与门客夏侯章一起喝闷酒时,他有心邀请的蒙仲,却与惠盎一同在段干氏的府上赴宴。
值得一提的是,当蒙仲与惠盎在田黯的指引下来到府内主屋的厅堂时,他们便瞧见蒙虎、华虎、乐进几人早已坐在堂上。
“哟,阿仲,来了?”当时蒙虎还毫无自觉地与蒙仲打着招呼。
蒙仲翻了翻白眼,走上前与坐在上位的公羊平以及段干氏的家主段干寅见礼,而继他之后,惠盎亦向这两位拱手见礼。
惠盎作为宋王偃最信任的重臣,亦多次作为宋国使者出使他国,他当然认得公羊平与段干寅,抛开这两位的家世不谈,这两位以及田黯,正是目前西河儒家最出名的几位儒者,惠盎又岂会不认得?
要知道,惠盎跟儒家的关系极好,虽说他并非儒家弟子,但因他一向主张孟子的“仁政”,并将其运用在宋国,因此儒家弟子基本上都把他看做自己人,哪怕是西门儒家,亦是如此。
没办法,谁让当今的儒家,世人只知孟轲却不知其他呢?比如比孟轲辈分更高的公羊平,离了魏国就没有多少人知道。
“段干家主,公羊先生,好久不见,两位依然是神采依旧。”惠盎笑吟吟地打着招呼。
“哈哈哈,惠相太客气了。”段干寅笑着邀请惠盎到上位入座。
看他的样子,似乎对待惠盎比对待蒙仲还要客气。
这也难怪,毕竟蒙仲是孟子认可的弟子,而段干寅与孟轲同辈份,因此段干寅对待蒙仲,大多都是长辈对待晚辈的态度;但惠盎不同,惠盎并非儒家弟子,自然不能按照儒门的辈分去算,更何况惠盎又贵为宋国国相,因此段干寅也好、田黯也罢,自然要更加客气几分。
说起来,段干寅与田黯虽然是西河儒家的儒者,但难免也沾上了几分世俗之气,唯独公羊平依旧是老牌的做法,对谁都是不卑不亢、平淡如水,除非是自己儒门的后辈,这位老先生有时才会提点几句,尤其是他看重的晚辈。
比如蒙仲。
这不,在蒙仲向公羊平见礼时,公羊平不问其他,单单就问蒙仲近段时间可曾荒废学业,随后不厌其烦地再次叮嘱蒙仲无论何时何地都莫要懈怠学业,显然在这位老儒心中,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做学问,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位很纯粹的儒者,哪怕是段干寅、田黯,在这方面亦不及公羊平。
彼此见礼之后,段干寅便吩咐下人奉上了丰盛的酒菜。
期间,段干寅向蒙仲问起了宋国的这场战争,见此蒙仲便简单地讲述了一遍,其实这场仗战争,能说的无非就只有两场仗,一场陶邑之战,一场郯城之战,说实话都不是很惊险,但段干寅、段干崇父子,包括公羊平、田黯等人,皆听得津津有味。
当提到方城骑兵时,段干寅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毕竟方城骑兵的战马,正是他段干氏一族无偿赠予的,蒙仲用这批战马先后击败了秦军、赵军、齐军、燕军,段干寅亦倍感脸上有光。
而此时,蒙仲亦顺势感谢了段干寅无偿赠予战马的恩情,毕竟那可是五千名战马,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听到蒙仲的话,段干寅笑着摆手说道:“诶,贤侄不必客套,在商言商,那五千匹战马,我可不是白白赠予你的……你可还记得我当年的话?”
“夺回西河嘛,小侄记得。”蒙仲当然不会忘记。
见蒙仲将此事牢牢记在心中,段干寅大为欣慰,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对蒙仲说道:“说起骑兵,公孙竖似乎也打算训练一支骑兵,去年入秋时,曾派人送信于我,准备向我段干氏购置一批战马。”
“公孙军将?”
蒙仲有些惊讶,不过转念一想他也就是释然了,毕竟公孙竖以及其麾下的魏青、窦兴等将领,在伊阙之战时都是见识过骑兵厉害的,因此他们回到河东后筹备训练一支骑兵,倒也并不奇怪。
问题是,公孙竖、窦兴、魏青等人对骑兵几乎一无所知,他们真能训练出一支出色的骑兵么?
想了想,蒙仲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找个机会帮帮公孙竖,毕竟公孙竖与他的交情还是很不错的,并且,公孙竖亦始终希望推荐他出任河东守,只可惜就当前的情况来说,蒙仲自忖他离河东守的位置越来越远了。
这个跟田文倒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他的封邑皆在魏国的南部——这不,今日魏王遫又将一座大有潜力的郾城封给了蒙仲。
但凡是人,难免都有区别心,与其管辖河东,当然是倾向于大力发展自己的封邑咯,这一点,蒙仲亦不能免俗。
从旁,公羊平与惠盎聊了片刻后,亦转头问蒙仲道:“阿仲,此番去宋国,可曾拜访你两位老师?”
蒙仲楞了一下,如实说道:“庄师那边,晚辈顺路去拜见了,孟师那边……”【作者:忘写了,你就背个锅吧。蒙仲:……】
见此,公羊平罕见地用不悦的语气责怪道:“邹国离郯城并不远,你既到邹国,为何不去拜见你的老师?”
蒙仲自知理亏,不敢回应。【蒙仲:?】
从旁,段干寅与田黯好言劝说,但公羊平对此依旧不满,直到蒙仲表示他转日会写信给孟子,请求老师原谅,公羊平这才罢休
值得一提的是,当蒙仲与惠盎在田黯的指引下来到府内主屋的厅堂时,他们便瞧见蒙虎、华虎、乐进几人早已坐在堂上。
“哟,阿仲,来了?”当时蒙虎还毫无自觉地与蒙仲打着招呼。
蒙仲翻了翻白眼,走上前与坐在上位的公羊平以及段干氏的家主段干寅见礼,而继他之后,惠盎亦向这两位拱手见礼。
惠盎作为宋王偃最信任的重臣,亦多次作为宋国使者出使他国,他当然认得公羊平与段干寅,抛开这两位的家世不谈,这两位以及田黯,正是目前西河儒家最出名的几位儒者,惠盎又岂会不认得?
要知道,惠盎跟儒家的关系极好,虽说他并非儒家弟子,但因他一向主张孟子的“仁政”,并将其运用在宋国,因此儒家弟子基本上都把他看做自己人,哪怕是西门儒家,亦是如此。
没办法,谁让当今的儒家,世人只知孟轲却不知其他呢?比如比孟轲辈分更高的公羊平,离了魏国就没有多少人知道。
“段干家主,公羊先生,好久不见,两位依然是神采依旧。”惠盎笑吟吟地打着招呼。
“哈哈哈,惠相太客气了。”段干寅笑着邀请惠盎到上位入座。
看他的样子,似乎对待惠盎比对待蒙仲还要客气。
这也难怪,毕竟蒙仲是孟子认可的弟子,而段干寅与孟轲同辈份,因此段干寅对待蒙仲,大多都是长辈对待晚辈的态度;但惠盎不同,惠盎并非儒家弟子,自然不能按照儒门的辈分去算,更何况惠盎又贵为宋国国相,因此段干寅也好、田黯也罢,自然要更加客气几分。
说起来,段干寅与田黯虽然是西河儒家的儒者,但难免也沾上了几分世俗之气,唯独公羊平依旧是老牌的做法,对谁都是不卑不亢、平淡如水,除非是自己儒门的后辈,这位老先生有时才会提点几句,尤其是他看重的晚辈。
比如蒙仲。
这不,在蒙仲向公羊平见礼时,公羊平不问其他,单单就问蒙仲近段时间可曾荒废学业,随后不厌其烦地再次叮嘱蒙仲无论何时何地都莫要懈怠学业,显然在这位老儒心中,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做学问,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位很纯粹的儒者,哪怕是段干寅、田黯,在这方面亦不及公羊平。
彼此见礼之后,段干寅便吩咐下人奉上了丰盛的酒菜。
期间,段干寅向蒙仲问起了宋国的这场战争,见此蒙仲便简单地讲述了一遍,其实这场仗战争,能说的无非就只有两场仗,一场陶邑之战,一场郯城之战,说实话都不是很惊险,但段干寅、段干崇父子,包括公羊平、田黯等人,皆听得津津有味。
当提到方城骑兵时,段干寅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毕竟方城骑兵的战马,正是他段干氏一族无偿赠予的,蒙仲用这批战马先后击败了秦军、赵军、齐军、燕军,段干寅亦倍感脸上有光。
而此时,蒙仲亦顺势感谢了段干寅无偿赠予战马的恩情,毕竟那可是五千名战马,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听到蒙仲的话,段干寅笑着摆手说道:“诶,贤侄不必客套,在商言商,那五千匹战马,我可不是白白赠予你的……你可还记得我当年的话?”
“夺回西河嘛,小侄记得。”蒙仲当然不会忘记。
见蒙仲将此事牢牢记在心中,段干寅大为欣慰,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对蒙仲说道:“说起骑兵,公孙竖似乎也打算训练一支骑兵,去年入秋时,曾派人送信于我,准备向我段干氏购置一批战马。”
“公孙军将?”
蒙仲有些惊讶,不过转念一想他也就是释然了,毕竟公孙竖以及其麾下的魏青、窦兴等将领,在伊阙之战时都是见识过骑兵厉害的,因此他们回到河东后筹备训练一支骑兵,倒也并不奇怪。
问题是,公孙竖、窦兴、魏青等人对骑兵几乎一无所知,他们真能训练出一支出色的骑兵么?
想了想,蒙仲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找个机会帮帮公孙竖,毕竟公孙竖与他的交情还是很不错的,并且,公孙竖亦始终希望推荐他出任河东守,只可惜就当前的情况来说,蒙仲自忖他离河东守的位置越来越远了。
这个跟田文倒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他的封邑皆在魏国的南部——这不,今日魏王遫又将一座大有潜力的郾城封给了蒙仲。
但凡是人,难免都有区别心,与其管辖河东,当然是倾向于大力发展自己的封邑咯,这一点,蒙仲亦不能免俗。
从旁,公羊平与惠盎聊了片刻后,亦转头问蒙仲道:“阿仲,此番去宋国,可曾拜访你两位老师?”
蒙仲楞了一下,如实说道:“庄师那边,晚辈顺路去拜见了,孟师那边……”【作者:忘写了,你就背个锅吧。蒙仲:……】
见此,公羊平罕见地用不悦的语气责怪道:“邹国离郯城并不远,你既到邹国,为何不去拜见你的老师?”
蒙仲自知理亏,不敢回应。【蒙仲:?】
从旁,段干寅与田黯好言劝说,但公羊平对此依旧不满,直到蒙仲表示他转日会写信给孟子,请求老师原谅,公羊平这才罢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