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亲力亲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基地并不是被外域文明或者其他什么敌人攻陷,而是被巨人主动放弃,而且是那种敌人就快打到家门口,非常急迫的放弃。
    遗迹位于冰湖底部,本身就已经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东方白脑补了好几种可能,不过他毕竟不是来考古的,只是随手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压根儿就没往深处想。
    最后一组,也是人手最少的一组,就是保障组,专门负责所有人的后勤保障。
    别以为保障就只是淘米做饭,在这个鬼地方,任何与生存有关的东西都是保障组的任务范围。
    食物是否卫生、饮用水是否干净,气压和氧气含量有没有问题,甚至于在哪里解决个人卫生,都是保障组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手少任务重,工作压力不比其他几个组轻到哪儿去。
    分工不分家,穿越组所有人能力合作,仅仅几天之后,来自巨人遗迹的第一批金属锭运抵工作面,东方白亲自铺设新舰的第一块钢板,501号太空战舰正式开建。
    虽然擎天级003号舰仍在船坞里,但前两艘战舰已经积攒了不少经验,因而穿越组从一开始造的就不是擎天级,而是更长、更重,功能也更加全面的惊天级。
    北都造出擎天级之后,许多人认为这是人类步入宇宙时代的开端。
    但北都始终非常清醒,对擎天级战舰的定位非常明确-——它只是验证技术的实验型号,连过渡都算不上。
    根据北都的计划,擎天级在太空舰队中的地位,相当于海军的小型作战舰艇,远航能力十分捉急,一般只在有充足后勤支援的情况下投入作战。
    说穿了就是不能离地球太远,必须在有补给舰随行的前提下才能远离地球。
    惊天级就不一样了,别看它的体积更大火力更强,可自动化程度却要比擎天级高得多,需要的人手也比擎天级少得多,而且拥有不错的远航能力,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活动范围至少达到木星轨道。
    新型战舰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完善的循环式维生系统。
    这种战舰有两种作战模式,普通模式没什么好说的,是个人就能脑补一二。
    极限模式就不一样了,它意味着战舰遭遇最恶劣的极端条件,或许是远离地球,无法按计划返回;或者是身陷敌后,一时半会无法脱困,也可能是其他必须使用超常规手段才能保证战舰存续的特殊情况。
    一旦开启极限模式,就意味着战舰进入紧急状态,相当于开启战舰的“内循环”状态,舰载系统将收集各种废水污水,战士们的排泄物,甚至连空气中挥发的汗水,都会通过技术手段回收。
    各种食品必须限量,不管舰长还是随便哪个岗位上的士兵,所有人一视同仁,必要的时候,就连空气都要节约使用。
    根据北都为太空舰队制定的作战条例,舰长有权决定是否开启极限模式,但必须详细记录开启极限模式的时间、原因、战舰位置、所处的局面等等,战舰返回地球之后,太空舰队将派出专人,仔细审核是否有必要开启极限模式,若认定不符合开启条件,就要进行第二轮乃至第三轮审核。
    如果三轮审核的结论都是不符合条件,那么舰长就地解除职务,等待进一步的调查。
    挨处分还是轻的,若是引起了本不该出现的严重后果,上军事法庭都不奇怪。
    总而言之,惊天级开创了人类的新时代。
    嗯,绝对意义上的。
    又过了几天,东方白忽然接到搜索组的报告,说c9区发现异常情况,
    东方白匆匆赶到现场,惊诧地发现,遗迹在这里破了一个相当大的窟窿,高达十多米的冰层贯穿穹顶和地面,好似一道垂直的冰崖,将巨大的舱室分成两半。
    一半普普通通,另一半儿凝固在冰层里,通过透明的冰层,还可以看到许多巨人遗留的物品冻结在冰里。
    巨人遗迹大得很,开凿冰层是个注定要赔掉裤子的勾当,东方白当然不可能那么缺心眼儿,交待搜索组换个方向,随后返回工作面。
    造舰组本打算借鉴分段造船法,在冰下掏几个平行的、垂直高度与战舰高度一致的冰洞,但惊天级的高度足有273米,如此庞大的分段,对下方冰层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鬼地方根本没有起重设备,若分段压垮冰层,导致分段错位,那501舰可就废了,只能将造好的分段重新分解,换个位置重新开始。
    这是东方白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结果,因此,造舰组只能采用相对落后的整体造船法,从战舰的腹部开始,逐步向上拓展,直到战舰成型为止。
    为防止上方的冰层坍塌,还特意在战舰中留下几个支撑用的冰柱,而且每一个冰柱的位置都非常讲究,必须避开重要舱室。
    等战舰成型,分解完冰柱,再把贯穿战舰的窟窿堵死,一艘战舰就彻底完工了。
    考虑到战舰必须在冰下封存数百年,还要对战舰进行必要的处理。
    在地球上,封闭战舰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为防止锈蚀,必须在舰艇内部充满惰性气体,再把所有通向舰外的门窗管道全部封死。
    在月球就没那么麻烦了,只要封闭了冰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