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107节(2/2)
。
“就这么些人,他能做什么!这也太小看二郎的心胸了。”
周后的话,昌帝很认同。
不过,明庭这么实心实意地坦诚,他很高兴。这是把他当成君上,才这般谨慎行事。
“明庭是个不错的,长进了不少,就是这字怎么还是歪歪扭扭?”
昌帝有些嫌弃。
“朕下次赏一些字帖给他,让他好好把字练一练。”
等朝廷的兵马粮草都到了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份。
北方天寒地冻,瑶州地处南方,虽然没有那么冷,但潮气大湿气重。
这种冷和京城不太一样,为了防止士兵们冻手冻脚,明庭让军医研制出了冻疮膏。
因为新朝建立,许多地方还需要用兵。
哪怕昌帝很想多给明庭一些兵力,在兵部的大臣们研究了很久后,也只不过派来了三万。
剩下的,昌帝让齐铭在瑶州本地征。
考虑到冬天倭寇都龟缩起来,不会出动,明庭干脆让三万人在一起训练。
镇山拳和降龙掌练起来,体能也要狠抓,同时,将士们的伙食也得安排好。
虽然昌帝拨了军饷,可军队的伙食就那样,对运动量大的士兵们来说,完全不够。
哪怕以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可明庭还是绞尽脑汁在想了办法。
齐铭弄来一些船,在加上之前明庭干掉倭寇抢了十艘船,他叫三万人轮着出海,进行海上训练。
有的人的的确确是晕船,不管是锻炼还是吃药都没用。
这一波人数还不少,被明庭弄下来,成立了炊事班。
明庭让炊事班的战士们学着养猪,养鸡、鸭、鹅,等这些都养大,正好供给军队。
至于蔬菜什么,士兵们轮换着垦荒种地。
这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炊事班士兵捉来小猪圈养的时候,明庭还动手给它们做了小手术,保证这些猪一个个都能长成大肥猪。
不少人大开眼界,说原来伯爷全能,什么都会。
最开始跟明庭来瑶州的人,已经被他训练出来。现在他们分散下去,训练新兵,整个练兵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明庭终于空出时间,开始研究船。
瑶州很多人从事海上贸易,前朝就有不少人南下南洋诸岛,东行到倭国,把瑶州的东西卖到海外。
所以在造船上,瑶州有很多老工匠,都是专家级别。
齐铭知道明庭要造船,把这些老工匠都安排过来,看他有什么要求。
本来,大家还以为这位伯爷是个外行。
没想到不管是画图还是对船的了解,他都讲的头头是道,甚至明庭还结合了这些船的优点,做了改进。
他想造军船。
船上除了粮食之外,要储放大量弹药,所以需要相当大的储存容量,同时要坚固结实。
最最重要的是,船身要有炮筒,不止一枚。
炮本身就重,一枚18磅炮就有两吨重,所以船的承载力是最关键的。
“大人,这炮筒是何物啊?”
有老工匠问道。
“这是机密,不过,有了炮筒,就能把倭寇赶走,让海上恢复平静,瑶州人又可以大大方方地坐船出海。”
明庭笑着,让工匠先按照他画的图纸,比例缩小,造出模型来,剩下的事情他要先和齐铭商量。
“造炮?”
听了明庭的计划,齐铭大吃一惊。
之前起义军曾经用过炮,可是那么笨重的东西,能放到船上去吗?
而且海面起起伏伏,哪怕船上装了炮,命中率也成问题。
“齐大哥,你不能这么想。”
“就这么些人,他能做什么!这也太小看二郎的心胸了。”
周后的话,昌帝很认同。
不过,明庭这么实心实意地坦诚,他很高兴。这是把他当成君上,才这般谨慎行事。
“明庭是个不错的,长进了不少,就是这字怎么还是歪歪扭扭?”
昌帝有些嫌弃。
“朕下次赏一些字帖给他,让他好好把字练一练。”
等朝廷的兵马粮草都到了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份。
北方天寒地冻,瑶州地处南方,虽然没有那么冷,但潮气大湿气重。
这种冷和京城不太一样,为了防止士兵们冻手冻脚,明庭让军医研制出了冻疮膏。
因为新朝建立,许多地方还需要用兵。
哪怕昌帝很想多给明庭一些兵力,在兵部的大臣们研究了很久后,也只不过派来了三万。
剩下的,昌帝让齐铭在瑶州本地征。
考虑到冬天倭寇都龟缩起来,不会出动,明庭干脆让三万人在一起训练。
镇山拳和降龙掌练起来,体能也要狠抓,同时,将士们的伙食也得安排好。
虽然昌帝拨了军饷,可军队的伙食就那样,对运动量大的士兵们来说,完全不够。
哪怕以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可明庭还是绞尽脑汁在想了办法。
齐铭弄来一些船,在加上之前明庭干掉倭寇抢了十艘船,他叫三万人轮着出海,进行海上训练。
有的人的的确确是晕船,不管是锻炼还是吃药都没用。
这一波人数还不少,被明庭弄下来,成立了炊事班。
明庭让炊事班的战士们学着养猪,养鸡、鸭、鹅,等这些都养大,正好供给军队。
至于蔬菜什么,士兵们轮换着垦荒种地。
这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炊事班士兵捉来小猪圈养的时候,明庭还动手给它们做了小手术,保证这些猪一个个都能长成大肥猪。
不少人大开眼界,说原来伯爷全能,什么都会。
最开始跟明庭来瑶州的人,已经被他训练出来。现在他们分散下去,训练新兵,整个练兵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明庭终于空出时间,开始研究船。
瑶州很多人从事海上贸易,前朝就有不少人南下南洋诸岛,东行到倭国,把瑶州的东西卖到海外。
所以在造船上,瑶州有很多老工匠,都是专家级别。
齐铭知道明庭要造船,把这些老工匠都安排过来,看他有什么要求。
本来,大家还以为这位伯爷是个外行。
没想到不管是画图还是对船的了解,他都讲的头头是道,甚至明庭还结合了这些船的优点,做了改进。
他想造军船。
船上除了粮食之外,要储放大量弹药,所以需要相当大的储存容量,同时要坚固结实。
最最重要的是,船身要有炮筒,不止一枚。
炮本身就重,一枚18磅炮就有两吨重,所以船的承载力是最关键的。
“大人,这炮筒是何物啊?”
有老工匠问道。
“这是机密,不过,有了炮筒,就能把倭寇赶走,让海上恢复平静,瑶州人又可以大大方方地坐船出海。”
明庭笑着,让工匠先按照他画的图纸,比例缩小,造出模型来,剩下的事情他要先和齐铭商量。
“造炮?”
听了明庭的计划,齐铭大吃一惊。
之前起义军曾经用过炮,可是那么笨重的东西,能放到船上去吗?
而且海面起起伏伏,哪怕船上装了炮,命中率也成问题。
“齐大哥,你不能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