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5)(1/3)
新来的客人披着一件黑缎织银的连帽薄斗篷,走进来的时候并不太引人注意,此时摘下兜帽解了斗篷,露出斗篷下用金银线绣着忍冬纹的正紫色锦衣和一张透光白玉似的脸来,狭长的目一挑,横斜向戒律司中的几个人,冷笑道:怎么?百姓命贱,高高在上的官家懒得救人,却又嫌玄清教抢了梁国的风头,看不惯?
这话的意思太过恶毒,戒律司中几个年轻人脸上透出怒意,却没有擅自接话。
陶锡转头看向这新来的客人,他神色平静得很,丝毫没有被激怒的模样,语气也很平和:救人是功德事,百姓无辜,无论是谁救了人,都是在做功德,没有什么看不看得惯的。但这世间,不是没有屠了人家满门,再伪装作救人的来救下一个活口,反倒成了人家恩人的事情。
是吗?戒律司中的大人物既然如此说,想必是有所凭依的。不如说来听听?锦衣人目色更冷,声如寒泉。他容颜极盛,衬着一身华服,更显得气势逼人,虽未显露出修士的气机,却也逼得戒律司中几个修为不够的年轻人脸色白了些许。
陶锡稳如山岳,道:受戒之人谈不上大人物,却也有些心得。世间机巧之人无论所布之局有多精妙,最终都绕不过一个坎。任他手笔绵密如隐雾中,最终结果都将显露出自身与其目的来。只要看那受益的人是谁,也就知晓动手的人是谁了。
大劫虽然难捱,但梁国积累亦丰厚,本不至于凄惨如此。劫中搅混水的偏门邪派多不胜数,但没有一个得到的好处像玄清教这样大在大劫前,本没有几个人听说过玄清教的名字,但现在,落到玄清教手中的城池可不止甘南城一座。
戒律司中的七纹领果然思维敏捷无双。锦衣人轻笑着拍了几下掌,忽然又笑容一收,面上再无一丝表情,轻声道,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仍全由梁国掌控之城并不少,那些城,他们救人了吗?
陶锡未语,他也不必答。卖茶的跛脚老翁面上已经露出了苦恨之色。
这些逃荒的人并不是最近才开始逃荒的,也不是一次就找到了甘南城。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走过了许多座不同的城池,便是逃到梁都外的也不是没有。但在靠近梁都十里外的时候,就被梁军驱逐了。
原因很简单,那是梁都,怎么可以任由灾民冲击呢?
有些地方虽设官仓,却连开仓放粮都不肯,原因也很简单,官粮有限饥民众多,若是不放粮便罢,放粮了就很有可能被饿疯了的灾民哄抢,他们会从抢官仓到抢有存粮的高门大户,再到抢还过得去的普通人家。
这并非臆想,聚集成群化身暴徒的灾民并不少,许多只有栅栏篱笆卫护的小镇子,就是被灾民屠灭的。在活命的前提下,人的道德底线再容易降低不过,而有些底线一旦跌破,就再也回不来了。抢疯了的灾民开始可能还只是抢粮,可是被抢的人会反抗,反抗会激起仇恨,生活的落差会激起不平,不平会激起愤怒。
既然反正都要打架,反正都会杀人,那么为什么又要只抢粮呢?
柴禾、衣服、屋舍、女人
这世上的大部分人,在做过某些事情之后,并不会悔痛难受太久,因为人要活下去,就要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如果良心过不去,又不想折磨自己,那就只好把良心丢掉了。丢掉良心之后,世界会打开另一个模样。
莫说那些化为暴徒的灾民,便是这些逃难到甘南城中的人,又有几个在逃难途中没有丢下过什么的呢?
卖茶的老翁说玄清教救下了他和他儿子,还有他的小孙孙。不知他有没有小孙女,但他既然有儿子,那就是有媳妇的。他的媳妇呢?他的儿媳妇呢?逃荒了这么久,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逃荒中活下来的人,永远是男人比女人多,青壮比老幼多。
但这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不能在面对这些受难的灾民时成为不救人的辩解理由。
饥荒是一场病。生病的人都被扒下了一层皮,只剩赤裸的肌体挨那风沙打磨。可你能同情他的疼,却不能把那一张被扒下来的皮再展示给他看。不看的时候,这人还能挨着苦和疼像人一样活着,可你要是给他看了,他可能就做不了人了。
新来的锦衣人接过茶碗,瓷白的手指像透着寒气,转眼就冰得茶碗上没有了热气。他在戒律司对过的桌旁坐下,没有理会默然无语的陶锡,看向旁边衣袍暗青的背琴人,一双狭长的眼半抬着,露出下半颗分明的黑眼珠,透出一点锐利的光来:
你怎么看呢?
第101章
我看漓池不紧不慢地放下茶碗,郁愤结心,恐迷自性,毁了自己的道,就不值当了。
他这一开口,茶棚里的人几乎都是一惊。锦衣人进来后,是一身夺人眼目的气势,令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去关注他。漓池却恰恰与之相反,他与一群引人注目的戒律司人走进来,衣着打扮却与他们全然不同,还坐在戒律司中七纹领的身旁。他本该是再引人注目不过,使所有人都好奇他的身份来历,但茶棚里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直到锦衣人抬眼询问,他们才恍然注意到这背琴的客人是如何的特殊。
茶棚里的人们并不是没有看到漓池,只是觉得他似乎本来就该出
这话的意思太过恶毒,戒律司中几个年轻人脸上透出怒意,却没有擅自接话。
陶锡转头看向这新来的客人,他神色平静得很,丝毫没有被激怒的模样,语气也很平和:救人是功德事,百姓无辜,无论是谁救了人,都是在做功德,没有什么看不看得惯的。但这世间,不是没有屠了人家满门,再伪装作救人的来救下一个活口,反倒成了人家恩人的事情。
是吗?戒律司中的大人物既然如此说,想必是有所凭依的。不如说来听听?锦衣人目色更冷,声如寒泉。他容颜极盛,衬着一身华服,更显得气势逼人,虽未显露出修士的气机,却也逼得戒律司中几个修为不够的年轻人脸色白了些许。
陶锡稳如山岳,道:受戒之人谈不上大人物,却也有些心得。世间机巧之人无论所布之局有多精妙,最终都绕不过一个坎。任他手笔绵密如隐雾中,最终结果都将显露出自身与其目的来。只要看那受益的人是谁,也就知晓动手的人是谁了。
大劫虽然难捱,但梁国积累亦丰厚,本不至于凄惨如此。劫中搅混水的偏门邪派多不胜数,但没有一个得到的好处像玄清教这样大在大劫前,本没有几个人听说过玄清教的名字,但现在,落到玄清教手中的城池可不止甘南城一座。
戒律司中的七纹领果然思维敏捷无双。锦衣人轻笑着拍了几下掌,忽然又笑容一收,面上再无一丝表情,轻声道,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仍全由梁国掌控之城并不少,那些城,他们救人了吗?
陶锡未语,他也不必答。卖茶的跛脚老翁面上已经露出了苦恨之色。
这些逃荒的人并不是最近才开始逃荒的,也不是一次就找到了甘南城。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走过了许多座不同的城池,便是逃到梁都外的也不是没有。但在靠近梁都十里外的时候,就被梁军驱逐了。
原因很简单,那是梁都,怎么可以任由灾民冲击呢?
有些地方虽设官仓,却连开仓放粮都不肯,原因也很简单,官粮有限饥民众多,若是不放粮便罢,放粮了就很有可能被饿疯了的灾民哄抢,他们会从抢官仓到抢有存粮的高门大户,再到抢还过得去的普通人家。
这并非臆想,聚集成群化身暴徒的灾民并不少,许多只有栅栏篱笆卫护的小镇子,就是被灾民屠灭的。在活命的前提下,人的道德底线再容易降低不过,而有些底线一旦跌破,就再也回不来了。抢疯了的灾民开始可能还只是抢粮,可是被抢的人会反抗,反抗会激起仇恨,生活的落差会激起不平,不平会激起愤怒。
既然反正都要打架,反正都会杀人,那么为什么又要只抢粮呢?
柴禾、衣服、屋舍、女人
这世上的大部分人,在做过某些事情之后,并不会悔痛难受太久,因为人要活下去,就要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如果良心过不去,又不想折磨自己,那就只好把良心丢掉了。丢掉良心之后,世界会打开另一个模样。
莫说那些化为暴徒的灾民,便是这些逃难到甘南城中的人,又有几个在逃难途中没有丢下过什么的呢?
卖茶的老翁说玄清教救下了他和他儿子,还有他的小孙孙。不知他有没有小孙女,但他既然有儿子,那就是有媳妇的。他的媳妇呢?他的儿媳妇呢?逃荒了这么久,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逃荒中活下来的人,永远是男人比女人多,青壮比老幼多。
但这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不能在面对这些受难的灾民时成为不救人的辩解理由。
饥荒是一场病。生病的人都被扒下了一层皮,只剩赤裸的肌体挨那风沙打磨。可你能同情他的疼,却不能把那一张被扒下来的皮再展示给他看。不看的时候,这人还能挨着苦和疼像人一样活着,可你要是给他看了,他可能就做不了人了。
新来的锦衣人接过茶碗,瓷白的手指像透着寒气,转眼就冰得茶碗上没有了热气。他在戒律司对过的桌旁坐下,没有理会默然无语的陶锡,看向旁边衣袍暗青的背琴人,一双狭长的眼半抬着,露出下半颗分明的黑眼珠,透出一点锐利的光来:
你怎么看呢?
第101章
我看漓池不紧不慢地放下茶碗,郁愤结心,恐迷自性,毁了自己的道,就不值当了。
他这一开口,茶棚里的人几乎都是一惊。锦衣人进来后,是一身夺人眼目的气势,令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去关注他。漓池却恰恰与之相反,他与一群引人注目的戒律司人走进来,衣着打扮却与他们全然不同,还坐在戒律司中七纹领的身旁。他本该是再引人注目不过,使所有人都好奇他的身份来历,但茶棚里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直到锦衣人抬眼询问,他们才恍然注意到这背琴的客人是如何的特殊。
茶棚里的人们并不是没有看到漓池,只是觉得他似乎本来就该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