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划分区域,安定人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帝国的国土面积增大了十多倍之后,接下来急需要做的工作是,划分行政区域,对新纳入帝国的领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安定人心。
    毕竟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加上四路大军,为了威慑各帝国,让其闻风丧胆,不战而降,减小阻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大屠杀,现在可是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刚纳入帝国领土范围的百姓,与之前帝国百姓之间的生活状态差距,可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而且因为战争,很多粮道被毁,大宗粮商被无道军抄家、屠杀,导致购买粮食困难,很多百姓已经处于了严重饥饿的状态,朝不保夕,随时都有被饿死的风险。
    现在急需要运送一批粮食前去,用来救济他们。
    无论战争的胜负,最受苦的其实就是这些普通人。
    荆无道虽然冷血无情,但那只是对于外人,对于敌人而言。
    现在这些百姓,都纳入无道帝国,就是算作是自己的子民,荆无道绝不允许自己的子民被活活饿死。
    有帝国子民饿死了,就是他这个皇帝的最大失责。
    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既然他荆无道当上了这个帝国的皇帝,就要对自己的子民负责,让其得到安居乐业的保障。
    这是他的政治追求,也是他应该负担的责任。
    况且,现在在这些百姓忍饥受饿之时,给他们送上粮食得以保命。
    不仅可以消除自己大屠杀给百姓带来的恐惧感、抗拒感,对于帝国统治的抵触情绪,还能让其感恩戴德,从内心深处,真心忠心于自己,忠心于帝国。
    得民心,才能更好地得天下。
    这点道理,荆无道还是知道的。
    如此好的买卖,荆无道不去做,简直就不配做这个皇位了。
    当然,如果以之前无道帝国那丁点大小地盘的粮食储备,肯定无法救济数千万人的粮食。
    但征服诸帝国的途中,不知道抄了多少皇族,世家的家产,获得的粮食海量到上亿人都可以吃上两三年。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权势家族的粮食多的来发霉,而普通百姓每日都要为下一顿饭发愁,甚至有时候还会被饿死。
    这也是为什么荆无道要坚决实行《土地改革》,人人分田,反抗改革者必死的原因。
    如果连吃饭都吃不饱,谈何让百姓效忠于自己?
    得民心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吃饱饭。
    君予民以乐土,民才报君以忠心!
    天下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
    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所得。
    只想一味得到,而不想付出,妄图一步登天,一夕成神,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关于划分行政区域,进行有效管理的事情。
    对于整个云梦平原的行政等级,荆无道是准备了一个州的行政等级。
    所有现在打下来的地盘,除了京畿之地外(原四帝国的领地),全部并入为一个府的区域行政级别。
    至于命名,荆无道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于是套用了华夏古代的地名。
    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表达纪念故乡之情。
    长安,华夏古代最有名的皇城之一,加之这个新建的府,将整个京畿之地包围了起来。
    因此,这个府命名为“长安府”。
    同时也将修建一座新的城池“长安城”,作为长安府的首府。
    四路大军,各自占领的领地,分为一个郡,即为四个郡。
    华夏地名毕竟有限,府以下的行政区域,不再以华夏古地名命名,不然以后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四个郡,分别选取了区域内最重要的城池为郡府,并且以此命名为郡名。
    分别为:天狼郡、猛虎郡、黑风郡。天远郡。
    至于各县、镇、村的划分,就不需要荆无道考虑了,全部交给了内阁处理。
    经过十天左右的改造营改造,那些各帝国皇室、世家的俘虏,在马运的超级口才忽悠之下,已经彻底被洗脑,宣誓效忠于荆无道,效忠于帝国。
    这些人武道修为较高,素质也不错,稍加培养,足可以胜任各地的行政大臣。
    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一个个被内阁任命的行政大臣,开始赶赴自己的任命地点,按照内阁和各部门的指示,展开自己的本质工作。
    长安府的府主,为投降无道帝国的一级文明旋风帝国皇帝风无痕,虽然只有四十多的骨龄,但却有了一星武王的修为。
    天赋相当来说,很是不错,即使放在三大四级文明帝国中,也少有人能比。
    如果没有无道帝国的出现,这旋风帝国很可能在他的带领下,晋升为二级文明帝国。
    为人慎重机警,懂得审时度势,因此才会毫不犹豫地投靠了无道帝国。
    首府城守、府公安局、四位郡守,郡府城守、郡公安局的大臣,也都是是投靠无道帝国的四个一级文明帝国皇帝中,择优选取担任。
    其余县、城池城守、镇级别的大臣,就由内阁自行任命,荆无道不再过问。
    随着这些大臣出发的,还有一车车沉甸甸的粮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