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华亭仲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剑南道最北边靠着剑北道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村落,因春天繁花似锦被称为华亭,同花亭。
    华亭村是新兴的一座村落,是前些年迁徙过来的外乡人,也不知道他们原本是哪一州哪一府的,说着不太流利的剑南道雅言,也不太愿意与别的村子来往。除了每个月的庙会,很少看见他们从村子里出来。
    华亭村不算太大,整个村子呈长方形,村东头拉扯到村西头只凭着一条半里地的土道。村子两边开垦着农田,种着庄稼蔬菜,靠近土道的地方则是家家户户的黄土房。
    村东头靠着大道,村西头一直通往一片乱葬岗,过了乱葬岗是一条掩藏在茂密芦苇从中的小河。
    那乱葬岗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仅有的几块墓碑上面依稀能辨别出类似“先”、“考”、“黄”之类的字眼,估摸着是上一个在这里住的村民的先人。
    华亭村前段日子来了两个外人,就住在乱葬岗的那一头,自己搭建了茅草屋子,看他们对乱葬岗的照料祭拜,好似与这村子原本有些关系。
    村子里有好事的年轻人,闲得没事去找那两人唠嗑,想要从里头打听出这村子的原本来历,但人家不肯说,只依稀透露出来这里原来是个叫黄家村的地方。
    新来的那对夫妻看上去年纪不大,但一副营养不良皮包骨头的样子。男的四肢瘦弱,颧骨突出,尖嘴猴腮,浑身上下没二两肉;女的也好不到哪里去,面色蜡黄,到处都是太阳曝晒后的灰白色斑点。
    村子里的年轻人对这对夫妻是没有半点兴趣,一方面是因为这可憎的长相,另一方面是觉得他们住在乱葬岗那边,实在晦气得很。
    这对夫妻似乎也不想搭理村子里的人,只是做着自己的事情,白天那女子拙手拙脚地种地,男子去劈柴打猎,有的时候还会去河里摸鱼,就这么半饥半饱地过着,似乎还过得不错。
    华亭村的人家姓氏颇杂,有姓李的,有姓周的姓柴的,最靠近村西头的两户人家都姓朱,是弟兄两个,老大是个闷葫芦,为人憨厚老实有担当,老二讲义气有主见。
    他们的父亲似乎是当过教书匠,识得一些字,没有与寻常人一样给兄弟两个起名叫什么朱大朱二,反起了个朱伯春与朱仲春的名字。
    因为村子开凿渠水的事情,老二朱仲春免不了要与新来的这对夫妇打交道,这一来二去也就熟了,这才发现这两人似乎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冷淡。
    后来又因为村子里的浪荡子欺负这对夫妇,老二看不过去,提着扁担帮他们出了头,撵走了那群王八蛋,关系便又好了一些。
    夫妻两个似乎不会种地,吃不上蔬菜,朱仲春常送一些瓜果蔬菜过去,便也“大哥嫂子”叫上了,因为那对夫妻说自己姓黄,便叫“黄大哥、黄大嫂”。
    朱仲春年轻气盛,喜好到处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能飞天遁地的血修,见多识广也不怕事。他们家虽然只有两户,但庄子里只要吵吵起来,往往都是朱仲春赢。这也和他们兄弟两个讲理有关系,村子里的老人往往站在他们这边。
    最近大唐诸地事端多起,朱仲春没事便喜欢往外窜,四处打听事情,回来之后就说给别人听,为此老大苦口婆心劝过他,让他小心些,现在可不比寻常,遇了事跑都跑不了。
    老二没当回事,只是苦于老大不喜欢听他打听到的那些事情,着实苦恼。后来意外发现自己刚认识的黄大哥似乎对这些事情颇感兴趣,有的时候还会多嘴问几句,一听就是行家,老二顿时就来了兴致,一有功夫就往乱葬岗那边跑。
    跑多了,原本觉得提起来就毛骨悚然的乱葬岗似乎也就那样,没什么好怕的。
    这天,老二赶集买了一颗猪头回来改了刀,做了一堆香喷喷的猪头肉,送了些给老大家,又买了二两竹叶青,提着荷包和酒葫芦就往乱葬岗赶。
    老大媳妇看着兄弟跑远了,无奈摇了摇头,拎着猪头肉进去。难得开一次荤,她也没好意思戳兄弟的脊梁骨。
    赶到乱葬岗的时候,黄大哥扛着钓竿正往家里走,提着一根草,草上戳着两条小草鱼。
    朱仲春绕过篱笆墙,看见黄大嫂正在逗弄一只白肚的小麻雀。他挠了挠头,总有些羡慕这对夫妻,哪怕有饿肚子的风险也依旧无忧无虑,看人家,这才叫生活呐。寻常庄稼汉看见麻雀那就像看见了蝗虫一样,撵都撵不尽,哪还有闲心思逗弄。
    朱仲春扒着小院的篱笆门朝里面叫道:“姐,瞧俺带了啥过来。”
    他们老家那边管嫂子都叫姐,多叫几次也习惯了。
    黄大嫂看了一眼朱仲春手里拎着的东西,笑眯眯道:“仲春这是发了横财了?哪里来的酒肉。”
    朱仲春从门口挤进来,提着手里的荷包笑道:“俺哥哥天天往外跑,我这个做兄弟的不是心疼么。好不容易攒点钱,正巧过些日子不是冬至,跟大哥喝一盅。”
    “是。”黄大嫂看了一眼正推门进来的黄大哥,打趣笑道:“立冬也喝,寒露也喝,你这一到时令就往这里跑,不怕你家里人生气啊。”
    “嗨。”朱仲春摆了摆手,“他们不管俺的,从认识俺哥哥以后,俺都多长时间没出去惹祸了,别看他们嘴上没说,心里巴不得俺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