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1/3)
名义上,老魏家是宴请全村人,但像杨冬燕和小杨氏的娘家人呢?那肯定是要去请的。还有窝头的先生呢?反正南田村又来了好些人,杨冬燕懒得计较哪些是趁机骗吃骗喝的,反正来者是客,乐呵呵的吃一场,过两天他们就要跑路了。
不光是席面上的菜色好,酒也好,大牛还是上那家以前常去的镇上酿酒坊买的酒,只是这次量很多而已。
来吃席的男人们吃了个酩酊大醉,横竖像这种大喜日子,家里婆娘不会骂人的。
吃着喝着,自然也少不了追捧和吹牛。
杨冬燕如愿以偿的又卖弄了一遍,也得到了她想要的彩虹屁。至于窝头的亲事……
肯定有人会提的,不过这次都不用杨冬燕开口了,就有村里人帮着婉拒了。
窝头啊,他是要娶秀才家的妹子的。
“那还真可惜了,年岁不合适,不然你可以娶你先生家的小闺女。”这当然是玩笑话,村学吕先生的小闺女比窝头大了六七岁呢,再说人家两年前就嫁出去了,到如今孩子都生了。
被拿来调侃的先生并不在意,还真心的祝福了窝头,希望他再接再厉,考个举人回来。又点了几个自己的学生,都是南田村和礁磬村的,让他们向窝头学习。
榜样的力量当真是无穷的,自打窝头通过县试和府试后,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开始有意识的抠钱出来送自家娃儿去上学。哪怕没窝头那般有出息,多认识一些字,将来的出路也能更多一些。
又以礁磬村为最,原先那是只有窝头一个去上学的,如今却是有七八人了,又有几家先前还犹豫不决的,听了先生一席话,当下就表示过几天就送娃儿去村学。
当爹娘的,不就是希望孩子能过得比自己好吗?
热热闹闹的吃了一整天,之后大牛代表老魏家向乡亲们表达了谢意,感谢那些年村里人给老魏家的帮助,也谢谢大家今个儿来捧场。
以及,他们打算前往省城一事。
一石惊起千层浪啊!
在这之前,哪怕村里人都知道老魏家搬到了邻县里,可从心理上来说,去县城乃至邻县那边,总感觉还是在家乡的。可要是去省城的,那是什么概念?乘坐最快的马车,只怕都要三五天了。
当然,如果是从邻县出发肯定是要快一些的,差不多两天。邻县离省城更近一些不说,路也要好走很多。
但甭管怎么说,这都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认知了。
唏嘘……
这是绝大部分人的感受,就有一种自己跟老魏家越离越远的感觉,很无力,也没了比较的想法,大概就是心情十分复杂,思来想去只能给予祝福了。
跟魏家没啥关系的人家,横竖吃饱喝足也就可以了,再不济就是盼着窝头考上举人,好再吃一顿更好的席面。
而那些跟魏家连着亲的人家,尤其是老叔那边,在席面结束后,就喊了大牛二牛过去说话。
问他们将来有啥打算。
老家肯定是不可能丢的,祖宗祠堂还在这儿呢,大牛二牛他们爹的坟也在这里呢。不过,因为离得太远,平常一些祭拜啥的,也就只能委托给其他人了。
还有他们家那令人羡慕的六间青砖大瓦房以及偌大的院子,仍然是托付给老叔家帮着照看。先前那些赁出去的田产,就按照前阵子许诺的那样,明年的佃租不要了,从后年开始仍旧要一成。
至于邻县的牲口铺子,大牛已经跟他几个堂弟谈妥当了,没人敢直接转手过来当老板,那就仍然由他继续当这个老板,其他人作为雇工管着铺子。等将来,有那个胆量了,再接手也不迟。
自然,老叔也问了大牛去了省城打算做什么行当,大牛答曰还没想好。
是还没想好啊,其实他也可以继续做老本行牲口交易的,毕竟就算是省城,那也是有牲口卖买的。但大牛在询问了杨冬燕的意见后,决定暂且缓缓,老本行是已经做熟的,算是兜底的吧,再看看其他行当,趁着年岁还轻家底也厚,完全可以再闯一闯。
其实这是杨冬燕的意思,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可若是不去试一试,谁能知道呢?
只要有那个胆量,家里也够厚实的话,完全可以去试试看,失败了重来,人生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大牛有这个底气是因为他觉得大不了再干回老本行,而且照例说,省城那头对牲口的需求量会更大,牛的需求不大,可那不是还有驴子吗?马呢?猪羊鸡鸭鹅呢?
无论是用来赶车,还是单纯的送上饭桌,都是人越多,且有钱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做买卖的。
老叔听了大牛的话,沉默了许久之后,终是叹了一口气。
“看来,我是真的老了。大牛啊,好好干,窝头是个出息的,你眼下能做的就是帮窝头攒够了家底,让他安心念书。咱们老魏家,只怕真的要出能耐人了。”
能得到老叔一声夸赞,对于大牛来说是个稀罕事儿,他回来还学了一遍,又认真的鼓励了窝头。
窝头乐呵呵的,一点儿都不介意扛着重任。
此时,礁磬村其他人家还是有些不和谐的。嫉妒是人的天性,哪怕差距过大导致连嫉妒
不光是席面上的菜色好,酒也好,大牛还是上那家以前常去的镇上酿酒坊买的酒,只是这次量很多而已。
来吃席的男人们吃了个酩酊大醉,横竖像这种大喜日子,家里婆娘不会骂人的。
吃着喝着,自然也少不了追捧和吹牛。
杨冬燕如愿以偿的又卖弄了一遍,也得到了她想要的彩虹屁。至于窝头的亲事……
肯定有人会提的,不过这次都不用杨冬燕开口了,就有村里人帮着婉拒了。
窝头啊,他是要娶秀才家的妹子的。
“那还真可惜了,年岁不合适,不然你可以娶你先生家的小闺女。”这当然是玩笑话,村学吕先生的小闺女比窝头大了六七岁呢,再说人家两年前就嫁出去了,到如今孩子都生了。
被拿来调侃的先生并不在意,还真心的祝福了窝头,希望他再接再厉,考个举人回来。又点了几个自己的学生,都是南田村和礁磬村的,让他们向窝头学习。
榜样的力量当真是无穷的,自打窝头通过县试和府试后,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开始有意识的抠钱出来送自家娃儿去上学。哪怕没窝头那般有出息,多认识一些字,将来的出路也能更多一些。
又以礁磬村为最,原先那是只有窝头一个去上学的,如今却是有七八人了,又有几家先前还犹豫不决的,听了先生一席话,当下就表示过几天就送娃儿去村学。
当爹娘的,不就是希望孩子能过得比自己好吗?
热热闹闹的吃了一整天,之后大牛代表老魏家向乡亲们表达了谢意,感谢那些年村里人给老魏家的帮助,也谢谢大家今个儿来捧场。
以及,他们打算前往省城一事。
一石惊起千层浪啊!
在这之前,哪怕村里人都知道老魏家搬到了邻县里,可从心理上来说,去县城乃至邻县那边,总感觉还是在家乡的。可要是去省城的,那是什么概念?乘坐最快的马车,只怕都要三五天了。
当然,如果是从邻县出发肯定是要快一些的,差不多两天。邻县离省城更近一些不说,路也要好走很多。
但甭管怎么说,这都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认知了。
唏嘘……
这是绝大部分人的感受,就有一种自己跟老魏家越离越远的感觉,很无力,也没了比较的想法,大概就是心情十分复杂,思来想去只能给予祝福了。
跟魏家没啥关系的人家,横竖吃饱喝足也就可以了,再不济就是盼着窝头考上举人,好再吃一顿更好的席面。
而那些跟魏家连着亲的人家,尤其是老叔那边,在席面结束后,就喊了大牛二牛过去说话。
问他们将来有啥打算。
老家肯定是不可能丢的,祖宗祠堂还在这儿呢,大牛二牛他们爹的坟也在这里呢。不过,因为离得太远,平常一些祭拜啥的,也就只能委托给其他人了。
还有他们家那令人羡慕的六间青砖大瓦房以及偌大的院子,仍然是托付给老叔家帮着照看。先前那些赁出去的田产,就按照前阵子许诺的那样,明年的佃租不要了,从后年开始仍旧要一成。
至于邻县的牲口铺子,大牛已经跟他几个堂弟谈妥当了,没人敢直接转手过来当老板,那就仍然由他继续当这个老板,其他人作为雇工管着铺子。等将来,有那个胆量了,再接手也不迟。
自然,老叔也问了大牛去了省城打算做什么行当,大牛答曰还没想好。
是还没想好啊,其实他也可以继续做老本行牲口交易的,毕竟就算是省城,那也是有牲口卖买的。但大牛在询问了杨冬燕的意见后,决定暂且缓缓,老本行是已经做熟的,算是兜底的吧,再看看其他行当,趁着年岁还轻家底也厚,完全可以再闯一闯。
其实这是杨冬燕的意思,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可若是不去试一试,谁能知道呢?
只要有那个胆量,家里也够厚实的话,完全可以去试试看,失败了重来,人生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大牛有这个底气是因为他觉得大不了再干回老本行,而且照例说,省城那头对牲口的需求量会更大,牛的需求不大,可那不是还有驴子吗?马呢?猪羊鸡鸭鹅呢?
无论是用来赶车,还是单纯的送上饭桌,都是人越多,且有钱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做买卖的。
老叔听了大牛的话,沉默了许久之后,终是叹了一口气。
“看来,我是真的老了。大牛啊,好好干,窝头是个出息的,你眼下能做的就是帮窝头攒够了家底,让他安心念书。咱们老魏家,只怕真的要出能耐人了。”
能得到老叔一声夸赞,对于大牛来说是个稀罕事儿,他回来还学了一遍,又认真的鼓励了窝头。
窝头乐呵呵的,一点儿都不介意扛着重任。
此时,礁磬村其他人家还是有些不和谐的。嫉妒是人的天性,哪怕差距过大导致连嫉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