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两国对比(1/2)
虞景颜扭过头看了看四郎,没料到四郎会问出如此有深度的问题。
短暂梳理思路后,虞景颜解释道:“宗教不存在先进与落后,只是信仰方式、宗教精神有所不同,同样的,集权与分权的对比,也不能用简单的先进和落后来评判。
我先给你解释一下藏传佛教和雍仲本教吧,通过宗教的对比,你就可以理解吐蕃和象雄两大强国在国体上的区分。
藏传佛教,或者说佛教,信奉释迦牟尼佛祖,主张多行好事、修来世,讲究因果,佛教徒信奉的是佛法僧三宝,他们不会将一花一木一个动物当成信奉的神灵,他们就是信奉佛祖、佛法和僧众。
但是雍仲本教不同,雍仲本教信奉的是万物有灵,本教徒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他们信奉辛饶弥沃祖师,信奉本教的经典比如大藏经,但他们也信奉万物,比如一花一木,比如一块石头,在本教徒看来,这些都是有灵的。
这就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作为统治者,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子民信奉世间万物,还是单纯信奉佛法僧呢?当然是后者,松赞干布如此,他希望子民们单纯信奉佛法僧,而不是信奉万物,为什么呢?信奉佛法僧的国民,更利于他的统治,而信奉万物有灵的国民,不利于他的统治与集权,这也是吐蕃与象雄两国的重要区别。
象雄分权,是部落联邦制,十八个小国各自为政,国王李迷夏的权力有限;而吐蕃不同,吐蕃是集权,将国家大权稳稳掌握在统治者手中。
松赞干布引入佛教,就是为了更加方便管理和统治吐蕃与其治下的子民,但象雄自古以来,都是信奉雍仲本教、讲究无为而治,集权与分权的利弊,通过两国的发展,是可以看出一二的。
松赞干布的做法,谈不上好坏,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古老的象雄已经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举个例子,汉人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那时候,法家、道家、兵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儒家等诸多学派林立,各自推行着自己信仰的学说,从某种程度来看,百家争鸣,就像多个宗教各争长短一般,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多个学派或者说宗教并存,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但是后来,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汉武帝大肆推行,为什么呢?道理跟松赞干布引入佛教、将佛教列为国教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方便统治者的统治,汉武帝明白,比起其他的学派,儒家思想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四书五经六艺,要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统治。
可是,咱们能说儒家思想就比其他学派的思想更加先进吗?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儒家思想,藏传佛教思想,是更加适合统治的。
咱们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从历史角度来看,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松赞干布引入佛教思想,是先进的,但这也只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就,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当时汉武帝引入的是别的思想呢?松赞干布推行的是别的学说呢?历史会改写,那么今天的人们,是否比改写历史之前的人们更加幸福?不好说,说不好,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
虽然从历史上来看,统一集权的吐蕃干掉了分权、无为而治的象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吐蕃的集权一定比象雄的分权更为先进。
我们国家,在建国后没多久,领导人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不是跟春秋战国时候自由民主的思想氛围接近了?而且,这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并不是咱建国后又学习和推行两千多年前的东西,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生产力和文明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必然要走的道路,咱们都不是历史的亲历者,只是后来人、只是见证者,我们没有资格来评判究竟是哪种统治方式、哪种宗教信仰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只能从现有的结果来分析,在某个历史时段,当权者推行的宗教、思想、治国方式,是适合当时的国情的。
四郎,你问的问题很有深度,但你的问题,我只能提出我自己的看法,给不了你准确的答案,或许,当代没有人能够解答这样的问题,就像处在当今的我们,没有资格来评判我们现在的体制一样,只有让后人们来评价。你我,都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时代的亲历者,亲历者无资格评价,唯有后来人……”
说到这里,虞景颜感觉有些累,但他也感到很欣慰,因为四郎提出的问题,让他深入思考了那段历史,以及他们所处的当今时代。
四郎陷入沉默,久久没有开口,但虞景颜知道,四郎可不是犯困了,而是在思索他说的话。
“老虞,等咱找到九眼天珠、为四郎村里破掉诅咒后,你去大学里面当老师吧,我觉得以你的才华,虽然不见得能够取得什么成就,但没准儿能解决你的个人问题。”陈肸开口道。
虞景颜哈哈一笑,心中却是一阵苦楚,自琳琳死后,他再也没有对任何一个姑娘动过心……
“虞哥,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沉默了多时的四郎开口道。
虞景颜点点头,四郎问道:“象雄人推行的无为而治,是不是真的行不通?”
虞景颜思索片刻后,说道:“从现有的历
短暂梳理思路后,虞景颜解释道:“宗教不存在先进与落后,只是信仰方式、宗教精神有所不同,同样的,集权与分权的对比,也不能用简单的先进和落后来评判。
我先给你解释一下藏传佛教和雍仲本教吧,通过宗教的对比,你就可以理解吐蕃和象雄两大强国在国体上的区分。
藏传佛教,或者说佛教,信奉释迦牟尼佛祖,主张多行好事、修来世,讲究因果,佛教徒信奉的是佛法僧三宝,他们不会将一花一木一个动物当成信奉的神灵,他们就是信奉佛祖、佛法和僧众。
但是雍仲本教不同,雍仲本教信奉的是万物有灵,本教徒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他们信奉辛饶弥沃祖师,信奉本教的经典比如大藏经,但他们也信奉万物,比如一花一木,比如一块石头,在本教徒看来,这些都是有灵的。
这就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作为统治者,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子民信奉世间万物,还是单纯信奉佛法僧呢?当然是后者,松赞干布如此,他希望子民们单纯信奉佛法僧,而不是信奉万物,为什么呢?信奉佛法僧的国民,更利于他的统治,而信奉万物有灵的国民,不利于他的统治与集权,这也是吐蕃与象雄两国的重要区别。
象雄分权,是部落联邦制,十八个小国各自为政,国王李迷夏的权力有限;而吐蕃不同,吐蕃是集权,将国家大权稳稳掌握在统治者手中。
松赞干布引入佛教,就是为了更加方便管理和统治吐蕃与其治下的子民,但象雄自古以来,都是信奉雍仲本教、讲究无为而治,集权与分权的利弊,通过两国的发展,是可以看出一二的。
松赞干布的做法,谈不上好坏,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古老的象雄已经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举个例子,汉人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那时候,法家、道家、兵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儒家等诸多学派林立,各自推行着自己信仰的学说,从某种程度来看,百家争鸣,就像多个宗教各争长短一般,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多个学派或者说宗教并存,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但是后来,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汉武帝大肆推行,为什么呢?道理跟松赞干布引入佛教、将佛教列为国教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方便统治者的统治,汉武帝明白,比起其他的学派,儒家思想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四书五经六艺,要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统治。
可是,咱们能说儒家思想就比其他学派的思想更加先进吗?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儒家思想,藏传佛教思想,是更加适合统治的。
咱们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从历史角度来看,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松赞干布引入佛教思想,是先进的,但这也只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就,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当时汉武帝引入的是别的思想呢?松赞干布推行的是别的学说呢?历史会改写,那么今天的人们,是否比改写历史之前的人们更加幸福?不好说,说不好,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
虽然从历史上来看,统一集权的吐蕃干掉了分权、无为而治的象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吐蕃的集权一定比象雄的分权更为先进。
我们国家,在建国后没多久,领导人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不是跟春秋战国时候自由民主的思想氛围接近了?而且,这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并不是咱建国后又学习和推行两千多年前的东西,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生产力和文明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必然要走的道路,咱们都不是历史的亲历者,只是后来人、只是见证者,我们没有资格来评判究竟是哪种统治方式、哪种宗教信仰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只能从现有的结果来分析,在某个历史时段,当权者推行的宗教、思想、治国方式,是适合当时的国情的。
四郎,你问的问题很有深度,但你的问题,我只能提出我自己的看法,给不了你准确的答案,或许,当代没有人能够解答这样的问题,就像处在当今的我们,没有资格来评判我们现在的体制一样,只有让后人们来评价。你我,都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时代的亲历者,亲历者无资格评价,唯有后来人……”
说到这里,虞景颜感觉有些累,但他也感到很欣慰,因为四郎提出的问题,让他深入思考了那段历史,以及他们所处的当今时代。
四郎陷入沉默,久久没有开口,但虞景颜知道,四郎可不是犯困了,而是在思索他说的话。
“老虞,等咱找到九眼天珠、为四郎村里破掉诅咒后,你去大学里面当老师吧,我觉得以你的才华,虽然不见得能够取得什么成就,但没准儿能解决你的个人问题。”陈肸开口道。
虞景颜哈哈一笑,心中却是一阵苦楚,自琳琳死后,他再也没有对任何一个姑娘动过心……
“虞哥,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沉默了多时的四郎开口道。
虞景颜点点头,四郎问道:“象雄人推行的无为而治,是不是真的行不通?”
虞景颜思索片刻后,说道:“从现有的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