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2/4)
意很正,不会轻易改变的。现在国家缺资源也缺人手,城里的老师都不够,更别提乡下了。于情于理,那孩子都不会走的。”把汗湿的手帕叠好放进挎包里,关博萱扯了一把旁边的树枝,继续往前走。
随建国初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陆续到了入学年龄,加上国家动员家庭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建设,各地的教育资源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像穗市那样,公办学校数量有限,即便再怎么扩招,也满足不了新生们的需要。为了让学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政府发出号召,鼓励公办和民办学校两条腿走路,充分调动民间理论,鼓励大家积极创办民办学校。
关博萱所在在社区师资不足,与附近军区商议,抽调有教授识字班经验的军属,联合创办学校。
因为国家困难,能够提供的帮助非常少,学校里面的大部分物质都是靠各方化缘凑起来的。关博萱所在的安兰百货店同属于一个系统,不但捐钱捐物,还帮忙调了一批二手课桌过来。文岚也出资捐赠了一批教学器具,更收罗了一批图书建立了小型图书馆。
城里的情况已经如此艰难,想来乡下更是不堪设想。
车子拐过山脚,便看到伫立在山坡上的两栋黄土屋,正前方的竹杠上面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一个穿着蓝长裤、白衬衫的大伯,左手簸箕,右手扫帚,正在清理学校旁边的落叶。
关博萱冲着那大伯一招手:“殷大哥,我又来啦!”
“小关,你们咋来了,欢迎欢迎。”殷祖荣把扫帚往墙边一靠,迎了上来,“我们这山路难走,辛苦你们啦。我们附近几个村的同志约好了,每个月20号把货送到镇上的小学,你们直接过去验货搬货就可以了。以后啊,小关你们过来找我吃饭那自然是欢迎,至于其他的事情,大多数都可以在镇上解决掉,省得你们跑得这么辛苦啦。”
“都是为了让大伙过上好日子,有些辛苦是应该做的。殷大哥,这是我哥关博睿,这是我家小闺女李文岚,他们非得要陪着我过来,这边,全靠有他们帮忙,我们这又给你们带了点东西过来。”
谈话间,大家纷纷上前帮忙,把自行车两旁的竹筐里的东西都卸了下来。
“这是彩色粉笔,这是报纸杂志,这是一些适合小孩子们看得书籍,这一袋子都是些纸笔,喏,这一堆都是给学校孩子们的东西。伍大姐,上次你说买碘盐难买,这回我顺路给你带了点过来。也不多,回头你跟乡亲们分分就是了。对了,我这还有个好东西要给你们。”关博萱转身从文岚捧着的背包里头,掏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家伙。
“这是收音机?”伍大姐赶紧接了过去,看着这铁疙瘩,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这还没有通电,所以我给带了电池过来,以后你们也可以去乡里或者镇上再买。”
零零散散的东西,堆了大半个办公桌,把伍大姐的备课本都挤到了一边去了。
“这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村的孩子出去的机会少,能够见到这些东西的机会更是十分稀少。唉,这两年,你们真的是帮了我们很多很多,我们真是感激不尽。”伍大姐握着那些整整齐齐的书报,感慨万千。
城里和乡下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可就是接触的东西来说就是天壤之别。不是抱怨回乡之后的生活,只是怜悯这些孩子活得不容易。所以,在得到关博萱他们的馈赠时,伍大姐才如此动容。
殷祖荣展开一叠海报,只见第一幅上面写着几句话:
关于死的问题
儿童对于死人会害怕,
或者问道关于死亡的问题,
你可以依照他的智能把事实告诉他。
并可作比喻说:
花草会死,小鸟也会死,
死是生命的停止。
翻过下一张,在“关于生的问题”旁边,画着一对母子。海报中间上也印着几句对白:
妈妈,弟弟哪里来的?
妈妈,我是哪里来的?
这时正好是性教育的机会,
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儿童,
可以用小猫、小狗、小鸡的比喻解释生育的事实。
“哟,这画有意思。”殷祖荣一翻看,便发现后面还有《地球发展史》、《救护挂图》等,而且印刷地址居然是上海。
“这些东西可够洋气的,居然是从上海的,实在难得。”殷祖荣把海报递给了一旁的妻子,狡黠地笑道,“小关啊,今天的礼物如此丰厚,该不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瞧你说的,这两年我可没有空手过来呀。你们乡里都在做的藤球和竹刻,可都是我牵的线。听说因为能赚外汇,你们县里没少表扬你们。怎么,才入了洞房,就要把我这个媒人扔过墙呀?”入乡随俗,关博萱笑着打趣他们。
“不敢,我可不敢,小关可是我们的大财神。说到这,刚好,按照你们的要求,我们的女孩子们用丝线在手鞠球上绣试着绣出了你要的那种花瓣。你们看看,合不合符要求?”殷祖荣从旁边的箱子里面捡出两个手鞠球,递了过来。
五彩的丝线,在鞠球上缠缠绕绕,绣出了层次分明的玫瑰,朵朵栩栩如生。黄色和绿色丝线拉出了几何形图案
随建国初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陆续到了入学年龄,加上国家动员家庭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建设,各地的教育资源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像穗市那样,公办学校数量有限,即便再怎么扩招,也满足不了新生们的需要。为了让学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政府发出号召,鼓励公办和民办学校两条腿走路,充分调动民间理论,鼓励大家积极创办民办学校。
关博萱所在在社区师资不足,与附近军区商议,抽调有教授识字班经验的军属,联合创办学校。
因为国家困难,能够提供的帮助非常少,学校里面的大部分物质都是靠各方化缘凑起来的。关博萱所在的安兰百货店同属于一个系统,不但捐钱捐物,还帮忙调了一批二手课桌过来。文岚也出资捐赠了一批教学器具,更收罗了一批图书建立了小型图书馆。
城里的情况已经如此艰难,想来乡下更是不堪设想。
车子拐过山脚,便看到伫立在山坡上的两栋黄土屋,正前方的竹杠上面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一个穿着蓝长裤、白衬衫的大伯,左手簸箕,右手扫帚,正在清理学校旁边的落叶。
关博萱冲着那大伯一招手:“殷大哥,我又来啦!”
“小关,你们咋来了,欢迎欢迎。”殷祖荣把扫帚往墙边一靠,迎了上来,“我们这山路难走,辛苦你们啦。我们附近几个村的同志约好了,每个月20号把货送到镇上的小学,你们直接过去验货搬货就可以了。以后啊,小关你们过来找我吃饭那自然是欢迎,至于其他的事情,大多数都可以在镇上解决掉,省得你们跑得这么辛苦啦。”
“都是为了让大伙过上好日子,有些辛苦是应该做的。殷大哥,这是我哥关博睿,这是我家小闺女李文岚,他们非得要陪着我过来,这边,全靠有他们帮忙,我们这又给你们带了点东西过来。”
谈话间,大家纷纷上前帮忙,把自行车两旁的竹筐里的东西都卸了下来。
“这是彩色粉笔,这是报纸杂志,这是一些适合小孩子们看得书籍,这一袋子都是些纸笔,喏,这一堆都是给学校孩子们的东西。伍大姐,上次你说买碘盐难买,这回我顺路给你带了点过来。也不多,回头你跟乡亲们分分就是了。对了,我这还有个好东西要给你们。”关博萱转身从文岚捧着的背包里头,掏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家伙。
“这是收音机?”伍大姐赶紧接了过去,看着这铁疙瘩,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这还没有通电,所以我给带了电池过来,以后你们也可以去乡里或者镇上再买。”
零零散散的东西,堆了大半个办公桌,把伍大姐的备课本都挤到了一边去了。
“这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村的孩子出去的机会少,能够见到这些东西的机会更是十分稀少。唉,这两年,你们真的是帮了我们很多很多,我们真是感激不尽。”伍大姐握着那些整整齐齐的书报,感慨万千。
城里和乡下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可就是接触的东西来说就是天壤之别。不是抱怨回乡之后的生活,只是怜悯这些孩子活得不容易。所以,在得到关博萱他们的馈赠时,伍大姐才如此动容。
殷祖荣展开一叠海报,只见第一幅上面写着几句话:
关于死的问题
儿童对于死人会害怕,
或者问道关于死亡的问题,
你可以依照他的智能把事实告诉他。
并可作比喻说:
花草会死,小鸟也会死,
死是生命的停止。
翻过下一张,在“关于生的问题”旁边,画着一对母子。海报中间上也印着几句对白:
妈妈,弟弟哪里来的?
妈妈,我是哪里来的?
这时正好是性教育的机会,
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儿童,
可以用小猫、小狗、小鸡的比喻解释生育的事实。
“哟,这画有意思。”殷祖荣一翻看,便发现后面还有《地球发展史》、《救护挂图》等,而且印刷地址居然是上海。
“这些东西可够洋气的,居然是从上海的,实在难得。”殷祖荣把海报递给了一旁的妻子,狡黠地笑道,“小关啊,今天的礼物如此丰厚,该不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瞧你说的,这两年我可没有空手过来呀。你们乡里都在做的藤球和竹刻,可都是我牵的线。听说因为能赚外汇,你们县里没少表扬你们。怎么,才入了洞房,就要把我这个媒人扔过墙呀?”入乡随俗,关博萱笑着打趣他们。
“不敢,我可不敢,小关可是我们的大财神。说到这,刚好,按照你们的要求,我们的女孩子们用丝线在手鞠球上绣试着绣出了你要的那种花瓣。你们看看,合不合符要求?”殷祖荣从旁边的箱子里面捡出两个手鞠球,递了过来。
五彩的丝线,在鞠球上缠缠绕绕,绣出了层次分明的玫瑰,朵朵栩栩如生。黄色和绿色丝线拉出了几何形图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