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3/4)
话的声音了,于是每天有时间就趴在骆琦的膝盖上絮絮叨叨的对着骆琦的肚子说话,有时候是说今天发生的事情,有时候是背一首刚刚学会的古诗,也会唱一唱军歌。军歌是每天听隔壁营区的战士们唱跟着学的。
中秋节陆敬军休息,下午他将家里养的鸡杀了一只,拔毛放在一边等着骆琦来做。
骆琦想吃白切鸡了。白切鸡好做,也好吃,做法也简单,不一会儿就做好了。骆琦趁着煮鸡的时候调了两碗蘸料,蘸料里放了小米辣跟洋姜,沾着嫩嫩的鸡肉吃,味道鲜美极了。而煮过鸡肉的汤骆琦也没浪费,放了一把泡发的细红薯粉,也好吃极了。
十五的月亮很圆,吃过饭,骆琦指挥陆敬军把桌子摆到客厅去,上面放着她昨天烤出来的月饼跟水果,一家人分了月饼吃,两个孩子提着陆敬军给他们做的小灯笼跑了出去,外面已经有很多小朋友了。很快两个孩子的声音便传了进来。
骆琦听着,道:“也不知道我妈跟老师他们这个中秋过得怎么样。”去年梁兰香还跟他们一起过中秋呢,老师他们那边她虽然没去拜访,但也互相寄了东西。
现在就难了,梁兰香现在在老家,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忙得不可开交,骆琦每个月都会寄一些东西给她,刚开始孩子小的时候梁兰香寄来的东西里面还会有一些给贝贝跟念秦做的小玩意儿,后来孩子大了,她的时间就都花费在孩子的身上了,寄来的东西也就少了这些小手工,不过家里的有的特产是没少过的,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腊肉腊鱼。
庄老师那边骆琦也经常寄东西去,只是没有寄回老家那么频繁,毕竟不方便。庄老师给骆琦回过一次信,信里说他们一切都好,还叮嘱骆琦别寄东西了。骆琦没听。
骆琦也就随口感叹一声,随即跟陆敬军说起了这一天家属院发生的事儿,陆敬军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的喝一口菊花茶水。这菊花是前段时间骆琦到后面山上去摘回来晒干的,花香很浓郁,拿来中和甜腻的月饼正合适。
天色渐晚,孩子们回来了,洗了澡各自休息了。
过了中秋,相处得越来越融洽的孩子们越来越调皮,整天漫山遍野的跑,就那么十来个人还分成了两三波,时不时的就打一架。
这附近的村庄又没有小学,于是烦得不能再烦的家长们商量了一下,索性在家属院边上盖了几间大房来做学校。找了家属院里两个比较有文化的老师,直接把孩子们送了进去。
骆琦怀着孕,便推辞了这个差事。
两个孩子上了学,也不用接送,骆琦就过上了吃了睡睡了吃闲来无事溜溜弯再跟嫂子弟妹们八卦八卦的生活。
时间优哉游哉的走过,66年的年也来了,骆琦的预产期也要到了。
骆琦的这一胎梁兰香实在是没有时间来伺候,陆敬军特别不放心,就拜托跟骆琦关系比较好的梁青梅帮忙照顾着。
家属院来了那么多人,梁青梅跟骆琦的关系还是最好,骆琦的事情梁青梅很上心,她的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在家生的,很有经验,骆琦之前也生过一胎了,这二胎比第一胎要好生多骆琦发动的时候是半夜,她被疼醒后先把陆敬军推醒,陆敬军这段时间都不敢睡太死,骆琦一推他他就醒了。他先把骆琦扶到西屋,而后飞快地奔到梁青梅家把梁青梅叫醒,回去又马不停蹄的去团里的医务室把军医叫醒。
军医也有五十多岁了,当了一辈子的医生,长征时抗日时都帮妇女同志接生过。也这正是因为这个,陆敬军才敢让骆琦在家里生。离家属院最近的镇上的医生水平有限,县城离得远不说,现在还乱得很,陆敬军不放心。
军医到了,先给骆琦把了脉:“没事,脉象正常。”又给骆琦摸了摸肚子:“胎位也正。”
军医检查完就率先出去了,没过多久骆琦便感觉到了十分强烈的痛意。
半个小时后,西屋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骆琦平安生产,是个儿子。梁青梅给剪了脐带,用毛巾把他身上擦干,包在早就准备好的小包被里抱了出去。
等待了许久的陆敬军赶紧将孩子接过来,军医上前来给孩子做了个简单的检查。
骆琦生完孩子后便力竭睡了过去,睡醒后陆敬军给她端了一碗红糖鸡蛋。骆琦也饿了,狼吞虎咽的吃完,这才有空去看小儿子:“汪医生给检查了吗?怎么样了?”
陆敬军露出一个微笑:“很健康。”
骆琦摸摸小儿子的小脸蛋,也笑了:“念秦跟贝贝呢,睡了没?”
“小老二出生后他们看了弟弟,就去睡了,刚刚我去看过了,两人睡得香着呢。”
“那就好。”骆琦重新躺下:“你给取名字没?”
陆敬军摇摇头:“刚刚想了,没想好要取什么。要不然你取吧。”
“你也想一个。对了,嫂子回去的时候你有没有给她一个红包?”按照这边的风俗,在孩子出生后都要给接生的人一个红包的。
在生之前骆琦就把红包准备好了,梁青梅回去之前陆敬军是给了的。
“给了,你放心吧。”
骆琦点点头,又有些犯困得厉害:“我困得很,再睡会儿,你照顾照顾孩子,明天我再换你。”
“不用,
中秋节陆敬军休息,下午他将家里养的鸡杀了一只,拔毛放在一边等着骆琦来做。
骆琦想吃白切鸡了。白切鸡好做,也好吃,做法也简单,不一会儿就做好了。骆琦趁着煮鸡的时候调了两碗蘸料,蘸料里放了小米辣跟洋姜,沾着嫩嫩的鸡肉吃,味道鲜美极了。而煮过鸡肉的汤骆琦也没浪费,放了一把泡发的细红薯粉,也好吃极了。
十五的月亮很圆,吃过饭,骆琦指挥陆敬军把桌子摆到客厅去,上面放着她昨天烤出来的月饼跟水果,一家人分了月饼吃,两个孩子提着陆敬军给他们做的小灯笼跑了出去,外面已经有很多小朋友了。很快两个孩子的声音便传了进来。
骆琦听着,道:“也不知道我妈跟老师他们这个中秋过得怎么样。”去年梁兰香还跟他们一起过中秋呢,老师他们那边她虽然没去拜访,但也互相寄了东西。
现在就难了,梁兰香现在在老家,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忙得不可开交,骆琦每个月都会寄一些东西给她,刚开始孩子小的时候梁兰香寄来的东西里面还会有一些给贝贝跟念秦做的小玩意儿,后来孩子大了,她的时间就都花费在孩子的身上了,寄来的东西也就少了这些小手工,不过家里的有的特产是没少过的,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腊肉腊鱼。
庄老师那边骆琦也经常寄东西去,只是没有寄回老家那么频繁,毕竟不方便。庄老师给骆琦回过一次信,信里说他们一切都好,还叮嘱骆琦别寄东西了。骆琦没听。
骆琦也就随口感叹一声,随即跟陆敬军说起了这一天家属院发生的事儿,陆敬军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的喝一口菊花茶水。这菊花是前段时间骆琦到后面山上去摘回来晒干的,花香很浓郁,拿来中和甜腻的月饼正合适。
天色渐晚,孩子们回来了,洗了澡各自休息了。
过了中秋,相处得越来越融洽的孩子们越来越调皮,整天漫山遍野的跑,就那么十来个人还分成了两三波,时不时的就打一架。
这附近的村庄又没有小学,于是烦得不能再烦的家长们商量了一下,索性在家属院边上盖了几间大房来做学校。找了家属院里两个比较有文化的老师,直接把孩子们送了进去。
骆琦怀着孕,便推辞了这个差事。
两个孩子上了学,也不用接送,骆琦就过上了吃了睡睡了吃闲来无事溜溜弯再跟嫂子弟妹们八卦八卦的生活。
时间优哉游哉的走过,66年的年也来了,骆琦的预产期也要到了。
骆琦的这一胎梁兰香实在是没有时间来伺候,陆敬军特别不放心,就拜托跟骆琦关系比较好的梁青梅帮忙照顾着。
家属院来了那么多人,梁青梅跟骆琦的关系还是最好,骆琦的事情梁青梅很上心,她的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在家生的,很有经验,骆琦之前也生过一胎了,这二胎比第一胎要好生多骆琦发动的时候是半夜,她被疼醒后先把陆敬军推醒,陆敬军这段时间都不敢睡太死,骆琦一推他他就醒了。他先把骆琦扶到西屋,而后飞快地奔到梁青梅家把梁青梅叫醒,回去又马不停蹄的去团里的医务室把军医叫醒。
军医也有五十多岁了,当了一辈子的医生,长征时抗日时都帮妇女同志接生过。也这正是因为这个,陆敬军才敢让骆琦在家里生。离家属院最近的镇上的医生水平有限,县城离得远不说,现在还乱得很,陆敬军不放心。
军医到了,先给骆琦把了脉:“没事,脉象正常。”又给骆琦摸了摸肚子:“胎位也正。”
军医检查完就率先出去了,没过多久骆琦便感觉到了十分强烈的痛意。
半个小时后,西屋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骆琦平安生产,是个儿子。梁青梅给剪了脐带,用毛巾把他身上擦干,包在早就准备好的小包被里抱了出去。
等待了许久的陆敬军赶紧将孩子接过来,军医上前来给孩子做了个简单的检查。
骆琦生完孩子后便力竭睡了过去,睡醒后陆敬军给她端了一碗红糖鸡蛋。骆琦也饿了,狼吞虎咽的吃完,这才有空去看小儿子:“汪医生给检查了吗?怎么样了?”
陆敬军露出一个微笑:“很健康。”
骆琦摸摸小儿子的小脸蛋,也笑了:“念秦跟贝贝呢,睡了没?”
“小老二出生后他们看了弟弟,就去睡了,刚刚我去看过了,两人睡得香着呢。”
“那就好。”骆琦重新躺下:“你给取名字没?”
陆敬军摇摇头:“刚刚想了,没想好要取什么。要不然你取吧。”
“你也想一个。对了,嫂子回去的时候你有没有给她一个红包?”按照这边的风俗,在孩子出生后都要给接生的人一个红包的。
在生之前骆琦就把红包准备好了,梁青梅回去之前陆敬军是给了的。
“给了,你放心吧。”
骆琦点点头,又有些犯困得厉害:“我困得很,再睡会儿,你照顾照顾孩子,明天我再换你。”
“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