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无题(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呜呜呜呜……”随着一阵汽笛的鸣响,火车开始减速,然后缓缓的停靠在了站台。
    李世民再次看了一下钟表,一小时零一刻钟,七十里,速度和优良的战马差不多。
    这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在考虑到它的载重和续航能力……他再次确定了一个想法,火车会改变未来。
    同样惊奇的还有随车的其他人员,这速度太快了,还很平稳几乎没有颠簸,他们从来没有乘坐过这么平稳的车。
    平时他们都不愿意出远门,就是害怕一路舟车劳顿,要是有了火车他们不介意多出去走动走动。
    更多的人还是考虑到了火车的运输能力,有了它,水运不便利的北方也能联通在一起了。
    此时他们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会这么重视火车,还亲自乘坐表示支持。
    此时的火车站已经被禁卫给保护起来,里面没有一个外人——事实上不保护也没有,火车站今天才第一次启用,大家都很陌生没谁会往这边跑。
    李世民就带着一群人在这里转悠了一圈,又观看了一番火车调头,然后就坐上了返程的火车。
    他日理万机,能过来一趟就不容易了,可没功夫在这边逗留。
    这次回去的是0004号小火车,因为只有这辆车是专门载人的,上面没有货物。
    铁路和原本去长安的驰道有一段并行的地方,这次火车行走在这段路的时候恰好见到一支运输货物的牛马车队。
    这支队伍很长,足足排了一里多。
    李世民指着这支队伍笑道:“有了火车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岳山却并没有附和,而是语气沉重的道:“这是国家的幸事,但对于行走在这条路的脚夫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李世民不悦的道:“何出此言?”
    岳山道:“这些脚夫全靠给人运货为生,有了火车他们将失去工作,到时如何养活一家老小?”
    “依靠渭水码头到长安货运为生的脚夫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圣人可有想过如何安置他们?”
    李世民明显愣住了,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有考虑过。但事情并不复杂,他只是略微一想就能明白岳山说的话。
    是啊,这些脚夫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心情也陡然变得沉重起来,道:“你这个问题提的好呀,朝廷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否则真的会天下大乱。”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已经不是靠两三个人就能解决的,就算是岳山也不行。
    前世可以把这些人弄到工厂去,可以免费给他们培养技术让他们去做别的工作。但这里是唐朝,没有配套的功业和商业体系提供的岗位。
    想安置好这么多人必须要集众人之力才行,只能留待回京之后召集群臣商议。
    而这件事情也让李世民从火车带来的兴奋中清醒过来,开始考虑更多。
    只是长安到渭水码头这一条铁路就影响到这么多人的生计问题,那将来要是火车修遍全国会怎么样?
    别的不说,漕运体系的几十万漕工必然会反对。就算朝廷强行弹压把铁路修好,可这几十万人的生计问题也不能不管啊。
    他很清楚一旦朝廷让百姓活不下去,百姓会做什么。
    不修火车?不可能,他知道火车对大唐的帮助有多大,不可能因噎废食。那么就只能想办法安置那些因为火车丢失工作的人。
    而且还不能等到火车修好才开始着手安置,到那时候什么事情都晚了,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就以漕运为例,进一步削弱转运使的职权,逐步减少漕工的数量。
    虽然这么做会带来漕运上的压力,但也比未来所有矛盾一次性爆发要好的多,再说现在还可以把一部分漕运功能转到海上。
    比如从南方往北方运输漕粮,以前是害怕漕运的人以船只沉没为借口侵吞粮草,不敢走海路只能走内陆河。
    现在随着各种海船被研究出来,随着大唐对附近海域的开发,民间的航运能力一天天壮大,完全可以把部分漕运工作承包给民间商行。
    商行把粮食运送道目的地,朝廷给他们付钱。要是路上有损失,他们要赔偿。
    实在不行还可以动用海军运输漕粮——李世民对眼下的大唐军队还是比较信任的,起码十年八年内不会腐烂到敢肆意侵吞漕粮的程度。
    等十年八年后……相信铁路应该能承担一部分运输压力了。
    想到这里他忽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就问道:“你之前不是说在做研究王朝更替的原因吗?有没有收获?”
    岳山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略有所获,但这里不是谈这件事情的地方,回去再说吧。”
    李世民反而露出惊讶的表情,还真给他研究出来了?然后就是兴奋,如果是真的,那大唐是不是就能……
    算了,不能多想,还是回去听听他的答案再说吧。
    回到皇宫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拉着岳山去谈这件事,但被岳山给拒绝了。
    “我需要回去整理一番才能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且此事也急不来,不在乎这一些时间,当务之急还是安置渭水码头的脚夫。”
    李世民无奈,只能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