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惊座(1/2)
峨嵋派和昆仑派相同,都位列七大剑派之一。但峨嵋山地处益州境内,向来是天下名山。有“峨嵋天下秀”的美称。兼且交通也算方便。故此游人墨客,向来络绎不绝。峨嵋派沾了峨眉山的光,名气在七大剑派当中,仅有华山能够与之并列。
相比之下,昆仑山远在西域。虽然论及地位,其实并不比峨嵋山逊色。但毕竟地处偏远。所以在世人,特别是在江湖人心目中,名气始终比不上峨嵋山。连带昆仑派的弟子,在江湖里的地位也远不如峨嵋派弟子。
也因为这个缘故,司马丹鹤对于孙英名,其实一直都持有极强烈的竞争心。眼看孙英名当众亮了一手漂亮的枪法,博得满堂喝彩。司马丹鹤当然也不甘人后。他手握木剑,横剑当空,突然间“嗤”的一声轻响过处,却是他横挥长剑,俨然造就出一道长长的电光当空疾闪而过。极是耀人眼目。
方小侯爷颌首笑道:“昆仑派震雷三十六剑,果然动如雷震,快逾电闪,好!”话声才落,大厅中又是一片喝彩之声。其热闹之处,丝毫不逊色于刚才孙英名施展“定阳针”枪法时的场面。
司马丹鹤颇感得意。提起木剑,同样斜斜指向萧剑诗。他和孙英名两人的一枪一剑,虽然凝固半空,寂然不动。但霎时间,枪剑之间,却衍生出一股极为浓烈强横的气势,牢牢锁定了萧剑诗。
萧剑诗犹如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浑身寂然不动。甚至手里那口刀,也只是连鞘斜斜别在腰间,距离萧剑诗的双手,颇有一段距离。如果他要等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出手之后再拔刀,按时间来说,根本已经来不及的。
可是忽然间,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同时发出“咦~”的一声轻呼。因为他们发现,纵然萧剑诗就站在这里,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可是在灵觉感应和气机探索当中,却丝毫找不到萧剑诗的半分端倪。就似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一样。
不,仔细分辨的话,就能明白萧剑诗并不是消失,而是和这片大地相互联系到了一起。在灵觉感应中,这里再没有什么萧剑诗,只有一块和大地相连的大石头。因为石头是如此地寻常,所以乍感觉之下,才会觉得萧剑诗已经消失。
实际上,萧剑诗当然还在。可是他全身精气内敛,形成一个近乎于完美无瑕,没有丝毫破绽的守御姿态。孙英名与司马丹鹤即使想要下手攻击,可是一时之间,竟也感觉犹如耗子拉王八,根本无从下手。
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同时紧紧皱起了眉头。孙英名手腕微抖,木枪被他抖开了一个枪花,随之双脚开始移动,以萧剑诗为中心,缓缓转起圈子来。此举是以动制静,要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持续向萧剑诗加强压迫。要把他从这种奇异的完美状态中逼出来。哪怕本来没有破绽,也要硬生生制造一处破绽。
与此同时,司马丹鹤则静立如石,手中长剑不断颤动,只要萧剑诗当真暴露出了半分破绽,那么长剑第一时间就能破空击刺,把萧剑诗当场点倒在地。
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一静一动,无形之间,就仿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磨盘,狠狠辗磨着萧剑诗。然而,萧剑诗却仿佛变成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不管磨盘再怎么加大力量强行辗压,也始终奈何不了萧剑诗,无法逼迫他主动曝露出破绽。
乍看之下,场上形势似乎只是一个人在转圈,两人不动。但实际上,在稍微懂行的人眼中看来,都知道形势越趋险恶。三人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则必定见血,必定要有人倒下。以“千钧一发”来形容,正是再恰如其分不过。顷刻间,赵国公、宋国公等人眉宇之间的不安之色,已经浓烈得无可掩饰。
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的气势,越推越高。忽然间,司马丹鹤走到了孙英名的正对面。两人一左一右,恰好把萧剑诗夹在正中间。两人的气势,也就在这一刻凝聚至最巅峰状态。即使萧剑诗再也不动,两人也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必须出击了。
而且,他们两人这一出手,肯定就是石破天惊,无可抵御。哪怕萧剑诗一直处于这种“没有破绽”的完美防御姿势之中,也不要紧。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两人都深深相信,可以凭着本身的力量持强硬攻。哪怕萧剑诗真是一块坚固岩石,也要被两人狠狠砸得粉碎!
偏偏就在这关键一刻,萧剑诗忽然抬起头来,发出一声大笑。笑声犹在耳畔,他已经向后退了三步。
这三步看似简单,实际在行家眼中看来,可谓妙绝毫巅。因为他的时机掌握得刚刚好,恰巧便踏在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即将出手,偏又尚未出手的一刻。本来两人的气机,已经锁定了萧剑诗,偏偏又因为萧剑诗这三步,以至于出现了些许偏差。哪怕并非谬以千里,终究是差之毫厘。
高手对决,生死本就只在一线之隔。毫厘的差别,往往已经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分了。但司马丹鹤和孙英名又已经蓄劲满盈,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故此……
弹指刹那,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同时一震,一枪一剑,同时指向萧剑诗。可是就在二人发劲而尚未出招的短促瞬间,萧剑诗陡然又是断声大喝,快逾闪电般拔刀一斩。
遇神杀神,见佛斩佛,“
相比之下,昆仑山远在西域。虽然论及地位,其实并不比峨嵋山逊色。但毕竟地处偏远。所以在世人,特别是在江湖人心目中,名气始终比不上峨嵋山。连带昆仑派的弟子,在江湖里的地位也远不如峨嵋派弟子。
也因为这个缘故,司马丹鹤对于孙英名,其实一直都持有极强烈的竞争心。眼看孙英名当众亮了一手漂亮的枪法,博得满堂喝彩。司马丹鹤当然也不甘人后。他手握木剑,横剑当空,突然间“嗤”的一声轻响过处,却是他横挥长剑,俨然造就出一道长长的电光当空疾闪而过。极是耀人眼目。
方小侯爷颌首笑道:“昆仑派震雷三十六剑,果然动如雷震,快逾电闪,好!”话声才落,大厅中又是一片喝彩之声。其热闹之处,丝毫不逊色于刚才孙英名施展“定阳针”枪法时的场面。
司马丹鹤颇感得意。提起木剑,同样斜斜指向萧剑诗。他和孙英名两人的一枪一剑,虽然凝固半空,寂然不动。但霎时间,枪剑之间,却衍生出一股极为浓烈强横的气势,牢牢锁定了萧剑诗。
萧剑诗犹如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浑身寂然不动。甚至手里那口刀,也只是连鞘斜斜别在腰间,距离萧剑诗的双手,颇有一段距离。如果他要等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出手之后再拔刀,按时间来说,根本已经来不及的。
可是忽然间,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同时发出“咦~”的一声轻呼。因为他们发现,纵然萧剑诗就站在这里,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可是在灵觉感应和气机探索当中,却丝毫找不到萧剑诗的半分端倪。就似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一样。
不,仔细分辨的话,就能明白萧剑诗并不是消失,而是和这片大地相互联系到了一起。在灵觉感应中,这里再没有什么萧剑诗,只有一块和大地相连的大石头。因为石头是如此地寻常,所以乍感觉之下,才会觉得萧剑诗已经消失。
实际上,萧剑诗当然还在。可是他全身精气内敛,形成一个近乎于完美无瑕,没有丝毫破绽的守御姿态。孙英名与司马丹鹤即使想要下手攻击,可是一时之间,竟也感觉犹如耗子拉王八,根本无从下手。
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同时紧紧皱起了眉头。孙英名手腕微抖,木枪被他抖开了一个枪花,随之双脚开始移动,以萧剑诗为中心,缓缓转起圈子来。此举是以动制静,要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持续向萧剑诗加强压迫。要把他从这种奇异的完美状态中逼出来。哪怕本来没有破绽,也要硬生生制造一处破绽。
与此同时,司马丹鹤则静立如石,手中长剑不断颤动,只要萧剑诗当真暴露出了半分破绽,那么长剑第一时间就能破空击刺,把萧剑诗当场点倒在地。
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一静一动,无形之间,就仿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磨盘,狠狠辗磨着萧剑诗。然而,萧剑诗却仿佛变成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不管磨盘再怎么加大力量强行辗压,也始终奈何不了萧剑诗,无法逼迫他主动曝露出破绽。
乍看之下,场上形势似乎只是一个人在转圈,两人不动。但实际上,在稍微懂行的人眼中看来,都知道形势越趋险恶。三人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则必定见血,必定要有人倒下。以“千钧一发”来形容,正是再恰如其分不过。顷刻间,赵国公、宋国公等人眉宇之间的不安之色,已经浓烈得无可掩饰。
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的气势,越推越高。忽然间,司马丹鹤走到了孙英名的正对面。两人一左一右,恰好把萧剑诗夹在正中间。两人的气势,也就在这一刻凝聚至最巅峰状态。即使萧剑诗再也不动,两人也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必须出击了。
而且,他们两人这一出手,肯定就是石破天惊,无可抵御。哪怕萧剑诗一直处于这种“没有破绽”的完美防御姿势之中,也不要紧。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两人都深深相信,可以凭着本身的力量持强硬攻。哪怕萧剑诗真是一块坚固岩石,也要被两人狠狠砸得粉碎!
偏偏就在这关键一刻,萧剑诗忽然抬起头来,发出一声大笑。笑声犹在耳畔,他已经向后退了三步。
这三步看似简单,实际在行家眼中看来,可谓妙绝毫巅。因为他的时机掌握得刚刚好,恰巧便踏在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即将出手,偏又尚未出手的一刻。本来两人的气机,已经锁定了萧剑诗,偏偏又因为萧剑诗这三步,以至于出现了些许偏差。哪怕并非谬以千里,终究是差之毫厘。
高手对决,生死本就只在一线之隔。毫厘的差别,往往已经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分了。但司马丹鹤和孙英名又已经蓄劲满盈,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故此……
弹指刹那,司马丹鹤和孙英名二人同时一震,一枪一剑,同时指向萧剑诗。可是就在二人发劲而尚未出招的短促瞬间,萧剑诗陡然又是断声大喝,快逾闪电般拔刀一斩。
遇神杀神,见佛斩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