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受难为[主攻]_127(2/3)
将被无罪释放的消息很快就流传得人尽皆知。
百姓们最为关心的,并非周家大少究竟打死了几个学子,而是夷族入侵之事,究竟是不是他惹起来的,贪污大军粮草以及兵器之事,究竟是不是他干的。
楚帝暴力地压下了一切议论,这件事,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答案。
帝王表现得如此偏袒周家大少,朝臣和百姓们也都看到了帝王的态度,胳膊肘毕竟是拧不过大腿的,按理说,这件事应该就到此为止了。
可是,没有。
没几日时间,边境的百姓进京告周大少草菅人命、贪污军饷、杀民冒功。
这几条罪状,一条一比条重。贪污军饷本就是一项极其严重的罪过了,杀民冒功这一项,更是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谁知道下一个受害者是谁?要知道,周家大少几乎是被无罪释放的,楚帝只做个样子,罚他回去闭门思过几日,连他的官职都没有动!作为朝廷命官,周大少必定还会有很多的机会祸害百姓!也许,他们就会成为下一个牺牲者……
一想到这事儿,百姓们就坐不住了。原本他们就对周家大少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样子很不满,如今,更是恨不得置周大少于死地。
对于这意料之外的状况,楚帝显然也很头疼。
如果那帮前来告状的百姓没有任何实证,倒还好说,偏偏,他们的手中,的确掌握着某些无可辩驳的证据。现在,群情激奋,所有人都在声讨周家大少。朝廷中,就连一些中立派的人,也开始向楚帝施压。
只剩下周家的拥趸还在负隅顽抗,说刁民之言不可信,奈何,在铁证面前,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大势在逼着楚帝妥协,偏偏楚帝起了逆反心理,就是不想妥协。他顶着满朝文武施加给他的巨大压力,将周家大少释放了。
后来,周家大少还没抵达家中,就被蜂拥而至的乱民给打死……
参与此事的人实在太多,楚帝甚至没法找出罪魁祸首。他准备追究此事的责任,然而朝中绝大多数官员对此并不赞同。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谁都不知道,原来周家大少已经引起了如此大的民愤。
楚帝最好的选择就是大义灭亲,将周家大少问罪,以平众怒,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从一开始,便已落了下乘。百姓们对楚帝的决断不满意,楚帝不愿意为枉死的百姓讨回公道,他们就自己给自己讨这个公道,所以,才有了街头暴乱之事。
现在,周家大少这个罪魁祸首已经死了,百姓们心头的怒火也减了不少。楚帝若是不出这个头,这件事或许就这么过去了,若是他还要罔顾民意,强行为他那个并不无辜的表弟出头,只会惹得百姓恨上他。
藤皇贵妃在得知这件事情后,就对楚帝直言了:“皇上知道臣妾素来是个有话直说的性子。臣妾心中有些话,不吐不快,今日索性就一并对皇上说了。”
为了巩固双方之间的关系,藤国的使臣才刚给楚国进贡了一些好东西,因此,近些日子,楚帝也愿意给藤妃些许脸面。他虽不喜藤皇贵妃的性子,还是笑了笑,捧场道:“爱妃说吧。”
藤光贵妃道:“周朲(周家大少)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的错,为何现在,替他背负骂名,受众人谴责的,却是陛下?”
“陛下任命他为朝廷命官,是信任他的能力,想要让他为君分忧的,谁能想到,他却辜负了陛下对他的信任,给陛下招来了那样一个大麻烦。后来,在满朝都在逼迫陛下处置周朲的时候,周朲贪生怕死,敢做不敢当,让陛下承担了所有的压力。这等行为,实在不是一个为人臣子的应该做的!”
“如今,周朲死了,说实话,臣妾真是松了口气,因为臣妾知道,再也没有人会带累陛下的声誉,会连累陛下了。此等小人,非但不能够给陛下带来助益,还给陛下带来如此大的麻烦,使得朝臣与陛下离心,百姓与陛下离德,实在死有余辜!依臣妾看来,陛下完全不需要为这么个玩意儿伤心。这种祸害,死了就死了!陛下应该抓紧这个机会,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以挽回您在朝臣与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能干的臣子再培养就是了,无论您培养哪一个,都比周朲强!”
“臣妾知道,您对世家大族不放心,怕他们手中的权势太大,威胁您的地位,可您是万民之主,亲自扶持了那等有真才实学却又没有根基的寒门学子上位,他们如何会不感激您?拼死为您效忠?到时候,您想要什么样的能臣不能有?且说句实在话,这样的人,用起来不比周朲放心?周朲如此胆大妄为,闯下弥天大祸,可不就是仗着与您的亲戚关系?”
藤皇贵妃的一席话,着实出乎了楚帝的意料。楚帝原先就料到了藤皇贵妃想说什么,说句实话,对于与藤皇贵妃谈论这个话题,他是排斥的。他不过是碍着情面不好拒绝,才听藤皇贵妃说了下去,可谁知道,藤皇贵妃的话,他最后还真的听了进去,颇觉有理。
藤皇贵妃说的很有道理啊,他为什么重用周家人,不就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母族,用着顺手,用得放心吗?如果有一日,他们非但不能让自己放心,还要让自己为他们背负无穷无尽的麻烦了,那么
百姓们最为关心的,并非周家大少究竟打死了几个学子,而是夷族入侵之事,究竟是不是他惹起来的,贪污大军粮草以及兵器之事,究竟是不是他干的。
楚帝暴力地压下了一切议论,这件事,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答案。
帝王表现得如此偏袒周家大少,朝臣和百姓们也都看到了帝王的态度,胳膊肘毕竟是拧不过大腿的,按理说,这件事应该就到此为止了。
可是,没有。
没几日时间,边境的百姓进京告周大少草菅人命、贪污军饷、杀民冒功。
这几条罪状,一条一比条重。贪污军饷本就是一项极其严重的罪过了,杀民冒功这一项,更是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谁知道下一个受害者是谁?要知道,周家大少几乎是被无罪释放的,楚帝只做个样子,罚他回去闭门思过几日,连他的官职都没有动!作为朝廷命官,周大少必定还会有很多的机会祸害百姓!也许,他们就会成为下一个牺牲者……
一想到这事儿,百姓们就坐不住了。原本他们就对周家大少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样子很不满,如今,更是恨不得置周大少于死地。
对于这意料之外的状况,楚帝显然也很头疼。
如果那帮前来告状的百姓没有任何实证,倒还好说,偏偏,他们的手中,的确掌握着某些无可辩驳的证据。现在,群情激奋,所有人都在声讨周家大少。朝廷中,就连一些中立派的人,也开始向楚帝施压。
只剩下周家的拥趸还在负隅顽抗,说刁民之言不可信,奈何,在铁证面前,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大势在逼着楚帝妥协,偏偏楚帝起了逆反心理,就是不想妥协。他顶着满朝文武施加给他的巨大压力,将周家大少释放了。
后来,周家大少还没抵达家中,就被蜂拥而至的乱民给打死……
参与此事的人实在太多,楚帝甚至没法找出罪魁祸首。他准备追究此事的责任,然而朝中绝大多数官员对此并不赞同。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谁都不知道,原来周家大少已经引起了如此大的民愤。
楚帝最好的选择就是大义灭亲,将周家大少问罪,以平众怒,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从一开始,便已落了下乘。百姓们对楚帝的决断不满意,楚帝不愿意为枉死的百姓讨回公道,他们就自己给自己讨这个公道,所以,才有了街头暴乱之事。
现在,周家大少这个罪魁祸首已经死了,百姓们心头的怒火也减了不少。楚帝若是不出这个头,这件事或许就这么过去了,若是他还要罔顾民意,强行为他那个并不无辜的表弟出头,只会惹得百姓恨上他。
藤皇贵妃在得知这件事情后,就对楚帝直言了:“皇上知道臣妾素来是个有话直说的性子。臣妾心中有些话,不吐不快,今日索性就一并对皇上说了。”
为了巩固双方之间的关系,藤国的使臣才刚给楚国进贡了一些好东西,因此,近些日子,楚帝也愿意给藤妃些许脸面。他虽不喜藤皇贵妃的性子,还是笑了笑,捧场道:“爱妃说吧。”
藤光贵妃道:“周朲(周家大少)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的错,为何现在,替他背负骂名,受众人谴责的,却是陛下?”
“陛下任命他为朝廷命官,是信任他的能力,想要让他为君分忧的,谁能想到,他却辜负了陛下对他的信任,给陛下招来了那样一个大麻烦。后来,在满朝都在逼迫陛下处置周朲的时候,周朲贪生怕死,敢做不敢当,让陛下承担了所有的压力。这等行为,实在不是一个为人臣子的应该做的!”
“如今,周朲死了,说实话,臣妾真是松了口气,因为臣妾知道,再也没有人会带累陛下的声誉,会连累陛下了。此等小人,非但不能够给陛下带来助益,还给陛下带来如此大的麻烦,使得朝臣与陛下离心,百姓与陛下离德,实在死有余辜!依臣妾看来,陛下完全不需要为这么个玩意儿伤心。这种祸害,死了就死了!陛下应该抓紧这个机会,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以挽回您在朝臣与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能干的臣子再培养就是了,无论您培养哪一个,都比周朲强!”
“臣妾知道,您对世家大族不放心,怕他们手中的权势太大,威胁您的地位,可您是万民之主,亲自扶持了那等有真才实学却又没有根基的寒门学子上位,他们如何会不感激您?拼死为您效忠?到时候,您想要什么样的能臣不能有?且说句实在话,这样的人,用起来不比周朲放心?周朲如此胆大妄为,闯下弥天大祸,可不就是仗着与您的亲戚关系?”
藤皇贵妃的一席话,着实出乎了楚帝的意料。楚帝原先就料到了藤皇贵妃想说什么,说句实话,对于与藤皇贵妃谈论这个话题,他是排斥的。他不过是碍着情面不好拒绝,才听藤皇贵妃说了下去,可谁知道,藤皇贵妃的话,他最后还真的听了进去,颇觉有理。
藤皇贵妃说的很有道理啊,他为什么重用周家人,不就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母族,用着顺手,用得放心吗?如果有一日,他们非但不能让自己放心,还要让自己为他们背负无穷无尽的麻烦了,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