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1/2)
即便有运输和人力成本,但这些香港的中间商,赚差价也赚的爽歪歪。
“不过这种好日子也快到头了。”阮文笑了笑,“订单的情况其实就这些,您看还有什么问题?”
陈主任看着账本,“这里什么意思?”
“哦,忘了跟您说了,咱们不是跟其他研究所有合作嘛,有些产品是直接从他们那里发货。所以除了处理来自香港的订单,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其他八个研究所保持联系,每天都要确定生产库存情况,统一调度。到了次月初统一结算,然后再把钱给其他研究所,这个一向都是涂所长处理,回头可能也得麻烦您,我看他最近挺忙的。”
阮文想了想,自己还有好些天没见到涂安国了。
科研人员就这样,一忙起来六亲不认。
陈主任看到了八个研究所的资料,“那为什么不把生产线合在一起?”
算上413所,一共有九个研究所,二十多条生产线。
干嘛要分开?
“合在一起是挺好的,不过主任有件事您也知道,现在上面是要研究所们自力更生。”
陈主任当即反应过来,有了生产线,对外研究所可以宣称有了自力更生的手段。
“是我欠考虑了,这样的话就近原则倒也不错。”上海那边有研究所,生产的卫生巾可以就近供应。
“对,产品原材料运输成本都能降低一些,更重要的是给研究所参与感。主任你看一下这几个账本就明白了。”
每个研究所都有独立的账本,记录的十分详细。
陈主任很快就发现了不同,“205所和615所都是两条生产线,不过日产量不太一样。”
“嗯,每个研究所又都会对生产线进行优化,生产多少就各凭本事了。”
因为分红是按照贡献量,所以哪个生产的多,哪个到月初拿到的钱就多。
阮文觉得温暖卫生巾厂的性质有些特殊,姑且将其归类为集体企业。
陈主任觉得这种模式还挺好,“这有点类似于合作社里挣工分,多劳多得。”
“对,多了点技术含量而已,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就由着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陈主任笑了起来,比起顽固的一心想要大权在握的老张,阮文虽说年轻了些但头脑足够活络,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这实在太难得了。
“那不怕其他研究所藏私?”
阮文笑了起来,“不怕,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是这个藏一点那个藏一点最终坑害的只有他们自己。要是只为了点蝇头小利就不顾全大局,那早晚会被踢出局。”
条件阮文给的足够好,生产线技术都是她提供的,分红比例足够高,给了这些研究所存活下去的希望。
如果浪费信任,最终浪费掉的,或许是希望。
“或许他们也能做研发,真要是那样的话,那也不错。”
陈主任喜欢阮文的乐观,这种积极向上的面貌可真是再可爱不过。
让她一度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
“行,我差不多心里有数,回头等你到那边,记得打个电话回来,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再打电话问你。”
阮文在账本上记录的详细,只要把账本研究透彻,厂子里的事情就纳入掌控之中。
两人正说着,车间主任毕昌平过了来,手里拿着一沓订单。
瞧到厂长办公室里的中年女人,毕昌平反应过来,“这是阮文你请来的陈厂长吗?”
阮文喊习惯了,这才发现自己要改口,“是陈厂长没错,回头厂子里的事情还得麻烦你多帮衬一二。”
“应该的。”毕昌平把订单放在桌上,“要不我先带您去厂子里四处看看?”
阮文跟着一块去。
顺带着又跟毕昌平说起了护厂队的事情,“现在只来了韩建国一个人,估摸着再过几天其他人也就来了,我也不确定来的都是什么情况,不过运货帮着巡逻应该没什么问题。”
“今天一大早老韩就过来了,他现在正在厂里四处溜达。”
这倒是个格外勤快的。
难怪昨天跟自己要条子,确保今天能进厂子里呢。
……
陶永安对去东北那边分外热情,“能去滑雪不?”
东北啊,那可是雪乡。
虽说北方的冬天大都下雪,可又不是一回事。
被阮文瞪了一眼,陶永安连忙正经起来,“国内最开始就是发展东北,重工业基地,共和国的长子,能去那边当然要去。”
哪怕只是开开眼界呢。
是啊,共和国的长子,后来……
阮文心里头沉重了一下,“去看看吧,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灵感呢?”
她生怕陶永安误会,“我说的是研究的灵感,别跟我提书的事情。”
陶永安登时悻悻,“你也别那么大的反应嘛。”
书爆火,那不是好事吗?
《茱莉亚小姐》续集在圣诞节前发售,陶姑姑给出的反馈
销量相当不错。
一周销量已经超越了第一部 一个月的销量。
出版方那边希望打铁趁热出第三部 ,打造茱莉亚小姐的侦探世界
“不过这种好日子也快到头了。”阮文笑了笑,“订单的情况其实就这些,您看还有什么问题?”
陈主任看着账本,“这里什么意思?”
“哦,忘了跟您说了,咱们不是跟其他研究所有合作嘛,有些产品是直接从他们那里发货。所以除了处理来自香港的订单,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其他八个研究所保持联系,每天都要确定生产库存情况,统一调度。到了次月初统一结算,然后再把钱给其他研究所,这个一向都是涂所长处理,回头可能也得麻烦您,我看他最近挺忙的。”
阮文想了想,自己还有好些天没见到涂安国了。
科研人员就这样,一忙起来六亲不认。
陈主任看到了八个研究所的资料,“那为什么不把生产线合在一起?”
算上413所,一共有九个研究所,二十多条生产线。
干嘛要分开?
“合在一起是挺好的,不过主任有件事您也知道,现在上面是要研究所们自力更生。”
陈主任当即反应过来,有了生产线,对外研究所可以宣称有了自力更生的手段。
“是我欠考虑了,这样的话就近原则倒也不错。”上海那边有研究所,生产的卫生巾可以就近供应。
“对,产品原材料运输成本都能降低一些,更重要的是给研究所参与感。主任你看一下这几个账本就明白了。”
每个研究所都有独立的账本,记录的十分详细。
陈主任很快就发现了不同,“205所和615所都是两条生产线,不过日产量不太一样。”
“嗯,每个研究所又都会对生产线进行优化,生产多少就各凭本事了。”
因为分红是按照贡献量,所以哪个生产的多,哪个到月初拿到的钱就多。
阮文觉得温暖卫生巾厂的性质有些特殊,姑且将其归类为集体企业。
陈主任觉得这种模式还挺好,“这有点类似于合作社里挣工分,多劳多得。”
“对,多了点技术含量而已,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就由着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陈主任笑了起来,比起顽固的一心想要大权在握的老张,阮文虽说年轻了些但头脑足够活络,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这实在太难得了。
“那不怕其他研究所藏私?”
阮文笑了起来,“不怕,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是这个藏一点那个藏一点最终坑害的只有他们自己。要是只为了点蝇头小利就不顾全大局,那早晚会被踢出局。”
条件阮文给的足够好,生产线技术都是她提供的,分红比例足够高,给了这些研究所存活下去的希望。
如果浪费信任,最终浪费掉的,或许是希望。
“或许他们也能做研发,真要是那样的话,那也不错。”
陈主任喜欢阮文的乐观,这种积极向上的面貌可真是再可爱不过。
让她一度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
“行,我差不多心里有数,回头等你到那边,记得打个电话回来,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再打电话问你。”
阮文在账本上记录的详细,只要把账本研究透彻,厂子里的事情就纳入掌控之中。
两人正说着,车间主任毕昌平过了来,手里拿着一沓订单。
瞧到厂长办公室里的中年女人,毕昌平反应过来,“这是阮文你请来的陈厂长吗?”
阮文喊习惯了,这才发现自己要改口,“是陈厂长没错,回头厂子里的事情还得麻烦你多帮衬一二。”
“应该的。”毕昌平把订单放在桌上,“要不我先带您去厂子里四处看看?”
阮文跟着一块去。
顺带着又跟毕昌平说起了护厂队的事情,“现在只来了韩建国一个人,估摸着再过几天其他人也就来了,我也不确定来的都是什么情况,不过运货帮着巡逻应该没什么问题。”
“今天一大早老韩就过来了,他现在正在厂里四处溜达。”
这倒是个格外勤快的。
难怪昨天跟自己要条子,确保今天能进厂子里呢。
……
陶永安对去东北那边分外热情,“能去滑雪不?”
东北啊,那可是雪乡。
虽说北方的冬天大都下雪,可又不是一回事。
被阮文瞪了一眼,陶永安连忙正经起来,“国内最开始就是发展东北,重工业基地,共和国的长子,能去那边当然要去。”
哪怕只是开开眼界呢。
是啊,共和国的长子,后来……
阮文心里头沉重了一下,“去看看吧,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灵感呢?”
她生怕陶永安误会,“我说的是研究的灵感,别跟我提书的事情。”
陶永安登时悻悻,“你也别那么大的反应嘛。”
书爆火,那不是好事吗?
《茱莉亚小姐》续集在圣诞节前发售,陶姑姑给出的反馈
销量相当不错。
一周销量已经超越了第一部 一个月的销量。
出版方那边希望打铁趁热出第三部 ,打造茱莉亚小姐的侦探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