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节(2/3)
毕竟,吃得起药的有钱人少,病不起的穷人更多。
白氏药坊长期以来肩负着减轻贫困患者的艰巨任务,放眼京城内外,没来看诊过的人家估计是极少数了。
这也是因为白氏药坊有一个规矩,所有的坐诊大夫不出诊。
达官贵人富家门第自然就找愿意上门的御医名医了,这也算是没有独揽生意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白氏药坊是艾香开办的初衷,而且得到了很好发扬和传承。
所以,对外,所有的人从不避讳为了赚钱这个名头。
但是,他们真正是赚得良心有安。
所有的诊费药价都是平民消费。
在夏家的药材拿大批量的批发价,加上管理费运费什么的少量加价也堪比外面的一般药铺费用相当了。
就这样高规格医术专业的药坊来讲,已属于极品中的极品。
当然,他们靠什么赚钱。
好药,补药。
因为能吃得起好药补药的都是不缺钱的主。
艾香在初定价的时候就学了白爷爷这一套。
比如说加价上来讲,常规用药加价就是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利薄得无语;甚至遭到了帐房的反对。
但是,好药补药的加价则高达百分之五十到八十之间,因为这些药材在外面或许还要更贵一点。
有一点可以保证,白氏药坊的好药补药绝对是货真价实的。
为此,很多达官贵人豪门贵喟要送礼要用好药的时候都来白氏药坊买 。
这就成了他们盈利的主要来源。
这样的赚钱方式是白氏药坊大夫们都认可的。
毕竟,能用得上的人都不缺钱。
而让他们在劳苦大众身上捞钱,鸡爪上刮油的事没人干得出来。
总之,在艾香的眼里,白氏药坊的员工都是有良心的。
不过,艾大的这一闹,让艾香有了扩展药坊开分店的想法。
说难听一点,不为赚钱,而是为了病患们能花钱买到真药,能解决病患的问题所在。
白氏药坊第一次召开了员工大会。
艾香看着连大夫和勤杂人员、小童在内一共二十四人还是挺感慨的。
“这些年我东奔西跑的,白氏药坊能正常的运行,我感谢各位的付出!”艾香向大家鞠了一躬:“在商言商,我一直信俸这么一个道理,锅里有碗里有,大家将白氏药坊看成是自己家的一样,勤勤恳恳的干,认真负责让我感动万分。”
艾香这个老板,说难听点简直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影子。
“我们都是从医的人,学医从跨进师门的那一天就有一个理念入心:医者仁心。”艾香道:“我们都有一颗心怀大众的心,以前是没有能力,现在的我们却可以做到更好一些,为此,我决定多开药坊。”
这是要干大的意思?
十二位大夫相视一眼,他们何去何从。
“诸位都是我们请来的有志有本事的大夫,也来自天南海北。”艾香的意思很简单,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让您们长久的背井离乡是我做得不够好,不够对,如果,您们有心想回各自的家乡,那么,请带着白氏药坊一起回去。”
什么意思?
就是各自的家乡开办白氏药坊。
“唯一的条件就是您们回去办了就要独挡一面,全面支撑起药坊的各项事务来。”比之在京城当坐诊大夫来说就不太单一了,责任更重大了。
“白大夫。”最先开口的是黄大夫,经历了蒋大一事他也是颇有感慨的,开办药坊没有意见,可是让他管就难了:“黄某这一辈子就只干了这么一件事,看诊开药方,真正是管不来药坊,老夫家在滇西,离京有一千多里,那儿也贫脊,为了老夫那些苦难的父老乡亲,特别愿意在家乡开一个去,但是,要管真的是没有这本事。”
这倒也是,术业也专攻。
“黄大夫的意见我记下了。”艾香点了点头:“这样吧,滇西这家店必然是要开的,到时候我会派人专门负责管理,您还坐诊开处方,您看可行?”
行,那可是太行了!
黄大夫感激不尽。
年岁越大越想落叶归根,虽然来京城的时候艾香允许他携家眷并且还给他安置了一个院子,可是家里大大小小数十口人,习惯了那边的生活方式,最后还是只有他一人带着一个下人远赴京城,每年捎回去几百两银子以养家糊口。
有了黄大夫带头,众人就纷纷说话了。
十二个大夫,有六个都是外地的,都有心思开,都表示没信心能管理好。
“既然如此,那我就这样安排,你们看行不行?”
艾香的意思是统一开店统一管理,由她培训管理人员,然后这些大夫顶着医术这一块。
“没问题,这样就是极好的。”六个大夫都高兴不已。
当然,分铺白氏药坊,让这六个大夫独挡一面,也给了他们好处的,每年分两成的红利给他们,这也算是拉拢人心的招数吧。
艾香一直觉得,不能只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所以白氏药坊的大夫医术极好,而且都特别的忠心从没有跳槽的先例,这得益于她的大方。
她不
白氏药坊长期以来肩负着减轻贫困患者的艰巨任务,放眼京城内外,没来看诊过的人家估计是极少数了。
这也是因为白氏药坊有一个规矩,所有的坐诊大夫不出诊。
达官贵人富家门第自然就找愿意上门的御医名医了,这也算是没有独揽生意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白氏药坊是艾香开办的初衷,而且得到了很好发扬和传承。
所以,对外,所有的人从不避讳为了赚钱这个名头。
但是,他们真正是赚得良心有安。
所有的诊费药价都是平民消费。
在夏家的药材拿大批量的批发价,加上管理费运费什么的少量加价也堪比外面的一般药铺费用相当了。
就这样高规格医术专业的药坊来讲,已属于极品中的极品。
当然,他们靠什么赚钱。
好药,补药。
因为能吃得起好药补药的都是不缺钱的主。
艾香在初定价的时候就学了白爷爷这一套。
比如说加价上来讲,常规用药加价就是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利薄得无语;甚至遭到了帐房的反对。
但是,好药补药的加价则高达百分之五十到八十之间,因为这些药材在外面或许还要更贵一点。
有一点可以保证,白氏药坊的好药补药绝对是货真价实的。
为此,很多达官贵人豪门贵喟要送礼要用好药的时候都来白氏药坊买 。
这就成了他们盈利的主要来源。
这样的赚钱方式是白氏药坊大夫们都认可的。
毕竟,能用得上的人都不缺钱。
而让他们在劳苦大众身上捞钱,鸡爪上刮油的事没人干得出来。
总之,在艾香的眼里,白氏药坊的员工都是有良心的。
不过,艾大的这一闹,让艾香有了扩展药坊开分店的想法。
说难听一点,不为赚钱,而是为了病患们能花钱买到真药,能解决病患的问题所在。
白氏药坊第一次召开了员工大会。
艾香看着连大夫和勤杂人员、小童在内一共二十四人还是挺感慨的。
“这些年我东奔西跑的,白氏药坊能正常的运行,我感谢各位的付出!”艾香向大家鞠了一躬:“在商言商,我一直信俸这么一个道理,锅里有碗里有,大家将白氏药坊看成是自己家的一样,勤勤恳恳的干,认真负责让我感动万分。”
艾香这个老板,说难听点简直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影子。
“我们都是从医的人,学医从跨进师门的那一天就有一个理念入心:医者仁心。”艾香道:“我们都有一颗心怀大众的心,以前是没有能力,现在的我们却可以做到更好一些,为此,我决定多开药坊。”
这是要干大的意思?
十二位大夫相视一眼,他们何去何从。
“诸位都是我们请来的有志有本事的大夫,也来自天南海北。”艾香的意思很简单,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让您们长久的背井离乡是我做得不够好,不够对,如果,您们有心想回各自的家乡,那么,请带着白氏药坊一起回去。”
什么意思?
就是各自的家乡开办白氏药坊。
“唯一的条件就是您们回去办了就要独挡一面,全面支撑起药坊的各项事务来。”比之在京城当坐诊大夫来说就不太单一了,责任更重大了。
“白大夫。”最先开口的是黄大夫,经历了蒋大一事他也是颇有感慨的,开办药坊没有意见,可是让他管就难了:“黄某这一辈子就只干了这么一件事,看诊开药方,真正是管不来药坊,老夫家在滇西,离京有一千多里,那儿也贫脊,为了老夫那些苦难的父老乡亲,特别愿意在家乡开一个去,但是,要管真的是没有这本事。”
这倒也是,术业也专攻。
“黄大夫的意见我记下了。”艾香点了点头:“这样吧,滇西这家店必然是要开的,到时候我会派人专门负责管理,您还坐诊开处方,您看可行?”
行,那可是太行了!
黄大夫感激不尽。
年岁越大越想落叶归根,虽然来京城的时候艾香允许他携家眷并且还给他安置了一个院子,可是家里大大小小数十口人,习惯了那边的生活方式,最后还是只有他一人带着一个下人远赴京城,每年捎回去几百两银子以养家糊口。
有了黄大夫带头,众人就纷纷说话了。
十二个大夫,有六个都是外地的,都有心思开,都表示没信心能管理好。
“既然如此,那我就这样安排,你们看行不行?”
艾香的意思是统一开店统一管理,由她培训管理人员,然后这些大夫顶着医术这一块。
“没问题,这样就是极好的。”六个大夫都高兴不已。
当然,分铺白氏药坊,让这六个大夫独挡一面,也给了他们好处的,每年分两成的红利给他们,这也算是拉拢人心的招数吧。
艾香一直觉得,不能只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所以白氏药坊的大夫医术极好,而且都特别的忠心从没有跳槽的先例,这得益于她的大方。
她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