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侧 第64节(2/3)
特别喜欢那长相乖巧可爱的小娘子,可显然也是为了让出征打仗的李敬业放心吧?
李贤自认是比较了解李宸的,李敬业的仕途如今这么顺利,绝对是有李宸推波助澜。
好不容易将一个长相俊俏的小郎君培养成足以顶门立户的将军之后,她就一脚将人家踹开了?
李贤怎么想都觉得这事十分莫名其妙,莫非是那个宋璟当真是像永昌跟父亲说的那般,长得十分好看?
永昌是看上了宋璟的男色?
李敬业竟然是因为男色不如宋璟,所以被三振出局?
李贤叹息,“永昌,你到底在想什么?”
李宸皱了皱眉,不答反问:“二兄问我在想什么,永昌也想问二兄,到底是在想什么?母亲前脚才去感业寺,二兄后脚便到郊外去打猎,不嫌太扎眼了么?”
李贤愣住,侧头看向李宸。
十五岁的少女,脸上其实尚未完全张开,但已经出落得相当雅致。太平长相随母亲,可李宸除了那双眉毛酷像母亲之外,其余的都是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她长得十分好,要具体分开说眼睛鼻子哪个好,又说不上来,可就是长得好,气质随父亲多一点,清贵淡雅。
此刻她抿着唇,脸上没有笑容,语气带着几分讥讽。
李宸大概也察觉自己的语气不对劲,却无心掩饰。二兄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的人,他聪敏好学,《后汉书》那样晦涩难懂的史书他都能作注,可在自律方面远不如大阿兄;身体很棒,从不见他有什么大病,政事上也很能举一反三,处理事情干净利落从不妇人之仁,可仁德方面也不如大阿兄。
当年大阿兄为太子,父亲当时风疾严重,一度生出要提前禅位的念头,母亲都不敢明着跟大阿兄斗,也是有理由的。大阿兄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十分为人称道。并且他在朝野上下甚至大唐百姓心中,都十分受爱戴。
他不论与母亲在政事上如何意见不合,母亲明里暗里都不曾指责过大阿兄半句不孝。
哪像如今的二兄李贤,母亲是天天变着法子指责他不孝。
国之储君被母亲指责不孝,会引人诟病的。
李宸觉得光从李贤和李弘的事情来看,她就忍不住佩服母亲沉得住气。最优秀的最能沉得住气的儿子李弘都死了,一个沉不住气又年少气盛的李贤算得了什么?
单是他沉不住气这一点,纵使他有一身政治才华,早晚也是会倒霉的。
她如今除了是父亲和母亲最宠爱的小公主之外,并无其他任何的权力或者是势力,她能做的,十分有限。
这回,轮到李贤苦笑了,“永昌,你懂什么?”
九成宫赵道生之事,还有后来后宫中关于他身世的流言,其实都是这个被家人捧在手掌心的妹妹处理的。他明白永昌不论是说什么做什么,其实都是在为他谋划前程。
可他心里还是一点底都没有。
大阿兄猝死,他当了储君。可才当上太子,便传出流言说他并非皇后殿下嫡出的儿子。这等流言,为何父亲和母亲都不出面处理?
李贤心里不免有难堪有疑虑,他从小便没有享受过被母亲溺爱重视的感觉,一朝毫无防备地当上了太子,母亲便处处针对他,先是送来《孝子传》讽刺他不孝,接着更是直接书信训斥,后来便是她所宠信的明崇俨天天放他坏水,生怕他有一日过得顺心。
他和母亲之间的争斗日益加剧,可父亲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对母亲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李贤有时候觉得,如今的自己装扮得像模像样,好似真的是国之根本的太子,可万一哪天父亲一病不起,母亲大权在握,他便被母亲赶尽杀绝,好似泥地中的蚯蚓一般不堪。
如今父亲忽然有了要打压母亲势力的迹象,他一时高兴,便忘形了。
☆、第102章 :有 匪君子(五)
面对二兄,李宸也不知道该要说些什么好。
言语有时候十分苍白无力,忠言又逆耳,说什么似乎都是不好。若是她和李贤易地而处,或许也做不到比他更好了。母亲如果是那么好应付的,又怎能成为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
成败盖棺才定论,何必前事到如今?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尽相同,所立所废的储君也尽不相同,有人是治国安邦之才,有人是祸国殃民之首,如今的李贤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祸国殃民之辈。
大阿兄的猝死已经无可挽回,日后二兄有任何劫难,她不论如何都会替父亲护他周全。
满怀心事的李宸心不在焉地跟二兄李贤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回去凤阳阁了。父亲说她最晚明年开春要出降,如今已是春天,那就是她顶多还有一年的时间。母亲去了感业寺念经礼佛,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先是京师地震,接着便是河南、河北干旱,如今又是东都洛阳在闹饥荒,听说最近边境也在蠢蠢欲动。
在这种外忧内患的情况下,她实在是不该再给父亲添乱。
但是要她不为自己的婚姻争取,她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只好任性一回。
才进凤阳阁,凤阳阁中正在鸡飞狗跳。
李宸愣了下
李贤自认是比较了解李宸的,李敬业的仕途如今这么顺利,绝对是有李宸推波助澜。
好不容易将一个长相俊俏的小郎君培养成足以顶门立户的将军之后,她就一脚将人家踹开了?
李贤怎么想都觉得这事十分莫名其妙,莫非是那个宋璟当真是像永昌跟父亲说的那般,长得十分好看?
永昌是看上了宋璟的男色?
李敬业竟然是因为男色不如宋璟,所以被三振出局?
李贤叹息,“永昌,你到底在想什么?”
李宸皱了皱眉,不答反问:“二兄问我在想什么,永昌也想问二兄,到底是在想什么?母亲前脚才去感业寺,二兄后脚便到郊外去打猎,不嫌太扎眼了么?”
李贤愣住,侧头看向李宸。
十五岁的少女,脸上其实尚未完全张开,但已经出落得相当雅致。太平长相随母亲,可李宸除了那双眉毛酷像母亲之外,其余的都是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她长得十分好,要具体分开说眼睛鼻子哪个好,又说不上来,可就是长得好,气质随父亲多一点,清贵淡雅。
此刻她抿着唇,脸上没有笑容,语气带着几分讥讽。
李宸大概也察觉自己的语气不对劲,却无心掩饰。二兄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的人,他聪敏好学,《后汉书》那样晦涩难懂的史书他都能作注,可在自律方面远不如大阿兄;身体很棒,从不见他有什么大病,政事上也很能举一反三,处理事情干净利落从不妇人之仁,可仁德方面也不如大阿兄。
当年大阿兄为太子,父亲当时风疾严重,一度生出要提前禅位的念头,母亲都不敢明着跟大阿兄斗,也是有理由的。大阿兄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十分为人称道。并且他在朝野上下甚至大唐百姓心中,都十分受爱戴。
他不论与母亲在政事上如何意见不合,母亲明里暗里都不曾指责过大阿兄半句不孝。
哪像如今的二兄李贤,母亲是天天变着法子指责他不孝。
国之储君被母亲指责不孝,会引人诟病的。
李宸觉得光从李贤和李弘的事情来看,她就忍不住佩服母亲沉得住气。最优秀的最能沉得住气的儿子李弘都死了,一个沉不住气又年少气盛的李贤算得了什么?
单是他沉不住气这一点,纵使他有一身政治才华,早晚也是会倒霉的。
她如今除了是父亲和母亲最宠爱的小公主之外,并无其他任何的权力或者是势力,她能做的,十分有限。
这回,轮到李贤苦笑了,“永昌,你懂什么?”
九成宫赵道生之事,还有后来后宫中关于他身世的流言,其实都是这个被家人捧在手掌心的妹妹处理的。他明白永昌不论是说什么做什么,其实都是在为他谋划前程。
可他心里还是一点底都没有。
大阿兄猝死,他当了储君。可才当上太子,便传出流言说他并非皇后殿下嫡出的儿子。这等流言,为何父亲和母亲都不出面处理?
李贤心里不免有难堪有疑虑,他从小便没有享受过被母亲溺爱重视的感觉,一朝毫无防备地当上了太子,母亲便处处针对他,先是送来《孝子传》讽刺他不孝,接着更是直接书信训斥,后来便是她所宠信的明崇俨天天放他坏水,生怕他有一日过得顺心。
他和母亲之间的争斗日益加剧,可父亲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对母亲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李贤有时候觉得,如今的自己装扮得像模像样,好似真的是国之根本的太子,可万一哪天父亲一病不起,母亲大权在握,他便被母亲赶尽杀绝,好似泥地中的蚯蚓一般不堪。
如今父亲忽然有了要打压母亲势力的迹象,他一时高兴,便忘形了。
☆、第102章 :有 匪君子(五)
面对二兄,李宸也不知道该要说些什么好。
言语有时候十分苍白无力,忠言又逆耳,说什么似乎都是不好。若是她和李贤易地而处,或许也做不到比他更好了。母亲如果是那么好应付的,又怎能成为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
成败盖棺才定论,何必前事到如今?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尽相同,所立所废的储君也尽不相同,有人是治国安邦之才,有人是祸国殃民之首,如今的李贤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祸国殃民之辈。
大阿兄的猝死已经无可挽回,日后二兄有任何劫难,她不论如何都会替父亲护他周全。
满怀心事的李宸心不在焉地跟二兄李贤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回去凤阳阁了。父亲说她最晚明年开春要出降,如今已是春天,那就是她顶多还有一年的时间。母亲去了感业寺念经礼佛,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先是京师地震,接着便是河南、河北干旱,如今又是东都洛阳在闹饥荒,听说最近边境也在蠢蠢欲动。
在这种外忧内患的情况下,她实在是不该再给父亲添乱。
但是要她不为自己的婚姻争取,她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只好任性一回。
才进凤阳阁,凤阳阁中正在鸡飞狗跳。
李宸愣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