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2/3)
做菜多求新鲜,宴席有的是没法子,可也是少赖一点时间是一点。
索性这桌上处处皆是她平日所求的学问,且有不懂的,县丞老爷还会帮着多问两句:“这是如何做出的?”他们也只有老老实实答的份儿,省却池小秋许多力气揣摩。
这般想一回悟一回,等有人直问她“你呈上来的是何菜”时,池小秋反倒惊得一动。
两下里面照面,县丞先面色沉凝,打量她两回:“你是…”
他这神情不像不豫,倒像讶异之后又在思索,池小秋有些怏怏,知道这县丞老爷许是看自己脸熟。
她只当已经过了许久,这县丞每日里坐堂,哪里会记得两年前断了甚案,犯案的人是何模样。
池小秋心下悄悄叹口气,早知便同钟应忱商量一番,要如何应答了。
被冤入狱的事,于她不快,于这老爷怕也是不快,若因这不快倒牵连了她盒中的菜,当真不美了。
她还在想说辞,旁边何师爷耳语片刻,偏池小秋离得近,便有三两语飘到她耳边,依稀能闻“解元”“云桥”“高家”等语。
待县丞回首再看她时,显然多了些温煦客气:“你便是云桥东的池家小娘子?”
池小秋立即醒悟,县丞给她添上的标签断不是“伶牙俐齿狱中客”,而是个“同解元郎相识的食铺主人”。
她极快得瞟了一眼其他人,他们仿佛意料之中的恍然,同周大厨略沉的脸色,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钟应忱已给她铺了一条路,将之前她同县丞的“不快之缘”消解干净,池小秋便愈发显出明快磊落,将这盒盖一掀。
众人或明或暗都探首看去,片刻静默后,有人极轻极轻噗嗤笑了一声。
还以为她珍而重之要拿出什么,不想却是个常见茶盏。
“这是什么?”
池小秋乌溜溜的眼睛闪呀闪,脆生生道:“是我做的花草饮子。”
原本零碎的笑声这回显而易见地大了。
她今日着意打扮一番,俏生生小女儿模样,便有些厌烦的人看了也生不出恶意,何谈还有着“解元”的面子。县丞含笑问她道:“这便是你今日要呈的菜?”
“算是,也不算是,”她眼神一转,拾出来这两杯花草饮子,先呈县丞,再给主簿:“两位大老爷尽可先尝尝。”
这杯不大,县丞一饮而尽,颔首笑道:“确实有些别处见不着的清香,只是,宴上总不能有茶无菜,无可啖之物。”
池小秋点头表示赞同:“那是自然,所以这第一道菜,只算是吃了一半。”
她抬手揭开第一笼,现出深藏在其下的另一盘。
“另一半,却在这里。”
第144章 拔得头筹
池小秋撤盒时, 堂前桌上已有近二十道菜,素有荷塘妙莲之清,春日兰笋之丽, 莫不小巧生动意趣盎然, 若论荤, 周大厨火腿铺桥,鸡丝砌凤, 只往那里一放,便堂而皇之成了最引人注目的所在。
她这一番动作, 原本只想等着她快些呈菜, 好听县丞选定主家的人,倒多了些兴趣。
池小秋伸手一探,拎上来的却不是菜, 是另一个大盒子, 其高总有五六寸。
她抿了抿唇,露出认真的神色, 再次开盒时, 显得格外谨慎,手扣在盘底, 小心翼翼将菜托了起来。
众人目光所集之处,先是露出一线屋脊,酿杏子一般颜色的甜黄,而后便是整个屋顶。
“这是…个重楼?”有人小声与旁人商论。
旁边人却没答话, 他随之望去,却看见已有高挑檐角越出, 其上便是人人熟悉的双贤图。
“这是必桥亭!”
曲湖边上的必桥亭已有数百年,文脉兴盛, 建构多有精巧之处,在柳安人尽皆知。
庖厨中精于雕砌之道的并不在少数,大如楼阁殿宇,小到鱼虫草木,莫不能以食材为之,因此池小秋便是将这五桥亭整个雕了下来,虽是难得,亦不能说是什么旷世之作。
直到她将整盘尽数托出。
当她置这五桥亭于桌前时,清晰地听到有人齐齐抽了口气。
必桥亭能传名百年,绝非泛泛之作,而池小秋手中的五桥亭高不盈尺,却将其难得处描绘皆尽,唯一不同的便是,因为此亭是由南瓜萝卜制成亭体,又饰以各色蜜饯果品,因此便呈现出玲珑雅致的色调来。1而在亭下,必桥宛转九折,其下又有滔滔湖水,缓缓流动。
她分明是将必桥亭边半个曲湖尽数搬于桌上!
县丞惊得静默片刻,才问她:“这水是如何…”
池小秋指了指下面的盘子,他仔细看了半晌,才且笑且叹道:“原来如此!也不知你是如何做来!”
如何做来?
便要谢钟应忱改了无数次的画稿,薛一舌同她在厨下刻了无数次的食材,试了无数次的颜色,和最后钟应忱亲自督人制成的盘盏。
清甜香气早便盈于室内,县丞老爷用汤羹细细品尝,面露惊艳之色。
能于色香之外将味也做到平衡之外且增色,若是不看池小秋的年纪,他必要以为出自经年浸于砧刀灶案间的大厨了。
“这菜与方才的饮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