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严惩奸商(1/3)
皇宫,李渊和一干文武大臣休息之后,继续下午的朝会。
李建成不在大殿之上,很多大臣都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李建成在大殿的时候,他们可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李建成暴起发难,到时候连哭都没地方哭了。
“各位爱卿,可有事要禀奏!”
李渊的神情看上去倒是挺轻松的,这也难怪。大部分的事务基本上都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秀宁这三个能干的儿女解决了,他李渊除了批阅一些奏折之外,根本就没什么要他做的事,这精气神看上去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好。
“启禀陛下,二日前黄河突发大水,河南道滑州、齐州、兖州、海州等多地房屋受毁,流民浪迹于野,百姓无处安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滑州、齐州、兖州、海州等多地太守八百里加急上奏恳请陛下开仓赈粮,同时紧急划拨钱粮,否则时日延长,恐民心有变!”
李渊话音才落下,唐俭便站出来说了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
黄河乃是华夏第二条长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四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一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秦汉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华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华夏的忧患”,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六零二年到李建成穿越那个时代算起,黄河决口将近两千次,大的迁途二十六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
可见黄河给两岸百姓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奈何古时的人很看重故土。就算是遭受黄河之灾,也不想迁移。故此,每到了七、八月黄河泛滥的时候,朝廷都要准备赈灾事宜。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即使是李建成也无可奈何。以他一人之力。也无法改变黄河的问题。
“准奏!”
李渊大手一挥。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开仓赈粮的事。
李建成弄来的,已在大唐各地种植,如今大唐算是仓廪充足。根本不用为粮食的问题而烦恼了。
“只是划拨钱粮事关重大,需得有人监护,否则难免有人中饱私囊!”
赈灾的钱财数额巨大,要是没有人督查,贪污是肯定的事。就算有人督查,除非是把每一笔钱财都亲手交到难民手上,不然还是有人会贪污。不过,要是真这么干的话,估计那个督查的人累也会累死!所以,如今能做的事,就是让贪污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马周何在!”
“微臣在!”
年龄还不到三十的马周从文官末尾走了出来,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看不起他,要知道,这马周可是太子殿下亲自举荐的人。
“太子说你处理政事的能力很好,那这一次河南道的事就交由你来处理了。暂且任你为河南道监察使,全权负责此次赈灾事宜!”
“微臣必定不会让陛下好太子殿下失望!”
马周略带兴奋的站回他的位置,如今他还不到三十的年龄,却是被委派重任,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马周自然知道因为自己是太子殿下举荐之人,才能有如此效果。但是,对于马周来说过程怎么样并不重要,只要能为百姓做一些事就足够了。正如这一次前往河南道赈灾,惠及多个州郡数百万百姓,才是让他最高兴的事。
“启奏陛下,昨日清晨剑南道发生地震,曲州、麻州、嘉州、戎州四地受害最重,房屋多数倾塌,百姓死伤众多,多数无家可居;雅州、渊州、益州、朗州四地受害较轻,然则也有不少百姓伤亡。此八州太守八百里加急,请求陛下开仓赈粮,同时划拨钱粮,以免民心涣散。”
马周才站回去,唐俭又站出来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哎,真是多事之秋!”李渊眉头微蹙,轻叹一声。“杜如晦,暂且任你为剑南道监察使,全权负责此次赈灾事宜!”
“微臣遵旨!”
群臣们有些诧异了,马周是太子李建成一系的人,杜如晦是秦王李世民一系的人,李渊分别委以重任,这是有什么打算嘛?
当然,群臣们看不明白,李渊也不会回答他们。
“各位爱卿,可还有事禀奏!”
李渊大声询问着,双眼却是盯着唐俭,两个很糟糕的消息都是唐俭带来的,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糟糕的消息。
唐俭很无奈,河南道和剑南道发生这样的事能怪我?又不是我让他发生的,不过唐俭也就心里腹诽,不敢抱怨出来。
“既然无事,那就退朝吧!”
其实,古时候的朝会还是不错的。有事就说,没事就可以退朝,哪像李建成前世的时候,不管有没事,都要到那个时间才能走。
“陛下,大事不好了…”
李渊正要转身离去,大殿之外却是传来急切的声音,无奈李渊只好停下身形,不知又是什么事,搞的这么慌张。
“陛下…”
小跑进来的宫门守卫,顾不得休息,便要开始说话,却是被
李建成不在大殿之上,很多大臣都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李建成在大殿的时候,他们可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李建成暴起发难,到时候连哭都没地方哭了。
“各位爱卿,可有事要禀奏!”
李渊的神情看上去倒是挺轻松的,这也难怪。大部分的事务基本上都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秀宁这三个能干的儿女解决了,他李渊除了批阅一些奏折之外,根本就没什么要他做的事,这精气神看上去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好。
“启禀陛下,二日前黄河突发大水,河南道滑州、齐州、兖州、海州等多地房屋受毁,流民浪迹于野,百姓无处安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滑州、齐州、兖州、海州等多地太守八百里加急上奏恳请陛下开仓赈粮,同时紧急划拨钱粮,否则时日延长,恐民心有变!”
李渊话音才落下,唐俭便站出来说了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
黄河乃是华夏第二条长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四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一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秦汉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华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华夏的忧患”,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六零二年到李建成穿越那个时代算起,黄河决口将近两千次,大的迁途二十六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
可见黄河给两岸百姓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奈何古时的人很看重故土。就算是遭受黄河之灾,也不想迁移。故此,每到了七、八月黄河泛滥的时候,朝廷都要准备赈灾事宜。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即使是李建成也无可奈何。以他一人之力。也无法改变黄河的问题。
“准奏!”
李渊大手一挥。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开仓赈粮的事。
李建成弄来的,已在大唐各地种植,如今大唐算是仓廪充足。根本不用为粮食的问题而烦恼了。
“只是划拨钱粮事关重大,需得有人监护,否则难免有人中饱私囊!”
赈灾的钱财数额巨大,要是没有人督查,贪污是肯定的事。就算有人督查,除非是把每一笔钱财都亲手交到难民手上,不然还是有人会贪污。不过,要是真这么干的话,估计那个督查的人累也会累死!所以,如今能做的事,就是让贪污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马周何在!”
“微臣在!”
年龄还不到三十的马周从文官末尾走了出来,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看不起他,要知道,这马周可是太子殿下亲自举荐的人。
“太子说你处理政事的能力很好,那这一次河南道的事就交由你来处理了。暂且任你为河南道监察使,全权负责此次赈灾事宜!”
“微臣必定不会让陛下好太子殿下失望!”
马周略带兴奋的站回他的位置,如今他还不到三十的年龄,却是被委派重任,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马周自然知道因为自己是太子殿下举荐之人,才能有如此效果。但是,对于马周来说过程怎么样并不重要,只要能为百姓做一些事就足够了。正如这一次前往河南道赈灾,惠及多个州郡数百万百姓,才是让他最高兴的事。
“启奏陛下,昨日清晨剑南道发生地震,曲州、麻州、嘉州、戎州四地受害最重,房屋多数倾塌,百姓死伤众多,多数无家可居;雅州、渊州、益州、朗州四地受害较轻,然则也有不少百姓伤亡。此八州太守八百里加急,请求陛下开仓赈粮,同时划拨钱粮,以免民心涣散。”
马周才站回去,唐俭又站出来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哎,真是多事之秋!”李渊眉头微蹙,轻叹一声。“杜如晦,暂且任你为剑南道监察使,全权负责此次赈灾事宜!”
“微臣遵旨!”
群臣们有些诧异了,马周是太子李建成一系的人,杜如晦是秦王李世民一系的人,李渊分别委以重任,这是有什么打算嘛?
当然,群臣们看不明白,李渊也不会回答他们。
“各位爱卿,可还有事禀奏!”
李渊大声询问着,双眼却是盯着唐俭,两个很糟糕的消息都是唐俭带来的,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糟糕的消息。
唐俭很无奈,河南道和剑南道发生这样的事能怪我?又不是我让他发生的,不过唐俭也就心里腹诽,不敢抱怨出来。
“既然无事,那就退朝吧!”
其实,古时候的朝会还是不错的。有事就说,没事就可以退朝,哪像李建成前世的时候,不管有没事,都要到那个时间才能走。
“陛下,大事不好了…”
李渊正要转身离去,大殿之外却是传来急切的声音,无奈李渊只好停下身形,不知又是什么事,搞的这么慌张。
“陛下…”
小跑进来的宫门守卫,顾不得休息,便要开始说话,却是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