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起义宣言(1/2)
列克星敦作为在白鹰国独立战争中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对白鹰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正是从这里开始,白鹰国走上了与撒尔帝国对抗的道路,并最终获得胜利而建国,从此开始国家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个小镇的中心处,有一座青铜铸造的铜像。那是一个穿着农夫衣衫的年轻人,他的两腿岔开脊背微躬保持着出击的姿势。他的眼睛望向远方深邃而凝重,手中牢牢握着一支步枪。
这座塑像叫做一分钟人,在白鹰国这就是民兵的意思,其含义为全民皆兵只需要一分钟就能集合完毕上战场的人。
白鹰国历来就有民兵的传统,宪法中的第二法案更是规定百姓拥有合法使用枪支的权利,所以几乎全部白鹰国人都能使用枪械。这在战时是庞大预备役兵员,国内的年轻人只需要稍加训练就可以上战场,因为他们对枪械的熟悉程度完全不差于老兵。
民兵在白鹰国民众的心目中,代表着坚强不屈和主持正义,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象征意义,罗斯福才会冒险率军来到这里,作为他发动起义的地点。作为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镇,除了历史意义之外,并不多少出彩的地方,多年来这里还从未如此热闹过。
三千名衣衫整齐携带着武器的民兵排着整齐的队伍,以连为单位围绕着一分钟人铜像站立着,他们的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们的领袖,那个站在铜像基座上的罗斯福。
看着那些战士们期盼的目光,罗斯福雄心顿起,他高声对着所有人喊道:“你是知道这座铜像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所有人都高声回答着。
罗斯福道:“没错,它就是我们民兵的荣誉,是我们反对暴政争取自由的象征,是我们白鹰国精神的所在。今天我们的政府已经背叛了自己的誓言,他们背叛了宪法背叛了人民,也背叛了代表白鹰国的自由与民主精神。现在是我们学习先辈们拿起武器,向着暴政开火的时候了。我们要继承国父的遗志,为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精神,为了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不受那些丑陋资本家的剥削而前进。冲锋吧战士们,因为你们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前进吧勇士们,因为你们是自由和民主的象征,我宣布重组白鹰大陆军,高举着华盛顿的旗帜向着敌人开火。”
“自由万岁,万岁。”所有在场的人都忘情的高呼起来,士气很快达到了顶点。就连列克星敦镇上的居民也受到了感染,不少人站在一旁也忘情的高呼起来。罗斯福巧妙的偷换概念,将乌托邦主义和白鹰国自由民主的精神结合起来,成功赢得了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就在罗斯福志得意满,打算宣布扩军计划的时候,担任团长的巴顿中校急匆匆闯了进来,他伏在罗斯福耳边道:“出事了,康科德的驻军发觉了我们的行动,正在调集军队向我们这个方向而来,距离这里只有十五公里的路程了。”
罗斯福目光一凝,望向了面前神情急切的巴顿中校。来到距离白鹰国重镇波士顿如此近的地方,罗斯福又怎么会没有准备,实际上进入列克星敦镇的三千人只是所有抵达兵力的一部分而已。在外围担任警戒任务的就有巴顿率领的一个坦克团和两个步兵团的兵力。
巴顿中校这位十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超级名将,如今尚未崭露头角。他自1909年从西点军校毕业,以骑兵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来在历史上他因为组建了白鹰国历史上第一支坦克部队,而被尊为“白鹰国第一坦克兵”。
不过在这一世因为华兰参战军的坦克部队在西大陆所向披靡,打得条顿军节节败退,因此让坦克这种武器在战后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坦克受到重视,自然不会如历史上一般,让巴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组建坦克部队了。结果巴顿依然在骑兵部队中默默无闻的工作,并未借助坦克部队而崭露头角。
罗斯福的思想乌托邦化,让白鹰国的许多事物发生了剧变。以为他的乌托邦主义集体大规模建立,破坏了原本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让经济危机变得比历史上深重许多,白鹰国经济遭到的破坏也更加严重。
国家财政吃紧,无力供养那么多常备军,因此白鹰国政府不得不进行了大裁军。海军和空军的规模缩编了三分之一,受到波及最严重陆军更是从七十万降低到了二十万。
这样巨大的兵力削减,已经过时的骑兵自然首当其中,本来有着无限发展空间的巴顿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裁撤了下来。巴顿一直认为自己是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古罗马军团战士、拿破仑麾下元帅、古希腊重装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诸多著名、善战、勇敢的军事角色轮回转世而来。他胸怀天下,一直打算在军队中大展拳脚,成为历史上诸多名将之一,为国家建功立业。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毫无理由的直接裁撤,这让他的胸中一口闷气难以抒发。对政府和军队充满着怨恨的巴顿很快接触到了乌托邦主义思想,他买来《资本论》认真研读起来。
这本书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一种全新的思想令他大开眼界。尽管其中不少思想让他感觉到有些偏激,但那种
在这个小镇的中心处,有一座青铜铸造的铜像。那是一个穿着农夫衣衫的年轻人,他的两腿岔开脊背微躬保持着出击的姿势。他的眼睛望向远方深邃而凝重,手中牢牢握着一支步枪。
这座塑像叫做一分钟人,在白鹰国这就是民兵的意思,其含义为全民皆兵只需要一分钟就能集合完毕上战场的人。
白鹰国历来就有民兵的传统,宪法中的第二法案更是规定百姓拥有合法使用枪支的权利,所以几乎全部白鹰国人都能使用枪械。这在战时是庞大预备役兵员,国内的年轻人只需要稍加训练就可以上战场,因为他们对枪械的熟悉程度完全不差于老兵。
民兵在白鹰国民众的心目中,代表着坚强不屈和主持正义,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象征意义,罗斯福才会冒险率军来到这里,作为他发动起义的地点。作为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镇,除了历史意义之外,并不多少出彩的地方,多年来这里还从未如此热闹过。
三千名衣衫整齐携带着武器的民兵排着整齐的队伍,以连为单位围绕着一分钟人铜像站立着,他们的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们的领袖,那个站在铜像基座上的罗斯福。
看着那些战士们期盼的目光,罗斯福雄心顿起,他高声对着所有人喊道:“你是知道这座铜像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所有人都高声回答着。
罗斯福道:“没错,它就是我们民兵的荣誉,是我们反对暴政争取自由的象征,是我们白鹰国精神的所在。今天我们的政府已经背叛了自己的誓言,他们背叛了宪法背叛了人民,也背叛了代表白鹰国的自由与民主精神。现在是我们学习先辈们拿起武器,向着暴政开火的时候了。我们要继承国父的遗志,为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精神,为了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不受那些丑陋资本家的剥削而前进。冲锋吧战士们,因为你们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前进吧勇士们,因为你们是自由和民主的象征,我宣布重组白鹰大陆军,高举着华盛顿的旗帜向着敌人开火。”
“自由万岁,万岁。”所有在场的人都忘情的高呼起来,士气很快达到了顶点。就连列克星敦镇上的居民也受到了感染,不少人站在一旁也忘情的高呼起来。罗斯福巧妙的偷换概念,将乌托邦主义和白鹰国自由民主的精神结合起来,成功赢得了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就在罗斯福志得意满,打算宣布扩军计划的时候,担任团长的巴顿中校急匆匆闯了进来,他伏在罗斯福耳边道:“出事了,康科德的驻军发觉了我们的行动,正在调集军队向我们这个方向而来,距离这里只有十五公里的路程了。”
罗斯福目光一凝,望向了面前神情急切的巴顿中校。来到距离白鹰国重镇波士顿如此近的地方,罗斯福又怎么会没有准备,实际上进入列克星敦镇的三千人只是所有抵达兵力的一部分而已。在外围担任警戒任务的就有巴顿率领的一个坦克团和两个步兵团的兵力。
巴顿中校这位十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超级名将,如今尚未崭露头角。他自1909年从西点军校毕业,以骑兵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来在历史上他因为组建了白鹰国历史上第一支坦克部队,而被尊为“白鹰国第一坦克兵”。
不过在这一世因为华兰参战军的坦克部队在西大陆所向披靡,打得条顿军节节败退,因此让坦克这种武器在战后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坦克受到重视,自然不会如历史上一般,让巴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组建坦克部队了。结果巴顿依然在骑兵部队中默默无闻的工作,并未借助坦克部队而崭露头角。
罗斯福的思想乌托邦化,让白鹰国的许多事物发生了剧变。以为他的乌托邦主义集体大规模建立,破坏了原本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让经济危机变得比历史上深重许多,白鹰国经济遭到的破坏也更加严重。
国家财政吃紧,无力供养那么多常备军,因此白鹰国政府不得不进行了大裁军。海军和空军的规模缩编了三分之一,受到波及最严重陆军更是从七十万降低到了二十万。
这样巨大的兵力削减,已经过时的骑兵自然首当其中,本来有着无限发展空间的巴顿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裁撤了下来。巴顿一直认为自己是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古罗马军团战士、拿破仑麾下元帅、古希腊重装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诸多著名、善战、勇敢的军事角色轮回转世而来。他胸怀天下,一直打算在军队中大展拳脚,成为历史上诸多名将之一,为国家建功立业。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毫无理由的直接裁撤,这让他的胸中一口闷气难以抒发。对政府和军队充满着怨恨的巴顿很快接触到了乌托邦主义思想,他买来《资本论》认真研读起来。
这本书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一种全新的思想令他大开眼界。尽管其中不少思想让他感觉到有些偏激,但那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