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9节(2/3)
这时,八娘让去取十三香粉的人回来了。
苏油让人将一半药粉缝入纱袋中,挑了块石头洗净绑上沉到大缸里熬汤,又加了好些花椒,姜片进去。
一边支使庄户熬肠油,一边捞出毛肚动脉用清水漂洗,切改肺片,毛肚,黄喉。
小孩子们都被安排去采芹菜香菜火葱,洗姜剥蒜。
妇人们则烧饭,准备菜蔬。
虽然人多事杂,但是苏油指挥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个人都发挥了最大效率。
二十七娘在一边和八娘说着悄悄话:“八娘,要是小油当庄头,包吃包住,一年开十贯钱,一点问题没有。”
八娘骄傲地轻笑一声:“我们家小幺叔,以后是要读书考进士老爷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话是庄头说得出来的?”
二十七娘掩口笑道:“这话我可要禀告家祖,添进家训里边,哎哟,这什么味道这么香?”
八娘这时也闻到了,咽了口唾沫:“昨日小幺叔用鸡血做了一道鸡血羹,那味道鲜美无比,要不,今天我们也以身作则?”
二十七娘抽了抽鼻子:“嗯,有道理,小油说到底是客人,没理由客人上门吃下水,主人在一边啖牛肉的。我决定了,我也和小油,庄户们同甘共苦!”
说完这话,两人自己都觉得有些不要脸,不由得相视吃吃偷笑起来。
盐是苏油在这个世界最受不了的东西,收拾停当,苏油将庄头招呼过来,没说的,提纯食盐。
米面什么的还好说,牛杂也由得小少爷折腾,不过盐要花钱买的,这事情庄头不敢做主,跑去禀告二十七娘。
二十七娘挥挥手:“苏家小少爷要做什么,听着就是,不用来禀报。”
接下来就是熬盐,过滤,烧石灰,磨豆浆。
刚刚烧制草木灰,得到的事实是碳酸钾溶液。
石灰普通,农庄必备,烧后得到氧化钙,加水变氢氧化钙溶液。
接下来就到了变戏法的时间。
草灰水和石灰水混合,得到得到氢氧化钾碱液和碳酸钙沉淀。
用氢氧化钾碱液加入饱和盐水,生成氢氧化镁悬浊物,去除盐水里的镁离子。
再加入草木灰水,利用碳酸钾生成碳酸钙悬浊物,去除盐水中的钙离子。
然后加入豆浆,利用蛋白质遇到盐分时发生的络化作用让悬浊液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凝聚成团。
过滤之后,得到氯化钠和硫酸钠以及钾盐。
最后通过加热结晶,利用不同盐类结晶温度浓度不同的原理,析出绝大多数的氯化钠,剩下的液体蒸干水分,变成硫酸钠和钾盐为主的混合结晶。
一碗雪盐,几粒胆丸摆在八娘和二十七娘身前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
二十七娘拿手指蘸了雪盐粉末,放入嘴里,叹道:“好纯的咸味,一点苦味涩味都没有呢!”
说完又要用手拿起一粒胆丸准备舔舔看,苏油赶紧制止:“这个是胆丸,雪盐里消失的苦涩味道,可都集中在这里头了,可以用来做豆腐,但不能就这样尝的。”
二十七娘现在已经成苏油的脑残粉了,傻傻地点头道:“哦……”
苏油问道:“去挑观音土的人可回来了?”
二十七娘这才从雪白的胆丸上回过神来:“回来了回来了。”
苏油说道:“那就让他将最白的观音土挑出来,用上午我那个办法,将泥浆搅出来,过滤,搅拌,静置,沉淀。用纱条吸水。”
二十七娘说道:“那我和八娘先去处理这事情。”
苏油笑道:“去吧,早些回来,今晚可有好吃的。”
第十四章 好菜
二十七娘狡黠地一笑:“同甘共苦是吧?我们也决定了,见贤思齐,陪你一起受罚。”
说完飞了苏油一眼:“名如其人,小小年纪,忒油滑!”
苏油摸摸鼻子:“这个不怨我,要不那样说,你们是不会让我处理牛杂的。”
人多手快,很快处理完毕,各种杂碎摆了好几簸箩。
苏油指挥庄上手艺最好的厨娘处理牛腰,只要将牛腰里的白筋除尽,就绝对是一道好食材。
教厨娘将腰花斜切花刀,牛肝斜着切薄片后,反复冲洗掉表面的粉糊,用细纱做了个纱筛,翻出庄里藏有的葛粉,研碎过筛,勾成芡汁。
芡粉之所以叫芡粉,是因为它最先是用芡实制成,那东西产在太湖周围,又叫“鸡头米”,四川几乎没有。
不过这东西只要是淀粉丰厚的作物都可以代替,比如现在眉山有的莲藕,荸荠,薯蓣,葛根,其实都是可以的,不过其中菱角粉才是最上品,一时苏油也没地方找去。
接着就是第二件事,找酱。
酱这东西,是中国人食谱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实就是由谷物和豆类发酵产生的谷氨酸带来的鲜味和其余物质混合起来的具有独特香气的调味品。
不过现在豆酱麦酱也还没有做到精美,酱油这东西还处于原始状态,苏油觉得自己这个非遗传承人的半拉徒弟,在大宋似乎有不少商机。
结果只在墙梁上找到几个稻草包裹的豆酱包,想了想苏油还是放弃
苏油让人将一半药粉缝入纱袋中,挑了块石头洗净绑上沉到大缸里熬汤,又加了好些花椒,姜片进去。
一边支使庄户熬肠油,一边捞出毛肚动脉用清水漂洗,切改肺片,毛肚,黄喉。
小孩子们都被安排去采芹菜香菜火葱,洗姜剥蒜。
妇人们则烧饭,准备菜蔬。
虽然人多事杂,但是苏油指挥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个人都发挥了最大效率。
二十七娘在一边和八娘说着悄悄话:“八娘,要是小油当庄头,包吃包住,一年开十贯钱,一点问题没有。”
八娘骄傲地轻笑一声:“我们家小幺叔,以后是要读书考进士老爷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话是庄头说得出来的?”
二十七娘掩口笑道:“这话我可要禀告家祖,添进家训里边,哎哟,这什么味道这么香?”
八娘这时也闻到了,咽了口唾沫:“昨日小幺叔用鸡血做了一道鸡血羹,那味道鲜美无比,要不,今天我们也以身作则?”
二十七娘抽了抽鼻子:“嗯,有道理,小油说到底是客人,没理由客人上门吃下水,主人在一边啖牛肉的。我决定了,我也和小油,庄户们同甘共苦!”
说完这话,两人自己都觉得有些不要脸,不由得相视吃吃偷笑起来。
盐是苏油在这个世界最受不了的东西,收拾停当,苏油将庄头招呼过来,没说的,提纯食盐。
米面什么的还好说,牛杂也由得小少爷折腾,不过盐要花钱买的,这事情庄头不敢做主,跑去禀告二十七娘。
二十七娘挥挥手:“苏家小少爷要做什么,听着就是,不用来禀报。”
接下来就是熬盐,过滤,烧石灰,磨豆浆。
刚刚烧制草木灰,得到的事实是碳酸钾溶液。
石灰普通,农庄必备,烧后得到氧化钙,加水变氢氧化钙溶液。
接下来就到了变戏法的时间。
草灰水和石灰水混合,得到得到氢氧化钾碱液和碳酸钙沉淀。
用氢氧化钾碱液加入饱和盐水,生成氢氧化镁悬浊物,去除盐水里的镁离子。
再加入草木灰水,利用碳酸钾生成碳酸钙悬浊物,去除盐水中的钙离子。
然后加入豆浆,利用蛋白质遇到盐分时发生的络化作用让悬浊液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凝聚成团。
过滤之后,得到氯化钠和硫酸钠以及钾盐。
最后通过加热结晶,利用不同盐类结晶温度浓度不同的原理,析出绝大多数的氯化钠,剩下的液体蒸干水分,变成硫酸钠和钾盐为主的混合结晶。
一碗雪盐,几粒胆丸摆在八娘和二十七娘身前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
二十七娘拿手指蘸了雪盐粉末,放入嘴里,叹道:“好纯的咸味,一点苦味涩味都没有呢!”
说完又要用手拿起一粒胆丸准备舔舔看,苏油赶紧制止:“这个是胆丸,雪盐里消失的苦涩味道,可都集中在这里头了,可以用来做豆腐,但不能就这样尝的。”
二十七娘现在已经成苏油的脑残粉了,傻傻地点头道:“哦……”
苏油问道:“去挑观音土的人可回来了?”
二十七娘这才从雪白的胆丸上回过神来:“回来了回来了。”
苏油说道:“那就让他将最白的观音土挑出来,用上午我那个办法,将泥浆搅出来,过滤,搅拌,静置,沉淀。用纱条吸水。”
二十七娘说道:“那我和八娘先去处理这事情。”
苏油笑道:“去吧,早些回来,今晚可有好吃的。”
第十四章 好菜
二十七娘狡黠地一笑:“同甘共苦是吧?我们也决定了,见贤思齐,陪你一起受罚。”
说完飞了苏油一眼:“名如其人,小小年纪,忒油滑!”
苏油摸摸鼻子:“这个不怨我,要不那样说,你们是不会让我处理牛杂的。”
人多手快,很快处理完毕,各种杂碎摆了好几簸箩。
苏油指挥庄上手艺最好的厨娘处理牛腰,只要将牛腰里的白筋除尽,就绝对是一道好食材。
教厨娘将腰花斜切花刀,牛肝斜着切薄片后,反复冲洗掉表面的粉糊,用细纱做了个纱筛,翻出庄里藏有的葛粉,研碎过筛,勾成芡汁。
芡粉之所以叫芡粉,是因为它最先是用芡实制成,那东西产在太湖周围,又叫“鸡头米”,四川几乎没有。
不过这东西只要是淀粉丰厚的作物都可以代替,比如现在眉山有的莲藕,荸荠,薯蓣,葛根,其实都是可以的,不过其中菱角粉才是最上品,一时苏油也没地方找去。
接着就是第二件事,找酱。
酱这东西,是中国人食谱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实就是由谷物和豆类发酵产生的谷氨酸带来的鲜味和其余物质混合起来的具有独特香气的调味品。
不过现在豆酱麦酱也还没有做到精美,酱油这东西还处于原始状态,苏油觉得自己这个非遗传承人的半拉徒弟,在大宋似乎有不少商机。
结果只在墙梁上找到几个稻草包裹的豆酱包,想了想苏油还是放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