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36节(1/3)
“事出当然各自有因,然而鞭辟分析,联系旁通,因势利导,统一谋划,最后一举多得,可不就是我们家千里驹的拿手本事儿?”
说完眼波流转:“宰相之才怎么了?苏家又不是没出过宰相。”
苏洵还是感觉难以置信:“真是他?他现在在哪里?赶紧叫来我问问。”
程夫人说道:“可不敢叫,他因为夏日里调皮捣蛋,被八公抓回可龙里了,听说又挨了一次揍,现在老老实实读书呢。”
苏洵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这孩子这么不经夸……他又干啥了?”
程夫人说道:“他搞了一膄古怪的帆船,夏天每日在玻璃江上操帆,晒得黑炭似的……”
苏洵勃然大怒:“这是读书人该干的事体?!揍得好!”
程夫人白了苏洵一眼:“说什么呢?!那船如今已经成了,父亲命人赶造了三艘,用来走水路传递消息,夔州的消息,四日可达眉山,真派上了大用的!”
苏洵摇头:“总是奇淫巧技!”
程夫人说道:“夫君,张学士要问的事情,多半可以着落在小油身上,你将他唤来问问,应该不错,八公总不能驳你这个面子。”
苏洵突然寻思过来,笑道:“夫人,你这是在绕着弯子帮这小子求情?”
程夫人皱眉道:“我还以为小油回了可龙里,能够日精日进,谁知道他在可龙里也能玩出花儿来,不接出来不行了……”
苏洵都无语了,无奈道:“他又怎么了……”
程夫人说道:“听说他搞出了一种石粉,遇水之后可以重新变成石头,用来粘连砖石,修造房屋,十分方便。如果与砂石竹筋混合,还能预制出柱料,管材。而且原料都是几家工坊的残渣废料,父亲说如今陵井上正当用,急着让在井上弄这石粉工坊呢。”
苏洵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有这些功夫本事,往十三经上头使啊,我苏家怎么出了这么个孩子……”
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
程夫人说道:“所以将他拘在可龙里没用,那里是他老巢,又有石家人,还有土地庙的孩子,他在那里搞这些门道,简直如虎添翼。”
苏洵心有戚戚:“还是交给龙老约束妥当,等将人接出来,将他禁足在学宫,不准出来一步!”
程夫人点头:“你的话他还是不敢不听的,再说这孩子对义理也颇为着迷,龙老和唐彦通的学问,够他学的!”
苏洵点头:“那等我明日见过仁夫,便将他召回来吧。”
……
张恕今年是忙坏了,修梯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山脚靠近平野那些坡地好说,但是要往上修,就有很多具体难点了。
好在陵井上李家三代帮了大忙。
老李对地形,水源有一种本能一样的天赋,好像在他脑子里有个转换开关,能将看到的荒山转换成满山梯田的景象一般。
哪里设山塘,哪里引渠,如同反掌观纹。
李拴住的本事,就是老李指示出关键地点后,他能领着一帮人,用标杆和一种古怪的仪器测量,然后将一座山画到一张图纸之上,标注上关键点。
这相当于把老李脑袋里的想法搬了出来,让所有人一看图纸都能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李大栓的本事,在号召力,豪侠仗义,喜欢帮人,在陵井一带威望极高。
所以张恕很惭愧,感觉自己就是动了动嘴皮子而已,然后一圈一圈的梯田就起来了。
有了图纸规划和井上大量的大牲畜,梯田的进度远远超出他最乐观的想象。
他所动的嘴皮子,就是宣布了一项政策——垦出的荒地,官府每亩给八百钱工钱,然后以每亩一贯卖出,陵井户籍者优先!购田前三年内,免赋,免税,免役!
政策一出,陵井上欢声雷动,李拴住给爷爷出了个点子,陵井上的工人,分为三班轮倒,一天井上上工,一天开田,一天休息。
田开得非常精细,先将表层熟土刮到一边,和上青草,粪料堆肥,然后才在底层生土上平出田地。
平地造出来之后,围上田坎,再将堆好的肥土回田,然后灌水养上,接着开上一层。
一年时间,如果从空中俯瞰,山谷底部的核心区域,是高高的天车架子和各种管道,工棚,整天白雾缭绕,一车车雪白的白盐往外拉。
围绕着山谷,刚开始是一圈泥棕色的轮廓,在绿色的山林中非常显眼。
然后轮廓开始发亮,那是蓄水了,反射出阳光。
接着,第二圈出现了,然后是第三圈,第四圈……
圈子范围越来越大,然后开始变得断断续续,一些绿色被保留了下来,那些是地形不利开田的地方,留着当作以后柴草的来源。
这些绿色的边上,很快推出一小块平地,立起了竹筋泥墙,然后盖上草顶。
一串鞭炮放过,就是一个家庭安家了,男人领着井上发给的农具,女人背上县里发给的鸡雏鸭娃,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陵井,是一个流民建起来的城镇,很多人流浪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想的,只是多在这世上存活一刻钟的时间。
生活,离当时的他们太远太远,死亡,
说完眼波流转:“宰相之才怎么了?苏家又不是没出过宰相。”
苏洵还是感觉难以置信:“真是他?他现在在哪里?赶紧叫来我问问。”
程夫人说道:“可不敢叫,他因为夏日里调皮捣蛋,被八公抓回可龙里了,听说又挨了一次揍,现在老老实实读书呢。”
苏洵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这孩子这么不经夸……他又干啥了?”
程夫人说道:“他搞了一膄古怪的帆船,夏天每日在玻璃江上操帆,晒得黑炭似的……”
苏洵勃然大怒:“这是读书人该干的事体?!揍得好!”
程夫人白了苏洵一眼:“说什么呢?!那船如今已经成了,父亲命人赶造了三艘,用来走水路传递消息,夔州的消息,四日可达眉山,真派上了大用的!”
苏洵摇头:“总是奇淫巧技!”
程夫人说道:“夫君,张学士要问的事情,多半可以着落在小油身上,你将他唤来问问,应该不错,八公总不能驳你这个面子。”
苏洵突然寻思过来,笑道:“夫人,你这是在绕着弯子帮这小子求情?”
程夫人皱眉道:“我还以为小油回了可龙里,能够日精日进,谁知道他在可龙里也能玩出花儿来,不接出来不行了……”
苏洵都无语了,无奈道:“他又怎么了……”
程夫人说道:“听说他搞出了一种石粉,遇水之后可以重新变成石头,用来粘连砖石,修造房屋,十分方便。如果与砂石竹筋混合,还能预制出柱料,管材。而且原料都是几家工坊的残渣废料,父亲说如今陵井上正当用,急着让在井上弄这石粉工坊呢。”
苏洵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有这些功夫本事,往十三经上头使啊,我苏家怎么出了这么个孩子……”
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
程夫人说道:“所以将他拘在可龙里没用,那里是他老巢,又有石家人,还有土地庙的孩子,他在那里搞这些门道,简直如虎添翼。”
苏洵心有戚戚:“还是交给龙老约束妥当,等将人接出来,将他禁足在学宫,不准出来一步!”
程夫人点头:“你的话他还是不敢不听的,再说这孩子对义理也颇为着迷,龙老和唐彦通的学问,够他学的!”
苏洵点头:“那等我明日见过仁夫,便将他召回来吧。”
……
张恕今年是忙坏了,修梯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山脚靠近平野那些坡地好说,但是要往上修,就有很多具体难点了。
好在陵井上李家三代帮了大忙。
老李对地形,水源有一种本能一样的天赋,好像在他脑子里有个转换开关,能将看到的荒山转换成满山梯田的景象一般。
哪里设山塘,哪里引渠,如同反掌观纹。
李拴住的本事,就是老李指示出关键地点后,他能领着一帮人,用标杆和一种古怪的仪器测量,然后将一座山画到一张图纸之上,标注上关键点。
这相当于把老李脑袋里的想法搬了出来,让所有人一看图纸都能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李大栓的本事,在号召力,豪侠仗义,喜欢帮人,在陵井一带威望极高。
所以张恕很惭愧,感觉自己就是动了动嘴皮子而已,然后一圈一圈的梯田就起来了。
有了图纸规划和井上大量的大牲畜,梯田的进度远远超出他最乐观的想象。
他所动的嘴皮子,就是宣布了一项政策——垦出的荒地,官府每亩给八百钱工钱,然后以每亩一贯卖出,陵井户籍者优先!购田前三年内,免赋,免税,免役!
政策一出,陵井上欢声雷动,李拴住给爷爷出了个点子,陵井上的工人,分为三班轮倒,一天井上上工,一天开田,一天休息。
田开得非常精细,先将表层熟土刮到一边,和上青草,粪料堆肥,然后才在底层生土上平出田地。
平地造出来之后,围上田坎,再将堆好的肥土回田,然后灌水养上,接着开上一层。
一年时间,如果从空中俯瞰,山谷底部的核心区域,是高高的天车架子和各种管道,工棚,整天白雾缭绕,一车车雪白的白盐往外拉。
围绕着山谷,刚开始是一圈泥棕色的轮廓,在绿色的山林中非常显眼。
然后轮廓开始发亮,那是蓄水了,反射出阳光。
接着,第二圈出现了,然后是第三圈,第四圈……
圈子范围越来越大,然后开始变得断断续续,一些绿色被保留了下来,那些是地形不利开田的地方,留着当作以后柴草的来源。
这些绿色的边上,很快推出一小块平地,立起了竹筋泥墙,然后盖上草顶。
一串鞭炮放过,就是一个家庭安家了,男人领着井上发给的农具,女人背上县里发给的鸡雏鸭娃,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陵井,是一个流民建起来的城镇,很多人流浪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想的,只是多在这世上存活一刻钟的时间。
生活,离当时的他们太远太远,死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