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82节(1/3)
好吧还是我的吃货恩公!薛忠笑了:“那就赶紧,这个真耽误不得!”
转运司的人来了,又走了。
这船货的价值不好估,太过高昂,他们必须先回去禀告。
牙行的人来了,也走了。
看过货品,他们觉得可能不好吃得下,甚至不敢擅自乱来——先得通知城中富贵人家的管事们,他们挑剩下的,才是汴京市面上能够看到的。
薛忠只好先将所有货品存入转运司在码头的库房,然后请转运司的人贴上封条,派人驻守。
这些都是要给钱的,眉州几任知州,靠这个都吃肥了。太阳能够照到的地方,当然没有什么新鲜事。
苏油对那头并不关心,汴京的冬天,可是听说没什么蔬菜的,日子怕是没有眉山好过。
因此种收大白菜,对于吃货来说,才是重中之重。
石家田庄将白菜,萝卜,芥菜头料理得非常好,毕竟汴京的人多力量大,粪肥跟眉山比那是量级的差异。
几个月时间里,田庄挖了好多的地窖,还半埋了好多大缸,今天到了收储的时节。
庄头对这位未来的石家娇婿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这样的菘菜,萝卜,听说都是南边带来的种子,一棵顶以前庄子上三棵!
张藻张麒觉得这一幕与土地庙曾经的日子很相似,指挥庄户们切萝卜,切芥菜头,晾制,调香料,忙得一塌糊涂。
还有白菜,酸白菜,冬日里炖猪肉粉条的好东西。
苏油则指挥其余人剥烂叶子,将各种蔬菜收入地窖。
另外起了一片地,是一排排半米深的土垄,两头封死,周围有排水沟,准备种植韭黄。
然后从庄子上收了大量的豌豆黄豆,冬日里可以在家里暖房自己发豆芽。
还准备了腐殖土,椴木棒,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培养出蘑菇木耳,不过这个就全看天意了。
因此苏油觉得自己很忙,没时间去看大船到货薛忠也应该原谅。
不过庄上运货的大车,让苏油很不满意。
传闻隋代就有的四轮车,通过不紧密的后轮偏移实现大半径转向,苏油估计够呛,反正他是的确没见着自由转向的四轮车辆。
如今大宋运货所用的最大车辆叫太平车,名字苏油都不知道该说是很吉利还是很不吉利。反正一车能运送四五千斤,但是还是两轮的,用的大量牛和骡子为动力,速度很慢。
汴京的道路,至少内外城到部分郊区的道路,路况是可以的,苏油觉得自己好像又有事情可做了。
折刀的轴承,石通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看了苏油的四轮马车结构图,石通很骄傲:“这转向轴就是一个大型的折刀轴承,只是刀片变成了前轮车架,刀鞘变成了后轮车架而已,很简单的事情。”
“嗯,真聪明,但是有个问题——即便有了转向架,转弯的时候,相对的内外轮转速依然相等,因此转弯还是有内轮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存在,低速没问题,以后高速了,行车可能不稳。这个问题你考虑过吗?”
“呃……”
“所以你得意个屁!去找小妹,让她给你看看差速齿轮箱的原理!不过这车用不着,你说的轴承型转向架已经够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楼
其实对大宋来说,大车目前的重要性不是来自载货量,其重要性更多来自于对畜力的节省。
两轮车,货物的重量有一半通过车轭落到了骡牛的背上,改为四轮,重量全落在车架上,牲畜无需再负重,只需要提供前进的动力就可以了。
如此便可以从牛换成马,这最终会导致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大船来到汴京,上边有一台眉山目前最精准的机床母床,还有大量的标准工件。
汴河的水流速度一般,因此石通和苏油经过考察,决定将基地安置到四十里外的郑州,靠近淮水的石家庄子。
汴河如今被豪强们非法占有了大量的河滨用地,建设成水景庭园,磨坊。
由于逼窄了河道,占用了大量防洪地段,导致水患直接威胁汴京城,很快就会被包龙图铁腕强拆。
郑州就没有这个问题了,爱怎么弄怎么弄。
巨大的水轮机竖立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调试车床。
要将眉山的成功模式搬到汴京郊区,机械是最重要的设备。
汴京石家自打眉山羽纹花钢锻造出来,便组织人手前往学习,但是那帮子人转眼就被投入到了安宁河谷地区——那里发现了一处巨大的矿藏,不光有煤,还有铁,人手紧缺。
技术人才的需求极大,几乎是无底洞。
因此如今的石家庄子,懂这个的还是只有苏油石通和三人组。
苏油满身都是油污,坐在竹椅上咕嘟咕嘟灌凉茶,苏小妹正在记录工作日志,石通带领着张藻张麒全神贯注地车第一根丝杠。
苏油对石通说道:“喂,大石头这样不行啊,会累死人的!”
石通不以为然:“这叫什么累?能累得过当年手工锻铁?师傅你该注意锻炼才是。”
苏油要不是太渴,都想拿水壶朝大石头砸过去了:“少爷是要捉笔写文章的!能跟你这措大比?”
转运司的人来了,又走了。
这船货的价值不好估,太过高昂,他们必须先回去禀告。
牙行的人来了,也走了。
看过货品,他们觉得可能不好吃得下,甚至不敢擅自乱来——先得通知城中富贵人家的管事们,他们挑剩下的,才是汴京市面上能够看到的。
薛忠只好先将所有货品存入转运司在码头的库房,然后请转运司的人贴上封条,派人驻守。
这些都是要给钱的,眉州几任知州,靠这个都吃肥了。太阳能够照到的地方,当然没有什么新鲜事。
苏油对那头并不关心,汴京的冬天,可是听说没什么蔬菜的,日子怕是没有眉山好过。
因此种收大白菜,对于吃货来说,才是重中之重。
石家田庄将白菜,萝卜,芥菜头料理得非常好,毕竟汴京的人多力量大,粪肥跟眉山比那是量级的差异。
几个月时间里,田庄挖了好多的地窖,还半埋了好多大缸,今天到了收储的时节。
庄头对这位未来的石家娇婿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这样的菘菜,萝卜,听说都是南边带来的种子,一棵顶以前庄子上三棵!
张藻张麒觉得这一幕与土地庙曾经的日子很相似,指挥庄户们切萝卜,切芥菜头,晾制,调香料,忙得一塌糊涂。
还有白菜,酸白菜,冬日里炖猪肉粉条的好东西。
苏油则指挥其余人剥烂叶子,将各种蔬菜收入地窖。
另外起了一片地,是一排排半米深的土垄,两头封死,周围有排水沟,准备种植韭黄。
然后从庄子上收了大量的豌豆黄豆,冬日里可以在家里暖房自己发豆芽。
还准备了腐殖土,椴木棒,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培养出蘑菇木耳,不过这个就全看天意了。
因此苏油觉得自己很忙,没时间去看大船到货薛忠也应该原谅。
不过庄上运货的大车,让苏油很不满意。
传闻隋代就有的四轮车,通过不紧密的后轮偏移实现大半径转向,苏油估计够呛,反正他是的确没见着自由转向的四轮车辆。
如今大宋运货所用的最大车辆叫太平车,名字苏油都不知道该说是很吉利还是很不吉利。反正一车能运送四五千斤,但是还是两轮的,用的大量牛和骡子为动力,速度很慢。
汴京的道路,至少内外城到部分郊区的道路,路况是可以的,苏油觉得自己好像又有事情可做了。
折刀的轴承,石通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看了苏油的四轮马车结构图,石通很骄傲:“这转向轴就是一个大型的折刀轴承,只是刀片变成了前轮车架,刀鞘变成了后轮车架而已,很简单的事情。”
“嗯,真聪明,但是有个问题——即便有了转向架,转弯的时候,相对的内外轮转速依然相等,因此转弯还是有内轮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存在,低速没问题,以后高速了,行车可能不稳。这个问题你考虑过吗?”
“呃……”
“所以你得意个屁!去找小妹,让她给你看看差速齿轮箱的原理!不过这车用不着,你说的轴承型转向架已经够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楼
其实对大宋来说,大车目前的重要性不是来自载货量,其重要性更多来自于对畜力的节省。
两轮车,货物的重量有一半通过车轭落到了骡牛的背上,改为四轮,重量全落在车架上,牲畜无需再负重,只需要提供前进的动力就可以了。
如此便可以从牛换成马,这最终会导致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大船来到汴京,上边有一台眉山目前最精准的机床母床,还有大量的标准工件。
汴河的水流速度一般,因此石通和苏油经过考察,决定将基地安置到四十里外的郑州,靠近淮水的石家庄子。
汴河如今被豪强们非法占有了大量的河滨用地,建设成水景庭园,磨坊。
由于逼窄了河道,占用了大量防洪地段,导致水患直接威胁汴京城,很快就会被包龙图铁腕强拆。
郑州就没有这个问题了,爱怎么弄怎么弄。
巨大的水轮机竖立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调试车床。
要将眉山的成功模式搬到汴京郊区,机械是最重要的设备。
汴京石家自打眉山羽纹花钢锻造出来,便组织人手前往学习,但是那帮子人转眼就被投入到了安宁河谷地区——那里发现了一处巨大的矿藏,不光有煤,还有铁,人手紧缺。
技术人才的需求极大,几乎是无底洞。
因此如今的石家庄子,懂这个的还是只有苏油石通和三人组。
苏油满身都是油污,坐在竹椅上咕嘟咕嘟灌凉茶,苏小妹正在记录工作日志,石通带领着张藻张麒全神贯注地车第一根丝杠。
苏油对石通说道:“喂,大石头这样不行啊,会累死人的!”
石通不以为然:“这叫什么累?能累得过当年手工锻铁?师傅你该注意锻炼才是。”
苏油要不是太渴,都想拿水壶朝大石头砸过去了:“少爷是要捉笔写文章的!能跟你这措大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