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495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百姓负担因此加重了不少,州县收得的免役钱,比以往兴役所费高了一倍,现在下面却还在闹不够,是什么原因?”
    “这还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实际肯定更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免役法已经沦为了州县盘剥百姓的工具!民由是益困。”
    “而手实法,不但对此毫无帮助,反而继续给了官员们敲剥百姓的理由,什么锄头果树,鸡鸭猪苗,都算成小民的财产,这会对刚刚兴起的中产之家造成多大打击?陛下,行不得啊!”
    赵顼点头:“那你有何计议?”
    章惇拱手道:“吕参政之法,是舍本逐末,不当之举。是以国家百姓安危,去讨好那些贪腐的官员!”
    “臣请校理天下耗登,将天下户口,人丁,场务,坑冶,房原,租额,年课,行会计之法,使有无相通,省察国家大计!”
    “除会计司外,效法苏明润两浙路水利司的办法,另设统计司和预算司,总察国家一年出入,做到心中有数,方可加强对州县财政的稽查纠察!”
    赵顼被打动了:“行,准爱卿所请,另外手实法……算了,不草诏就不草诏吧。”
    ……
    七月,两浙路的粮食收完了,苏油方才知道,所谓的一季两熟,除了很少量地方是重新种植,其实更多的,乃是“再生稻”。
    也就是割取稻穗,留下稻桩,稻桩到了秋季,还会再次长出一些稻子。
    苏油在算计,这样的种植方式其实收益还没有达到最大化,最大化的种植模式,是第一季水稻收获之后,放水将水田变成土地,再种植一季麦子或者油菜,那才是爽哉!
    不过这样的话,田地里的肥力肯定会跟不上,必须补肥。
    想来想去,还是种植苜蓿,油菜或者豆子更好。
    有了苜蓿和菜籽,豆子,就可以得到牧草,油料,豆粕菜籽粕,这样可以和畜牧业联动起来,养猪也好,养鸡鸭鱼也好,收益比单种水稻高很多。
    而且这只是基本盘,要发展,更好的是种棉花。
    后世的浙江,也是中国巨大的产棉区,不过那玩意儿四月培苗五月下地秋季收获,会和水稻抢地,只能与小麦套种,这就需要地势较高的土地。
    摇了摇头,棉花只能由四通商号来种,油菜和水稻套种模式只能在四通控制的土地上部分推广,本地士绅和百姓,还是只能走老套的桑基鱼塘稻田模式,强行推广肯定会遭到抵触。
    自己已经在委托杭州钱家书坊印刷《西南农书》了,要求发放到乡学一级。
    今年的大旱被硬扛了过去,接下来就好办了。
    ……
    杭州西面,牛头山麓,一个巨大的工厂区建立了起来。
    长兴煤矿。
    煤矿周边,是炼焦厂,熔炼厂,铸币厂,陶瓷厂,水泥厂。
    衣锦军一部由王中正移驻到了这里。
    衣锦军的编制,从三千人缩减到了一千人,之前的军队全部打散,然后从两浙路十四军中考核出了一千人,组建出了衣锦新军。
    新军是吞金怪兽,因此赵顼将新军放在这里整练,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也是赵顼同意两浙路在铜政上松松口子的原因。
    第七百三十三章 贾宪
    新军的军器,还是从京中拉过来的,兵工厂,大船坞,化工基地,还在上海务紧锣密鼓地建设。
    两浙路军方反对的声音也很大,不过狄咏和王中正是什么人?都是血火里打熬出来的。
    王中正本身就做过大宋最有力的军事力量——十几万西军——的正牌监军,又是带着五十四部蕃人,杀入西夏横行数州的猛人,下放到两浙路料理这帮稀泥,本身就是屈就了。
    狄咏功绩不显,那是因为他一直就是赵顼的贴身小盔甲,相当于赵云之于刘备。
    加上朝廷如今正在施行置将法,东南六路,一共也就十三个名额,而好死不死光浙江路就有十三个军。
    换句话说,大量的编制实际上即将面临淘汰。
    两浙路相当重要,也就是从十三个军事统领里边,选三个来置将而已,对于军方来说,狄咏和王中正的新军,不啻于救命稻草。
    小道消息传言,这支神秘的部队,军器,训练,操典,后勤,一切的一切,和如今的军队都不相同,而且据说今后大宋的军队,都要走现在的路子,进了这支部队,饭碗就算是稳了。
    光识字这一条就不得了,什么时候大头兵还要求认字了?这压根就不是选兵的路数,这是选头领指挥啊!
    赵顼将新军放到两浙编练,两浙路文教昌盛,也是其中的原因。
    因此能够跳出来和狄咏王中正打擂台的铁头,真的不多,更多的是捧臭脚。
    其实按照王中正和狄咏的想法,赵顼这是脱了裤子打屁,囤安控鹤两军,直接发给新式军器,眨眼就是妥妥的精锐。
    但是苏油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囤安军绝大部分都是西南夷,控鹤军是汉人但也是西南边陲的汉人。
    蜀中本来有反赵宋的前科,加上大宋祖制守内虚外,统治者在核心力量没有夯实之前,绝对不敢放任外围兵强马壮。
    就算赵顼信任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