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520节(1/3)
第三,不得以土地作为给下户增加负担的强迫行为,移民必须自愿。
第四,不得用强行给新移民配发生产资料的方式,让新移民背上新型债务。
苏油拿到行文哭笑不得,第一个想法就是:狗日的吕惠卿,虽然条条都拿着私心,目的是给他添堵上难度,却真的干了回正事儿!
地方士绅的意思,大致也有几条:
最好的方式,就是政府将地块完全整治好,最好让泥腿子们可以拎包入住,减少我们以后管理和建设的麻烦。
除了钱钞,粮食和丝绸,也应当可以作为购买土地所用的资本。
道路交通,需要转运司改造好,尤其是溇港之间的拱桥,要修造到位。
每个圩田,要设立相应的公共水力设施。
不得再以兼并之家这样的帽子,扣到我们的头上,我们这是为国购地,为国开发,是有功而无过的。
至于花费,狗大户们倒是没有过多的计较,百年积累,豪强势家们根本不缺钱。
而两浙路个州府的意思,大致包括:
首先是税收减免。各州府将挖掘流民隐户作为政绩,这个在中书那里是通不过的,只能在两浙路暗箱操作,因此必须由两浙路买单,通过返税的形式给地方各州府一些好处。
至于如此形成的转运司税收缺口,呵呵呵,少保你这么厉害,应该有办法填上的哈?
然后就是不能挑剔,一个丁口,往往还附带两个老人,一名妇女,几个儿童,这是一家一户。少保你不能只要能干活的,把负担留给我们地方。
第三买卖一刀切,不能将这个,作为事后各地方的隐户流民问题,拿过来打我们的板子,只能作为我们的功劳,还要发奖励。
第四账务明确,支持苏湖开发,对地方其他州府来说,除了减轻人口负担,其实没什么实在好处。因此再购买开发所需的竹木等基建材料上,就要向周边州府倾斜,必须及时拨款不加克扣,让大家雨露均沾。
苏油看了各方意见之后,第一句话就是:“老子这就是把你们惯坏了是吧……”
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最终才形成了苏湖开发决议。
苏油原则上同意了所有诉求,只不过将土地划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官田,就是两浙路转运司自筹资金开发的那些,朝廷关心的下户和无地户的土地分配问题,将用这部分土地来解决。
第二种,就是有实力的蜀中新移民,或者移民家族。
这部分人,按丁男四十亩为上限划拨可购土地,由四通商号组织,进行圩田开发,他们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在安顿下来之前,归四通商号统筹。
第三种,才是两浙路本地豪强,同样对土地有限制,一丁一百亩是上限。
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队
不过苏油也给他们设定了很多约束条件。
参与购地的豪强们,之后其名下雇佣的民力,必须在转运司备案,每年租息不得超过两分五厘。
同样,约束是双方的,如此低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受雇者同样不得随意拖欠缴纳,抗税抗租,否则官府有责任干预。
这点在大宋是有传统的,一般地主户,三年中也只能收到两年的租子,苏油此举,其实有点朝三暮四的味道,换汤不换药,大家也都明白,表示接受。
但是豪强们不知道的是,药已经被换了。
太湖水利大工程,将会保证今后的湖区耕地不在受旱涝之患,因此这个减租条款,实际上对租户们是极为有利的。
还有一条隐藏的杀手锏埋伏在里边,那就是每个国家,都会遇到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空闲劳力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
但是苏油知道,这其实是个假象,只要搞定西夏,辽国,再等到海运发达起来后,宋人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着种花民族耕不完的土地。
这个条款,将租户与豪强的关系,明确确定为合同雇佣关系,目前看来是对豪强们有利,因为他们随时可以终止合同,等于拿捏着租户们的命脉。
然而等到大变局的到来,等到大宋终于有一天出现地大于求的那种局面时,无地租户们立马就可以选择离开,豪强在如今这道条款里,其实是完全放弃了对他们的约束力。
这就有点像恐龙时代,所有生物都在朝着更大,更强进化,想都没有想过,天变一来,他们就会因为他们的庞大而纷纷灭绝。反而是那些身形更小,食物消耗更少,更善于躲避物种,最后成为地球的主宰。
所以从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豪强们的盛宴,从官府的手里边,瓜分走了三分之一,近五万顷的新地良田。
当然,这也大大减轻了苏油的压力,除了政治上的,还有经济上的。
如今剩下的十三万顷土地开发,计划时间是五年,而并非如章惇估计的那样拿着钱狂砸。
两浙路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农业,最多占了三分之一。
其余的大部分,花在了工业和商业上。
所以苏油并非如章惇想象的那样有钱。
这是一个财政情况逐渐好转,经济规模逐渐扩大,各项产业逐渐丰满,百姓收入逐渐提高
第四,不得用强行给新移民配发生产资料的方式,让新移民背上新型债务。
苏油拿到行文哭笑不得,第一个想法就是:狗日的吕惠卿,虽然条条都拿着私心,目的是给他添堵上难度,却真的干了回正事儿!
地方士绅的意思,大致也有几条:
最好的方式,就是政府将地块完全整治好,最好让泥腿子们可以拎包入住,减少我们以后管理和建设的麻烦。
除了钱钞,粮食和丝绸,也应当可以作为购买土地所用的资本。
道路交通,需要转运司改造好,尤其是溇港之间的拱桥,要修造到位。
每个圩田,要设立相应的公共水力设施。
不得再以兼并之家这样的帽子,扣到我们的头上,我们这是为国购地,为国开发,是有功而无过的。
至于花费,狗大户们倒是没有过多的计较,百年积累,豪强势家们根本不缺钱。
而两浙路个州府的意思,大致包括:
首先是税收减免。各州府将挖掘流民隐户作为政绩,这个在中书那里是通不过的,只能在两浙路暗箱操作,因此必须由两浙路买单,通过返税的形式给地方各州府一些好处。
至于如此形成的转运司税收缺口,呵呵呵,少保你这么厉害,应该有办法填上的哈?
然后就是不能挑剔,一个丁口,往往还附带两个老人,一名妇女,几个儿童,这是一家一户。少保你不能只要能干活的,把负担留给我们地方。
第三买卖一刀切,不能将这个,作为事后各地方的隐户流民问题,拿过来打我们的板子,只能作为我们的功劳,还要发奖励。
第四账务明确,支持苏湖开发,对地方其他州府来说,除了减轻人口负担,其实没什么实在好处。因此再购买开发所需的竹木等基建材料上,就要向周边州府倾斜,必须及时拨款不加克扣,让大家雨露均沾。
苏油看了各方意见之后,第一句话就是:“老子这就是把你们惯坏了是吧……”
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最终才形成了苏湖开发决议。
苏油原则上同意了所有诉求,只不过将土地划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官田,就是两浙路转运司自筹资金开发的那些,朝廷关心的下户和无地户的土地分配问题,将用这部分土地来解决。
第二种,就是有实力的蜀中新移民,或者移民家族。
这部分人,按丁男四十亩为上限划拨可购土地,由四通商号组织,进行圩田开发,他们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在安顿下来之前,归四通商号统筹。
第三种,才是两浙路本地豪强,同样对土地有限制,一丁一百亩是上限。
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队
不过苏油也给他们设定了很多约束条件。
参与购地的豪强们,之后其名下雇佣的民力,必须在转运司备案,每年租息不得超过两分五厘。
同样,约束是双方的,如此低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受雇者同样不得随意拖欠缴纳,抗税抗租,否则官府有责任干预。
这点在大宋是有传统的,一般地主户,三年中也只能收到两年的租子,苏油此举,其实有点朝三暮四的味道,换汤不换药,大家也都明白,表示接受。
但是豪强们不知道的是,药已经被换了。
太湖水利大工程,将会保证今后的湖区耕地不在受旱涝之患,因此这个减租条款,实际上对租户们是极为有利的。
还有一条隐藏的杀手锏埋伏在里边,那就是每个国家,都会遇到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空闲劳力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
但是苏油知道,这其实是个假象,只要搞定西夏,辽国,再等到海运发达起来后,宋人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着种花民族耕不完的土地。
这个条款,将租户与豪强的关系,明确确定为合同雇佣关系,目前看来是对豪强们有利,因为他们随时可以终止合同,等于拿捏着租户们的命脉。
然而等到大变局的到来,等到大宋终于有一天出现地大于求的那种局面时,无地租户们立马就可以选择离开,豪强在如今这道条款里,其实是完全放弃了对他们的约束力。
这就有点像恐龙时代,所有生物都在朝着更大,更强进化,想都没有想过,天变一来,他们就会因为他们的庞大而纷纷灭绝。反而是那些身形更小,食物消耗更少,更善于躲避物种,最后成为地球的主宰。
所以从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豪强们的盛宴,从官府的手里边,瓜分走了三分之一,近五万顷的新地良田。
当然,这也大大减轻了苏油的压力,除了政治上的,还有经济上的。
如今剩下的十三万顷土地开发,计划时间是五年,而并非如章惇估计的那样拿着钱狂砸。
两浙路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农业,最多占了三分之一。
其余的大部分,花在了工业和商业上。
所以苏油并非如章惇想象的那样有钱。
这是一个财政情况逐渐好转,经济规模逐渐扩大,各项产业逐渐丰满,百姓收入逐渐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