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86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义这一块,我大宋永远都拿捏得死死的,诏书的意思是两部先行挑衅,让朝廷不得不干掉他们。
    与之相配合,苏油不再等待,立即命令早已心痒难耐的高遵裕和刘昌祚,分路出兵!
    而李宪和自己,分作东西两路,兵发天都山,包围李文钊!
    一时间,宋夏国境中路,到处都展开了大战!
    ……
    汴京城,中书。
    王珪从外间进来入座,书办过来,殷勤地替他沏上早茶,送上报纸。
    如今的报纸也分了版面,以时报为例,首页是朝廷大政方针,次页是大宋人民关心的各路要闻,三页是诗词文章,四页是奇闻怪论,五页是文理科普,六页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
    朝廷大政方针不用看,王珪自己就是制定者之一。
    大宋民间关心的各路要闻,也多是从朝廷邸报上摘抄的,基本也不用看。
    因此前两页只是简单扫了一眼,王珪就将目光落到平日里最喜欢的第三页上头。
    第三页刊载着不少的诗词,这一期是贺胜的专版,排头第一首就是《闻捷》,作者:苏轼。
    闻说官军取乞誾,将军旗鼓捷如神。
    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
    王珪好气哦,这破诗毫无可取,居然就能排上第一!
    时报如今也堕落了!以针砭时弊为己任的报社,都开始捧他大苏的臭脚了!
    想到“捧臭脚”这个出自李宪的典故,顿时觉得下边的一首,同样臭不可闻。
    《闻官军收兰州赠李太尉》,作者:苏油。
    虎帜升青海,龙渊驭紫骅。
    残梯隳雪霰,朽砦闭云崖。
    泉冷清栖月,山深静落花。
    潜军飞险峭,夤夜拔汝遮。
    不咋地,捧宦官的臭脚,不咋地……
    边上的书办还极不识趣,磨磨蹭蹭地假装抹桌子,在眼前乱晃。
    王珪不由得翻起白眼:“你是有什么事吗?”
    书办讨好地笑道:“大苏诗里的这个乞誾,下官浅薄,实在是不知何意,相公学识渊深,还请……还请厚颜解惑。”
    王珪很不屑地说道:“大苏一贯爱用僻典,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肚子里有货一般,不好,这样很不好。”
    书办低眉顺目:“是是是……那这乞誾?”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
    王珪不耐烦地说道:“乞誾通乞银,就是银子那个银,有两解。”
    “一是鲜卑语,是马的意思,故文同有《骢马》诗:‘鬐鬣拥如云,西人号乞银。’可以代指蛮夷的骑军。”
    “二是地名,《周书·武帝纪》:‘保定三年正月,于乞银城置银州。’”
    “如今的银州在啰兀城以北,可《周书》里的这个银州,却正是现在的米脂寨……诶?诶?!”
    书办欣喜道:“相公与大苏学士,真真都是文名盖世!若非相公解释,下官何从知道这乞誾二字,原来用典如此精到,竟然是一典两用哇!”
    王珪却突然回味起刚才书办的胡言乱语,什么叫厚颜解惑?不该是厚颜求教吗?
    顿时气得将报纸拍在桌上:“滚!下去多读点书!”
    小书办狼狈告退,差点撞上刚好进门的蔡确。
    蔡确笑吟吟地问道:“相公却因何故生气?小小书办,不值当的。”
    王珪就感慨:“朝中取士,可还该慎重啊,现在的书办,连乞誾的出典都不知道了。”
    蔡确笑道:“我也不知道啊,不是相公这样的士林华翰,学问怕是早就还给先生了。”
    王珪摇头:“要说好用的年轻人才,晁补之算一个,毕仲衍算一个,还有邵伯温,也差不多算一个,可是……”
    可是这些好用的人,全都在政敌,哦不……假想政敌的阵营里。
    蔡确说道:“子煊世兄也算一个。要不,调入朝中来?”
    王珪连连摆手:“朝廷自有制度,安石相公敢不畏风议,让自家的儿子迁龙图阁直学士,还不是被吕惠卿阻拦,最后不得善终?”
    说起这个还得赞王珪一句,小肚鸡肠是一方面,但是朝廷制度还是遵守得中规中矩的。
    不过这个儿子是王珪的心肝宝贝,沉吟一下,王珪还是交代道:“朝廷命张散整备水师,仲煜所知的昆山是帆布的重要产地,你行文关照一下,别让镇海军逼迫地方太甚,民力可悯啊……”
    蔡确心中不禁冷笑,民力可悯这样的套话都说得出来,害怕儿子完不成任务影响考绩怕才是真的。
    不过面上却没有带出来:“这个简单得很,子煊世兄与苏维康情同莫逆,苏维康正知着文登,乃是镇海军军港所在,而苏家与张节度的关系……相公,不是下官多嘴,就凭子煊世兄自己的面子,怕是比你我行文,都要好使三分……”
    王珪只是关心自己的孩子多嘴了一句,听蔡确这么一说才回过味来,对哦,还真是这个道理……
    叹了一口气:“理工学派宣扬的‘天理人情’,我看还是有些道理的。你看这么点小事儿,里边的人情脉络都这么复杂……”
    蔡确心中又不由得冷笑,人家理工学派所说的“人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