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92节(2/3)
洪水即落。
洪水退去后,羊公的尸首在一处村庄发现,百姓感念羊公,便将之葬于那个地方,并立祠奉祀。
宋得天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听闻此事,曾赋诗赞叹,诗云:“身为牺生祷于洪水,水势难清没而水止。民思其仁立祠以祀。呜呼,伟劳不书于史!”
其二就发生在数十年前,大宋状元李迪有个叔叔辈,也到了博州当太守,不过很遗憾和羊公一样,同样没留下名字。
一日李公在城门等候监司派来的使者,属下官吏报酉时已到,李公便急命闭关。
一会儿使者到了,因城门已经关闭,不得入内。
李公与之语于门隙,使者请入见,李公回答:“朝廷法制酉时必须关闭城门,这门我不能开,请使者于城外委屈一宿,明日相见吧。”
又有一天,李公收到来自京中的邮件包裹,打开来发现里边还夹着家书。
于是李公立即熄灭了官烛,点燃私烛阅读家书,读完之后,才重新点起官烛,继续阅读公文。
当时遂有“闭关迎使者,灭烛看家书”之句。
两个无名太守的故事都很简单,然而晏小山敏锐地发现了这篇文章对报纸销量的价值,立刻原文刊载。
果然,当期报纸销量激增,汴京城中展开了大讨论。
没有别的原因,匡师古伪钞案,同样发生在博州,他的身份,同样是博州知州!
人虽然死了,但是匡师古在朝中尚不乏有同情者,还是拿着“刑不上大夫”那一套说事儿,认为朝廷量刑过重,诛杀过速。
等到博州两位曾经清廉奉公的无名太守事迹被挖掘出来,刊载于报纸之后,匡师古立刻就失去支持。
这就叫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开封府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同样是一个地方的主官,差别怎么能如此之大呢?
朝中大佬们,你们的同情心,是不是该放到本应青史留名,却遗憾只留下事迹的羊李二公身上,而不是放在那伪钞犯身上?!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
高滔滔也看报,同样发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大宋有匡师古那种贪滥枉法的官员,同样也有羊李二公那样廉白自守的官员,这完全够给大宋官员洗地了啊!
这段时间因为匡师古案,百姓们对官员也多了些看法。
立刻下诏,查查这二公。
最终查到李工乃李迪从父李淞,而羊公事迹久远,已经无法知道姓名。
不过楚王诗是真的。
既然事有可考不是编造,高滔滔便命立羊李二公像于博州城隍庙,将博州南北向的一条街道命名为“羊使君巷”,东西向的一条街道命名为“李使君巷”。
匡师古案,到此彻底定论,廉洁奉公的羊李二公这下成了博州城隍,那作为反面对比的匡师古,自然就只好成为臭狗屎。
就算是神仙下界,也翻不过这个案子来了。
晏几道也是宰相之家出身,又多年担任报人,对这些门道也算内行,于是写信给苏油,盛赞使相幕府有高人。
书法卓绝,文辞老练,博学多闻,政治敏感,智慧超人。
简简单单百十字,两个太守三件事,就将京中舆论争议彻底平息下来,还让案件处理得到了最大的支持。
堪称施轻风而化雪岭,加片羽而转钧衡。
其着力之处,简直妙到毫颠。
苏油收到信之后莫名其妙,不过晏小山的推断不能说错,从政治考量来说,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始作为者,大概率错不了。
或者这高人,真出在自己幕府?
让晏小山将那篇文章原稿寄回给自己,苏油一看就知道是谁了。
王彦弼也是个有福的娃,机缘巧合,这回真是捡到宝了。
不过苏油也没有与王彦弼详说此事,只告诉他要尊重王晦,老人家无儿无女寄于你门下,这是看得起你,不能辜负老人家对你的期许。
之后苏油便撂开手不再管这事儿,全身心投入到如何让四路百姓过好一个和谐安宁的年节上头。
……
汴京,钟萃宫,高滔滔怒气冲冲地走进殿来。
向太后赶紧站起身来迎接,高滔滔问道:“官家没在这里?”
向太后感到奇怪:“官家怎么会在这里?”
高滔滔停了一下:“范祖禹、刘安世上奏,谓官家权罢经筵,意谓将有燕享。今复半月,讲臣不得望清光。”
“又说城中民间喧传禁中见求乳母,遂谓官家近女宠,此声流播,实损帝德。”
“范祖禹说官家年才十四,非近女色之时,上疏劝进德爱身,还乞保护上躬,这是怨我看顾不周……”
却见向太后给她使脸色,不由得住了嘴:“怎么了?”
却听向太后轻咳一声:“端仪你先出去吧。”
帘后走出一个小女孩,耳朵上还夹着一支细管钢笔,手里抱着几本账册。
小女孩惊惶地将账册放到向太后的桌上,跟高滔滔和向太后福了一福,细声细气地道了声:“端仪请问太皇太后起居,端仪请先告退。”
说罢慌张张地去了。
高滔滔吐出口浊气
洪水退去后,羊公的尸首在一处村庄发现,百姓感念羊公,便将之葬于那个地方,并立祠奉祀。
宋得天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听闻此事,曾赋诗赞叹,诗云:“身为牺生祷于洪水,水势难清没而水止。民思其仁立祠以祀。呜呼,伟劳不书于史!”
其二就发生在数十年前,大宋状元李迪有个叔叔辈,也到了博州当太守,不过很遗憾和羊公一样,同样没留下名字。
一日李公在城门等候监司派来的使者,属下官吏报酉时已到,李公便急命闭关。
一会儿使者到了,因城门已经关闭,不得入内。
李公与之语于门隙,使者请入见,李公回答:“朝廷法制酉时必须关闭城门,这门我不能开,请使者于城外委屈一宿,明日相见吧。”
又有一天,李公收到来自京中的邮件包裹,打开来发现里边还夹着家书。
于是李公立即熄灭了官烛,点燃私烛阅读家书,读完之后,才重新点起官烛,继续阅读公文。
当时遂有“闭关迎使者,灭烛看家书”之句。
两个无名太守的故事都很简单,然而晏小山敏锐地发现了这篇文章对报纸销量的价值,立刻原文刊载。
果然,当期报纸销量激增,汴京城中展开了大讨论。
没有别的原因,匡师古伪钞案,同样发生在博州,他的身份,同样是博州知州!
人虽然死了,但是匡师古在朝中尚不乏有同情者,还是拿着“刑不上大夫”那一套说事儿,认为朝廷量刑过重,诛杀过速。
等到博州两位曾经清廉奉公的无名太守事迹被挖掘出来,刊载于报纸之后,匡师古立刻就失去支持。
这就叫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开封府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同样是一个地方的主官,差别怎么能如此之大呢?
朝中大佬们,你们的同情心,是不是该放到本应青史留名,却遗憾只留下事迹的羊李二公身上,而不是放在那伪钞犯身上?!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
高滔滔也看报,同样发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大宋有匡师古那种贪滥枉法的官员,同样也有羊李二公那样廉白自守的官员,这完全够给大宋官员洗地了啊!
这段时间因为匡师古案,百姓们对官员也多了些看法。
立刻下诏,查查这二公。
最终查到李工乃李迪从父李淞,而羊公事迹久远,已经无法知道姓名。
不过楚王诗是真的。
既然事有可考不是编造,高滔滔便命立羊李二公像于博州城隍庙,将博州南北向的一条街道命名为“羊使君巷”,东西向的一条街道命名为“李使君巷”。
匡师古案,到此彻底定论,廉洁奉公的羊李二公这下成了博州城隍,那作为反面对比的匡师古,自然就只好成为臭狗屎。
就算是神仙下界,也翻不过这个案子来了。
晏几道也是宰相之家出身,又多年担任报人,对这些门道也算内行,于是写信给苏油,盛赞使相幕府有高人。
书法卓绝,文辞老练,博学多闻,政治敏感,智慧超人。
简简单单百十字,两个太守三件事,就将京中舆论争议彻底平息下来,还让案件处理得到了最大的支持。
堪称施轻风而化雪岭,加片羽而转钧衡。
其着力之处,简直妙到毫颠。
苏油收到信之后莫名其妙,不过晏小山的推断不能说错,从政治考量来说,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始作为者,大概率错不了。
或者这高人,真出在自己幕府?
让晏小山将那篇文章原稿寄回给自己,苏油一看就知道是谁了。
王彦弼也是个有福的娃,机缘巧合,这回真是捡到宝了。
不过苏油也没有与王彦弼详说此事,只告诉他要尊重王晦,老人家无儿无女寄于你门下,这是看得起你,不能辜负老人家对你的期许。
之后苏油便撂开手不再管这事儿,全身心投入到如何让四路百姓过好一个和谐安宁的年节上头。
……
汴京,钟萃宫,高滔滔怒气冲冲地走进殿来。
向太后赶紧站起身来迎接,高滔滔问道:“官家没在这里?”
向太后感到奇怪:“官家怎么会在这里?”
高滔滔停了一下:“范祖禹、刘安世上奏,谓官家权罢经筵,意谓将有燕享。今复半月,讲臣不得望清光。”
“又说城中民间喧传禁中见求乳母,遂谓官家近女宠,此声流播,实损帝德。”
“范祖禹说官家年才十四,非近女色之时,上疏劝进德爱身,还乞保护上躬,这是怨我看顾不周……”
却见向太后给她使脸色,不由得住了嘴:“怎么了?”
却听向太后轻咳一声:“端仪你先出去吧。”
帘后走出一个小女孩,耳朵上还夹着一支细管钢笔,手里抱着几本账册。
小女孩惊惶地将账册放到向太后的桌上,跟高滔滔和向太后福了一福,细声细气地道了声:“端仪请问太皇太后起居,端仪请先告退。”
说罢慌张张地去了。
高滔滔吐出口浊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