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59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去!”
    唐慎微如今成了太医局翰林医正,最近正在整理黑汗医学。
    他最重视收集医方,如今也在写书,以《素问》、《内经》、《本草》、《仲景医论》为理论基础,准备出一本专门诠释华夏医方理法方效与辨证加减的大部头著作,命名为《医方集解》。
    大苏对此很感兴趣,揽下了将医方编纂成歌诀的这部分工作,以方便传播。
    这一次靠谱,苏油倒没有拦着他。
    从宫外进来时间也老长,赵煦是石薇教育大的,对医家不存在男女之防,直接让唐慎微请脉。
    唐慎微一路走得急,额头上汗都还没散去,他临床经验极为丰富,一搭脉就体现出了专业:“脉走连珠而滑,虽然很细微,却也可察。且少阴脉动甚,《素问》有云: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娘娘月信推迟多久了?”
    孟端仪也是理学出身,并不忌讳:“一般初五会至,于今已然……整两月了。”
    唐慎微又问了孟端仪的饮食口味变化,还有一些生理反应,笃定道:“恭喜官家,恭喜娘娘,娘娘这是有妊了。”
    “真的?”赵煦觉得自己好厉害,谁说赵宋皇家子息不畅的?!老子才结婚半年新妇就怀上了!
    从桌上拿起一方白玉笔架:“唐医正!赏你!”
    唐慎微也不客气,双手接过:“臣谢陛下赏。”
    孟端仪说道:“陛下,还请唐医正一道,去禀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娘娘。”
    “啊对对对……”赵煦从衣架上取下绣缎貂皮披风给孟端仪系上:“一起去禀告娘娘们!”
    几位尊长得知,也各是大喜,还一番询问叮嘱,才让小两口赶紧回去休息。
    太皇太后还让孟端仪安心将养,接下来一个月还有诸多礼节,高滔滔让她不用管了。
    至于唐慎微,走一处就得一处赏赐,待到出得西华门,医箱都差不多装得满当当。
    张士良打着灯笼走在前面,赵煦牵着孟端仪的手,沿着花园小径往回走。
    看到已经结冰的池面,赵煦突然冒出一句:“得弄几双冰鞋,小时候我最喜欢去中牟苏家庄子上滑冰。我们的孩子肯定也会喜欢。”
    孟端仪轻轻扯了赵煦一下:“陛下,就连杵儿离滑冰玩耍都还早着呢。”
    赵煦赧然一笑:“也是。”
    夫妻俩继续朝前走,赵煦说道:“我自幼其实体弱,五岁时还得了咳血之症,饭都吃不下。是司徒给我置办膳食,哄我进餐,仙卿给我用药调理,又让扁罐哥带着我在中牟田野间玩耍,亲农,泡温泉,学游泳,让漏勺、彦弼和我作伴,相互监督,身体才一天天好了起来。”
    “若非司徒夫妇二人,姐姐,怕是你都见不着我。”
    孟端仪心疼地挽住赵煦的胳膊:“那陛下小时候受了很多苦吧?”
    “哈?”赵煦失笑:“每次去中牟庄子前,我都会兴奋得睡不着,那里可太好玩了!”
    “前几天你不是还奇怪我怎么懂养鱼养羊吗?就是在庄子上跟八公学的!”
    说着不觉停下脚步,看着夜空里闪烁的繁星:“姐姐,我……想他们了。”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
    孟端仪轻轻扯了一下赵煦的胳膊,对前方举着灯笼的张士良努了努嘴:“陛下是天子,举动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国家有制度,司徒又是重臣,为国家守北门,自然不可擅离。”
    “扁罐在皇家海军学院做教授,漏勺在广州做路判,皆不留于朝中,这是司徒光风霁月,不为子孙希进。”
    “如果这时候召他们回京,陛下,臣妾不敢干涉朝政,但是担心,会让太皇太后难做。”
    孟端仪非常聪明,如果赵煦召苏油、扁罐、漏勺回京,所有人必然会将之作为赵煦攒自己班底的强烈信号,在这样的敏感时期,也必然会让高滔滔产生一些情绪。
    以如今赵煦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大宋臣民只会认这个天子,其他的根本就不会再有任何机会。
    群臣可以劝太皇太后,但是赵煦决不能表现出一点这样的意思,最好一切让太皇太后自己来,否则太皇太后会被置于尴尬的境遇。
    曹太后当年被群臣欺辱诓骗而还政英宗,英宗以那样的上位方式,赵煦心里,反而认为是皇家的耻辱。
    既然皇帝之位已经拿得十足十的稳当,早几日晚几日亲政,其实并无必要去计较。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自信,赵煦还大方地赐了两位皇叔剑履上殿的恩荣。
    何况就算亲政,赵煦也只有沿着目前的道路前进下去,和另一个时空里那种急切地想要掌权翻盘的情形,已经截然不同了。
    两宫一体,平稳过渡,是苏油临走之时,谆谆告诫过赵煦的“政治正确”。
    赵煦其实是个很念旧的人,神宗一张旧书桌被换掉,他都要叫人去换回来,在那个时空,是被高滔滔逼压到了极致,完全否定了神宗的功绩,才导致亲政之后的猛烈反弹。
    加上脱去枷锁之后的放纵,很快就伤害了本来就脆弱的身体,早早就挂掉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高滔滔,变成了维护自己父亲主张的人,被赵煦列为了和父亲一样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