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1/3)
你曾对我直言,我替她提鞋亦是不配。
过后你为此向我赔罪,此后亦从未再提。但至今,我仍常想,在你心中,如今到底是否全部只爱我一人?
在我心中,惟爱一人。
但不知君心如何?
深夜走笔凌乱,或词不达意,但字字句句,皆为我之肺腑之言。
你若不怪,待再见之时,我想听你亲口之言。
君心若是有二,我愿成全有情之人。
……
菩珠写下最后一字,泪已是湿透衣襟。
她不敢再读自己这信。只怕再多看一眼,便就失了发出去的勇气。墨迹未干,便就与方才那信纸一并封好,等到天亮,出来,将信交给了韩荣昌,让他派人送回都护府去,接着继续上路,朝着玉门赶去。
傍晚时分,一行人抵达了关口。
夕阳沐浴着前方那座雄伟而高大的关楼。关楼上方,今日不知何故,远远看去,仿佛站满士兵,他们身上的盔甲在夕阳之中,反射着闪烁的连片光芒。
一行人继续前行。待到了近前,这才渐渐看清,关楼之上,众星拱月,立着一个青年男子。
那人只穿了身常服,但在他的两旁和身后却布满岗哨,戒备森严,关口两旁更是骑兵步卒,剑戈如林。
那人便就高高立于上方。夕阳照在他的身上,显得他愈发气势逼人。
他正眺望着关外这边的方向,很快,似是看到了什么,转身快步下了城楼,在前后随扈的伴驾之下,从关口走了出来。
是李承煜,当朝皇帝李承煜。
他登基后,首次出巡的目的地,选了河西。
他是三日前来到这里的,巡视边关,慰问将士。
如此之巧,就在这个傍晚,御驾和这支刚从西域而来的队伍,迎头相遇。
第125章
雪山山脉的脚下, 从东往西,走来了一支长长的迁徙队伍。队伍杂而不乱,在领队的带领之下, 朝着前方, 缓缓蜿蜒前行。
对于这支迁徙队伍中的人们而言, 最艰难的时日已是过去了。他们再继续这样往前走个数日,与西狄太后金熹大长公主派来迎接的人马汇合之后, 便将结束这趟漫长而曲折的旅途, 抵达此行的目的之地。
傍晚, 迁徙的人们在山脚下的一块避风平坦之处宿营过夜。帐篷一个一个地搭了起来,篝火一堆一堆地点燃, 食物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开来。一切看起来, 都正在慢慢地向好。
但是李玄度的心情, 却是没有半分的轻松之感。
舅父起初受了流箭之伤,被困之时, 带着武士竭尽全力保护民众, 无暇顾及自己,伤势逐渐恶化。待他赶到脱困之后,伤势已是转重, 邪入肺腑。
一个多月前,他就派人回去传信给表妹了。这支队伍行近速度不快。按理说,如果她的病情已经痊愈,路上也不出意外的话, 近期应该就能赶上来了。
他知道,舅父临终之前, 心里最放不下的,应当就是表妹。
若再过些天, 依然不见她人,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表妹的身体还是没有好转,要么就是她在路上被耽搁了。
无论哪种可能,都是他所不愿见到的。
张霆走了过来,请他去用晚饭。
李玄度毫无胃口,转头看了眼舅父所在的那顶帐篷,问道:“还没消息吗?”
张霆知他问的是什么,摇了摇头,说数日前便已照他吩咐派人往回走了,只要遇到,很快就能带来。
李玄度沉吟了片刻,正要叫他再多派些人返回去,忽见远处奔来了一个士兵,口中高声喊道:“殿下!宗主他们到了!”
李檀芳一路颠沛,终于追赶而至。当她出现在李玄度的面前之时,人憔悴无比,唤了一声“阿兄”,眼眶便就红了。
李玄度迎她,关切地问她的身体和路上的情况。
李檀芳稳住情绪,说她身体已是无碍,叫他放心。又说这一路上,得了张捉和尉迟王子的保护,终于赶来这里,她十分感激,说完便问父亲的情况。当得知伤势严重,或将不治,眼泪夺眶而出。
李玄度安慰了几句,立刻带她过去,留父女独处之后,自己心事重重地走了出来,见张捉和尉迟胜德还站在外头,上去问道:“王妃她最近怎样?”
二人异口同声,说王妃一切都好。
李玄度点了点头,又问之前那场保卫战的详情。
张捉将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北道联军人马众多,当时极有可能计划分兵攻打晏城和霜氏城,而都护府兵力有限,两边告急,霜氏提出以水漫道阻挡联军的计策,却又遇到冻地难凿的困难。是李宗主自告奋勇,带着人及时取来了火油,这才顺利开渠引水,将联军拦在双城之外,继而遭到痛歼,都护府最后大获全胜。
尉迟胜德又道:“殿下,李宗主这回真是叫人佩服!若不是她,此仗还不知结果如何。我听说她当时病体本就没有痊愈,回来的时候,旧病复发,人都不能走路了,是躺着进了城的。这回若是论功,她当居首功!”
一向对谁都不服气的张捉,这回竟也一声不吭。
李玄度
过后你为此向我赔罪,此后亦从未再提。但至今,我仍常想,在你心中,如今到底是否全部只爱我一人?
在我心中,惟爱一人。
但不知君心如何?
深夜走笔凌乱,或词不达意,但字字句句,皆为我之肺腑之言。
你若不怪,待再见之时,我想听你亲口之言。
君心若是有二,我愿成全有情之人。
……
菩珠写下最后一字,泪已是湿透衣襟。
她不敢再读自己这信。只怕再多看一眼,便就失了发出去的勇气。墨迹未干,便就与方才那信纸一并封好,等到天亮,出来,将信交给了韩荣昌,让他派人送回都护府去,接着继续上路,朝着玉门赶去。
傍晚时分,一行人抵达了关口。
夕阳沐浴着前方那座雄伟而高大的关楼。关楼上方,今日不知何故,远远看去,仿佛站满士兵,他们身上的盔甲在夕阳之中,反射着闪烁的连片光芒。
一行人继续前行。待到了近前,这才渐渐看清,关楼之上,众星拱月,立着一个青年男子。
那人只穿了身常服,但在他的两旁和身后却布满岗哨,戒备森严,关口两旁更是骑兵步卒,剑戈如林。
那人便就高高立于上方。夕阳照在他的身上,显得他愈发气势逼人。
他正眺望着关外这边的方向,很快,似是看到了什么,转身快步下了城楼,在前后随扈的伴驾之下,从关口走了出来。
是李承煜,当朝皇帝李承煜。
他登基后,首次出巡的目的地,选了河西。
他是三日前来到这里的,巡视边关,慰问将士。
如此之巧,就在这个傍晚,御驾和这支刚从西域而来的队伍,迎头相遇。
第125章
雪山山脉的脚下, 从东往西,走来了一支长长的迁徙队伍。队伍杂而不乱,在领队的带领之下, 朝着前方, 缓缓蜿蜒前行。
对于这支迁徙队伍中的人们而言, 最艰难的时日已是过去了。他们再继续这样往前走个数日,与西狄太后金熹大长公主派来迎接的人马汇合之后, 便将结束这趟漫长而曲折的旅途, 抵达此行的目的之地。
傍晚, 迁徙的人们在山脚下的一块避风平坦之处宿营过夜。帐篷一个一个地搭了起来,篝火一堆一堆地点燃, 食物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开来。一切看起来, 都正在慢慢地向好。
但是李玄度的心情, 却是没有半分的轻松之感。
舅父起初受了流箭之伤,被困之时, 带着武士竭尽全力保护民众, 无暇顾及自己,伤势逐渐恶化。待他赶到脱困之后,伤势已是转重, 邪入肺腑。
一个多月前,他就派人回去传信给表妹了。这支队伍行近速度不快。按理说,如果她的病情已经痊愈,路上也不出意外的话, 近期应该就能赶上来了。
他知道,舅父临终之前, 心里最放不下的,应当就是表妹。
若再过些天, 依然不见她人,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表妹的身体还是没有好转,要么就是她在路上被耽搁了。
无论哪种可能,都是他所不愿见到的。
张霆走了过来,请他去用晚饭。
李玄度毫无胃口,转头看了眼舅父所在的那顶帐篷,问道:“还没消息吗?”
张霆知他问的是什么,摇了摇头,说数日前便已照他吩咐派人往回走了,只要遇到,很快就能带来。
李玄度沉吟了片刻,正要叫他再多派些人返回去,忽见远处奔来了一个士兵,口中高声喊道:“殿下!宗主他们到了!”
李檀芳一路颠沛,终于追赶而至。当她出现在李玄度的面前之时,人憔悴无比,唤了一声“阿兄”,眼眶便就红了。
李玄度迎她,关切地问她的身体和路上的情况。
李檀芳稳住情绪,说她身体已是无碍,叫他放心。又说这一路上,得了张捉和尉迟王子的保护,终于赶来这里,她十分感激,说完便问父亲的情况。当得知伤势严重,或将不治,眼泪夺眶而出。
李玄度安慰了几句,立刻带她过去,留父女独处之后,自己心事重重地走了出来,见张捉和尉迟胜德还站在外头,上去问道:“王妃她最近怎样?”
二人异口同声,说王妃一切都好。
李玄度点了点头,又问之前那场保卫战的详情。
张捉将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北道联军人马众多,当时极有可能计划分兵攻打晏城和霜氏城,而都护府兵力有限,两边告急,霜氏提出以水漫道阻挡联军的计策,却又遇到冻地难凿的困难。是李宗主自告奋勇,带着人及时取来了火油,这才顺利开渠引水,将联军拦在双城之外,继而遭到痛歼,都护府最后大获全胜。
尉迟胜德又道:“殿下,李宗主这回真是叫人佩服!若不是她,此仗还不知结果如何。我听说她当时病体本就没有痊愈,回来的时候,旧病复发,人都不能走路了,是躺着进了城的。这回若是论功,她当居首功!”
一向对谁都不服气的张捉,这回竟也一声不吭。
李玄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