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2/3)
税钱——历来粤关的关税都是归内务府的,然而缓不济急,捻匪一场仗打了好些年,他从幼童长成了青年,战事也才刚刚算告个段落,海关虽有点银子,也远不及鼎盛的时候。
生在这样一个败落的年代,当皇帝也觉得没趣。
“还好还有半年。朕风闻有人说清漪园已经太旧了,太后居住得委屈。要么尽力拨点款子修一修海子边的几处亭榭,至少让太后在暑天有个纳凉观景的地方。其余的,慢慢筹备吧。”
“是。”荣聿说,“马上还有宫里的几位老太妃、老太嫔的寿,这倒是只自己热闹热闹,花不了几个,要不要办?”
昝宁说:“都是长辈,抠门这点子小钱实在不成体统,该办还是办吧。内务府看看朕身上的用度还有哪些能省的,牙缝里挤挤也就出来了。”
荣聿不由看了他一眼,然后低声说:“皇上委屈了。”
昝宁说:“朕谈不上委屈。现在的情况,一文钱要掰成三瓣才够花。”
他枯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又说:“正蓝旗的人还在京畿么?”
这支队伍是老的礼亲王以“协助剿匪”的名义挪过来的,现在荣聿成了新旗主,自然是他说了算。荣聿怕皇帝对这么大一支队伍有心结,急忙说:“奴才打算着这一个月就把人都挪动回去,还是让他们各安各自的地方,不给万岁爷添乱。唯只是……”
他不发话,昝宁也明白,唯只是钱罢了。
几万人的挪动,从拔营到安家,再到一路上吃吃喝喝,总该由公家付这个钱,他现在就愁钱!只能说:“不着急的事,这帮子人在京畿挺安分,吃的又是正蓝旗的饷,就先留着吧,以后慢慢再挪动。”
“是。”荣聿应了一声,踌躇了一下,终于又一次开口,“皇上,奴才开口问太后圣寿的事,实在是风闻一些不大好的消息,只是话不怎么好听,不知道该怎么向皇上开口。”
昝宁注目过来:“你但说无妨。”
荣聿道:“今年春闱,张莘和出的卷子,试策为‘君子之德风’,皇上亲批的魁首讲的是上行下效、君臣和一的意思,您击节称赞说写得好。然而落榜的有几个写孝的,特别写‘生,事之以礼’的,忿忿然不平,说《滕文公章句》里本来就是这个意思,孝为百德之首。现在硬把‘孝’字拉下马,却空谈什么‘君臣和一’,岂不是别有用心,要改圣人立意了?”
昝宁有些疑惑地点点头:“谈孝本也没错。但朝廷取士,不仅看试策的立意,还得看文字吧?”
荣聿犹豫了一下才说:“这是自然的,但遇到有心挑唆的,话风就不对劲了。”
昝宁皱着眉,好一会儿侧目问:“他们的意思,朕打压这些说‘孝治天下’的人?”
荣聿垂头:“大概是的。”
“荒唐胡闹!”
见龙颜大怒,荣聿静默了一会儿避他的锋芒之气。然而劝谏的话还是得说:“皇上暂熄雷霆之怒。外头现在传言纷纷,您无论如何得做出个事母以孝的模样来。礼亲王倒台,太后那边一时并无制衡她的力量,传言是个信号,亦是个警示。”
荣聿的一席话,昝宁虽然听着十分恼火,但也须从善如流,因为就如他自己所说的“身前身后名”无法不在乎,连“孝”字的根基都没了,其他形象一概否然。
于是接下来的一阵子,昝宁处置完政事,隔三差五就要往清漪园走一趟给太后请安,宫里再节衣缩食,也不敢亏待太后那里半分。
这日,太后闲闲道:“皇帝,你这样来回地跑,也着实辛苦了。我思忖着隔几日恰好是你祖母辈的禧太嫔的七十整寿,我想请这些老太妃太嫔们到园子里来戏耍几天,好好为她办个寿,强过紫禁城里的逼仄,你带着嫔妃们也一道来。”
昝宁极力应承:“是,太后有这样的美意,儿子自当报效。太嫔做寿的日子,好好热闹热闹。”
“内务府还有钱么?”太后问。
昝宁说:“做个寿的钱还是有的。”
禧太嫔七十大寿的那天,皇帝昝宁决定从百忙中抽空,到清漪园去祝寿。
他是上午大朝之后才准备出发,内务府上虞处是最忙,准备皇帝到皇城外的园子里所需的辇轿、仪仗、随侍、扈从,还要安排人洒扫街道,铺设黄沙,驱赶无关的行人。
贺寿这种热闹事,宫里也要去不少人,各宫的嫔妃,除了被监.禁在宁寿宫的颖答应,以及不愿意见人的废后——现在的景妃纳兰氏,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带着贴身的宫女和太监乘着车或轿一路迤逦先行。
而皇帝在上午还有一拨引见和一拨叫起。
引见见的是今年升任的官员,要一个一个把人看过去,诫勉几句,而后记录自己对这些人的印象。
其中好几个是山东和江南保举上来的,他特地问:“两江的新总督、新巡抚、新布政使为人官声如何?可据实奏闻。”
又问:“东省巡抚赵湖桢,这次没有被礼亲王的案子牵连,是不是敛了不少声气儿?”
还好,他遴选的江南的一套新官,上任后普遍官声不错,一洗吴唐在位时期江南官场的糜烂颓丧。
而山东巡抚赵湖桢,亦即胆大妄为杀了邱德山的那位,也未失
生在这样一个败落的年代,当皇帝也觉得没趣。
“还好还有半年。朕风闻有人说清漪园已经太旧了,太后居住得委屈。要么尽力拨点款子修一修海子边的几处亭榭,至少让太后在暑天有个纳凉观景的地方。其余的,慢慢筹备吧。”
“是。”荣聿说,“马上还有宫里的几位老太妃、老太嫔的寿,这倒是只自己热闹热闹,花不了几个,要不要办?”
昝宁说:“都是长辈,抠门这点子小钱实在不成体统,该办还是办吧。内务府看看朕身上的用度还有哪些能省的,牙缝里挤挤也就出来了。”
荣聿不由看了他一眼,然后低声说:“皇上委屈了。”
昝宁说:“朕谈不上委屈。现在的情况,一文钱要掰成三瓣才够花。”
他枯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又说:“正蓝旗的人还在京畿么?”
这支队伍是老的礼亲王以“协助剿匪”的名义挪过来的,现在荣聿成了新旗主,自然是他说了算。荣聿怕皇帝对这么大一支队伍有心结,急忙说:“奴才打算着这一个月就把人都挪动回去,还是让他们各安各自的地方,不给万岁爷添乱。唯只是……”
他不发话,昝宁也明白,唯只是钱罢了。
几万人的挪动,从拔营到安家,再到一路上吃吃喝喝,总该由公家付这个钱,他现在就愁钱!只能说:“不着急的事,这帮子人在京畿挺安分,吃的又是正蓝旗的饷,就先留着吧,以后慢慢再挪动。”
“是。”荣聿应了一声,踌躇了一下,终于又一次开口,“皇上,奴才开口问太后圣寿的事,实在是风闻一些不大好的消息,只是话不怎么好听,不知道该怎么向皇上开口。”
昝宁注目过来:“你但说无妨。”
荣聿道:“今年春闱,张莘和出的卷子,试策为‘君子之德风’,皇上亲批的魁首讲的是上行下效、君臣和一的意思,您击节称赞说写得好。然而落榜的有几个写孝的,特别写‘生,事之以礼’的,忿忿然不平,说《滕文公章句》里本来就是这个意思,孝为百德之首。现在硬把‘孝’字拉下马,却空谈什么‘君臣和一’,岂不是别有用心,要改圣人立意了?”
昝宁有些疑惑地点点头:“谈孝本也没错。但朝廷取士,不仅看试策的立意,还得看文字吧?”
荣聿犹豫了一下才说:“这是自然的,但遇到有心挑唆的,话风就不对劲了。”
昝宁皱着眉,好一会儿侧目问:“他们的意思,朕打压这些说‘孝治天下’的人?”
荣聿垂头:“大概是的。”
“荒唐胡闹!”
见龙颜大怒,荣聿静默了一会儿避他的锋芒之气。然而劝谏的话还是得说:“皇上暂熄雷霆之怒。外头现在传言纷纷,您无论如何得做出个事母以孝的模样来。礼亲王倒台,太后那边一时并无制衡她的力量,传言是个信号,亦是个警示。”
荣聿的一席话,昝宁虽然听着十分恼火,但也须从善如流,因为就如他自己所说的“身前身后名”无法不在乎,连“孝”字的根基都没了,其他形象一概否然。
于是接下来的一阵子,昝宁处置完政事,隔三差五就要往清漪园走一趟给太后请安,宫里再节衣缩食,也不敢亏待太后那里半分。
这日,太后闲闲道:“皇帝,你这样来回地跑,也着实辛苦了。我思忖着隔几日恰好是你祖母辈的禧太嫔的七十整寿,我想请这些老太妃太嫔们到园子里来戏耍几天,好好为她办个寿,强过紫禁城里的逼仄,你带着嫔妃们也一道来。”
昝宁极力应承:“是,太后有这样的美意,儿子自当报效。太嫔做寿的日子,好好热闹热闹。”
“内务府还有钱么?”太后问。
昝宁说:“做个寿的钱还是有的。”
禧太嫔七十大寿的那天,皇帝昝宁决定从百忙中抽空,到清漪园去祝寿。
他是上午大朝之后才准备出发,内务府上虞处是最忙,准备皇帝到皇城外的园子里所需的辇轿、仪仗、随侍、扈从,还要安排人洒扫街道,铺设黄沙,驱赶无关的行人。
贺寿这种热闹事,宫里也要去不少人,各宫的嫔妃,除了被监.禁在宁寿宫的颖答应,以及不愿意见人的废后——现在的景妃纳兰氏,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带着贴身的宫女和太监乘着车或轿一路迤逦先行。
而皇帝在上午还有一拨引见和一拨叫起。
引见见的是今年升任的官员,要一个一个把人看过去,诫勉几句,而后记录自己对这些人的印象。
其中好几个是山东和江南保举上来的,他特地问:“两江的新总督、新巡抚、新布政使为人官声如何?可据实奏闻。”
又问:“东省巡抚赵湖桢,这次没有被礼亲王的案子牵连,是不是敛了不少声气儿?”
还好,他遴选的江南的一套新官,上任后普遍官声不错,一洗吴唐在位时期江南官场的糜烂颓丧。
而山东巡抚赵湖桢,亦即胆大妄为杀了邱德山的那位,也未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