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1/4)
第51章
以前也读史, 但是作为争权夺位的胜利者的后人,爱新觉罗家族对于汉人其实是从内心之中又是警惕又是看不起的。
警惕汉人的人多, 看不起汉人这么多人不还是被满人夺了天下?
就是这种心理,导致了爱新觉罗家族对于汉人书写的历史也带着一种轻慢的态度。
这种轻慢的态度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三藩, 三藩之乱起源于削藩,而历史上也有两次著名的削藩事件, 分别发生于汉朝和清朝的老大哥明朝, 汉朝的削藩最后变成了推恩令, 明朝的削藩最后直接换了一个皇帝, 那个皇帝就是著名的明成祖朱棣。
当然,这两次削藩说白了是刘氏皇族和朱氏皇族的内部皇权斗争,一家人打来打去,和康熙皇帝的削藩是两种性质的, 不过,如果吴三桂当时不出那个昏招自己登基为帝, 那最终结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这个削藩, 说白了是两个利益集团的斗争, 已经站稳了的清朝羽翼丰满的康熙皇帝对阵底气不足历史有污点还颇发昏招的吴三桂,胜利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康熙皇帝祭拜朱元璋,以安抚江南人心,但是除了这个行为之外, 对于满汉的差别对待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变,满汉双尚书就是明证。
这种分离制度,短期看来确实是好的——对于满人而言, 但是这种制度对于一个皇帝治理天下而言真的好吗?
真正的生活在这个时代,接触到了真实的历史,苏莹感觉到的只有压抑,虽然扬州屠杀、留发不留头、三藩之乱让大部分人闭上了嘴,康熙皇帝对朱元璋的祭拜安抚了一部分人心,但是那种悲愤依然潜藏于人心之中。
康熙皇帝,苏莹是没办法了,但是,对于未来有可能的雍正皇帝,苏莹觉得,还是让他好好读一下历史,知道一下,他的皇阿玛很多事做的算不上多英明还是有必要的。
这些话还不能说,只能让他自己悟,自己想出来悟出来的才是自己的,这一点尤为重要!
说实话,苏莹实在是不能理解那些清朝无脑吹的想法,康熙皇帝这人真的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真心算不上伟大啊!他到底哪里伟大了?他一不痴情——看看后宫嫔妃的数目,谁能昧着良心说康熙皇帝痴情!?二也没出台什么对百姓好让百姓得到实惠的政策啊——请不要被那些无脑电视剧洗脑了啦!康熙皇帝本人可没干过反腐,反而包庇了不少贪官!
所以,他到底哪里伟大?请恕苏莹实在没看出来。
迄今为止,康熙皇帝做的事情削藩也好,收复台湾(收复了就开始闭关锁国)也好,甚至现在的噶尔丹,都是为了他的统治权,即使被后人称颂的‘永不加赋’,也是鳌拜的遗留,更何况‘永不加赋’不加的只有丁赋——就是人口增长了,不收增加的那些人口的赋税,但是其它赋税可是照交不误的,现在人口少,自然没啥问题,人口增长之后呢?
这样一个皇帝整天被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苏莹表示对此无话可说!
不过,现在这个皇帝成了自己的公公,以后几十年都要在他手下混,这些心思只能好好的隐藏起来,所以,苏莹觉得她还是老老实实赚钱去吧,毕竟,现在很多事情都变了,谁知道以后的雍正皇帝还有没有,胤禛这孩子现在看来也没长歪,要是以后一直不歪,也没当上皇帝,那就拉着他环游世界去好了。
俗话说,远香近臭,这话在皇家也很适用的感觉!
认真攻读历史的胤禛可不知道他的福晋脑洞已经开到他当不成皇帝的未来生活上去了。
中国的几千年历史,被记载下来的,基本都与皇帝家的恩怨往来脱不开关系,中国的历史与其说是中国的历史,不如说是中国历代皇帝的兴衰史,虽然其中有一点点不实之处,但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就像后人背历史,记得也是朝代。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这一段话就总结了华夏六七千年的历程。
看着这段话,我们一般都说得出开创一个朝代的人是谁,终结一个朝代的人是谁,中间的皇帝,除非是真的优秀或荒唐到一定程度,你会认识他是谁吗?
明朝的史书,因为清朝皇帝的种种顾虑,以及不知名心理,再加上参与修史的有很多都是东林党一派的亲戚,虽然现在还没修出来,但是,出自算得上明亡一大因素的东林党之手的明史会是怎样的,想也知道。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文人精修历史的情况存在,但是出现现在这样的完全按照一家之言来修史的情况,也算是仅此一例了。
熟读历史的人别的可能不知道,但是一个皇帝的好坏,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
从小到大受着精英教育的胤禛对于史书向来是能背就行,很少深究背后的东西,这一次被苏莹刺激的倒是能认真静下心来去读史书了,而历史向来是经不起推敲的。
让苏莹来说的话,能当上皇帝,大部分都是运气居多,看看史书就知道,任何一个皇帝都是运气第一,实力第二,老天不给面子,你就是当上皇帝了,来
以前也读史, 但是作为争权夺位的胜利者的后人,爱新觉罗家族对于汉人其实是从内心之中又是警惕又是看不起的。
警惕汉人的人多, 看不起汉人这么多人不还是被满人夺了天下?
就是这种心理,导致了爱新觉罗家族对于汉人书写的历史也带着一种轻慢的态度。
这种轻慢的态度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三藩, 三藩之乱起源于削藩,而历史上也有两次著名的削藩事件, 分别发生于汉朝和清朝的老大哥明朝, 汉朝的削藩最后变成了推恩令, 明朝的削藩最后直接换了一个皇帝, 那个皇帝就是著名的明成祖朱棣。
当然,这两次削藩说白了是刘氏皇族和朱氏皇族的内部皇权斗争,一家人打来打去,和康熙皇帝的削藩是两种性质的, 不过,如果吴三桂当时不出那个昏招自己登基为帝, 那最终结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这个削藩, 说白了是两个利益集团的斗争, 已经站稳了的清朝羽翼丰满的康熙皇帝对阵底气不足历史有污点还颇发昏招的吴三桂,胜利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康熙皇帝祭拜朱元璋,以安抚江南人心,但是除了这个行为之外, 对于满汉的差别对待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变,满汉双尚书就是明证。
这种分离制度,短期看来确实是好的——对于满人而言, 但是这种制度对于一个皇帝治理天下而言真的好吗?
真正的生活在这个时代,接触到了真实的历史,苏莹感觉到的只有压抑,虽然扬州屠杀、留发不留头、三藩之乱让大部分人闭上了嘴,康熙皇帝对朱元璋的祭拜安抚了一部分人心,但是那种悲愤依然潜藏于人心之中。
康熙皇帝,苏莹是没办法了,但是,对于未来有可能的雍正皇帝,苏莹觉得,还是让他好好读一下历史,知道一下,他的皇阿玛很多事做的算不上多英明还是有必要的。
这些话还不能说,只能让他自己悟,自己想出来悟出来的才是自己的,这一点尤为重要!
说实话,苏莹实在是不能理解那些清朝无脑吹的想法,康熙皇帝这人真的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真心算不上伟大啊!他到底哪里伟大了?他一不痴情——看看后宫嫔妃的数目,谁能昧着良心说康熙皇帝痴情!?二也没出台什么对百姓好让百姓得到实惠的政策啊——请不要被那些无脑电视剧洗脑了啦!康熙皇帝本人可没干过反腐,反而包庇了不少贪官!
所以,他到底哪里伟大?请恕苏莹实在没看出来。
迄今为止,康熙皇帝做的事情削藩也好,收复台湾(收复了就开始闭关锁国)也好,甚至现在的噶尔丹,都是为了他的统治权,即使被后人称颂的‘永不加赋’,也是鳌拜的遗留,更何况‘永不加赋’不加的只有丁赋——就是人口增长了,不收增加的那些人口的赋税,但是其它赋税可是照交不误的,现在人口少,自然没啥问题,人口增长之后呢?
这样一个皇帝整天被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苏莹表示对此无话可说!
不过,现在这个皇帝成了自己的公公,以后几十年都要在他手下混,这些心思只能好好的隐藏起来,所以,苏莹觉得她还是老老实实赚钱去吧,毕竟,现在很多事情都变了,谁知道以后的雍正皇帝还有没有,胤禛这孩子现在看来也没长歪,要是以后一直不歪,也没当上皇帝,那就拉着他环游世界去好了。
俗话说,远香近臭,这话在皇家也很适用的感觉!
认真攻读历史的胤禛可不知道他的福晋脑洞已经开到他当不成皇帝的未来生活上去了。
中国的几千年历史,被记载下来的,基本都与皇帝家的恩怨往来脱不开关系,中国的历史与其说是中国的历史,不如说是中国历代皇帝的兴衰史,虽然其中有一点点不实之处,但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就像后人背历史,记得也是朝代。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这一段话就总结了华夏六七千年的历程。
看着这段话,我们一般都说得出开创一个朝代的人是谁,终结一个朝代的人是谁,中间的皇帝,除非是真的优秀或荒唐到一定程度,你会认识他是谁吗?
明朝的史书,因为清朝皇帝的种种顾虑,以及不知名心理,再加上参与修史的有很多都是东林党一派的亲戚,虽然现在还没修出来,但是,出自算得上明亡一大因素的东林党之手的明史会是怎样的,想也知道。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文人精修历史的情况存在,但是出现现在这样的完全按照一家之言来修史的情况,也算是仅此一例了。
熟读历史的人别的可能不知道,但是一个皇帝的好坏,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
从小到大受着精英教育的胤禛对于史书向来是能背就行,很少深究背后的东西,这一次被苏莹刺激的倒是能认真静下心来去读史书了,而历史向来是经不起推敲的。
让苏莹来说的话,能当上皇帝,大部分都是运气居多,看看史书就知道,任何一个皇帝都是运气第一,实力第二,老天不给面子,你就是当上皇帝了,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