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3/4)
销,花销上来了,要是和几百年后似的,每个新生儿打防疫针(造成很多残疾儿)进行全民免疫,再把这个全民免疫和全民免疫挂钩,不打不让上学,不上学就是违背教育法,这就是人为造成一大笔开销,加加减减下来,老百姓自己都会不愿意生了。
——好像很不人道啊!不过上位者都不和普通老百姓讲人道,老百姓就是提款机,用得着的时候,你就是当家作主的,用不着的时候,你一个老百姓懂啥,要听专家的!
也是,几百年后人吃的药都是从老鼠、兔子、猴子、山羊等等这些动物身上试验出来的,人都和动物吃一样的东西了,还讲什么尊重生命,动物的生命是被尊重了!
呕,想想都恶心,还是算了吧,这种恶心事真是有点违背苏莹的做人底线,这也给苏莹提了个醒,做为一个国家里面的少数人,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道德操守的,不然,会给很多人带来不好的后果的。
苏莹觉得她最应该庆幸的是现在这个时代是全民中医的时代,这并不是说中医的医术有多好,而是因为中医中药都在中国人身上试验了几千年了,也没见出什么大问题,在欧洲鼠疫——也就是黑死病盛行导致死了三分之一人口的时候,华夏依然好好的。
这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经过过什么瘟疫之类的,纵观华夏历史,大型瘟疫不仅不是没有还有很多,甚至好些次都达到了“死者不可胜计”,“丁尽户绝”, “户灭村绝”的程度,最近的一次瘟疫恰好也没过去多久,也就是五十年前而已。
这次瘟疫从明万历开始直到康熙年间才算是终结,延绵八十多年,其中崇祯十四年,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六年(就是1641年),南北两直隶,山东、安徽、 浙江、贵州、湖南等地疾疫大作,其中惨状到了“春二月瘟疫大作。有一家死数口者,有一家全殁者,白骨山积,遗骸遍野”的程度。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年)的瘟疫,更是“有疙瘩瘟、羊 毛瘟等,呼病即亡,不留片刻。
那个时候,明王朝是怎样的?内外交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明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在那样的情况下,把情况遏制住,总不可能是靠远在千里之外的连萌芽都没有的西医吧!?
——扯远了!
总之,这场已经过去五十年的瘟疫离苏莹还是很远的,现在还是要让百姓手里有钱才是现在主要的事。
写计划写习惯的结果是,苏莹把赚钱的想法都记了下来。
胤禛一看福晋的计划书上那些养海鲜养鱼、怎么收购怎么卖出去什么的头都大了!
他家福晋想让他一个皇子阿哥去卖鱼,这很有前途吗?虽然他皇子的身份去卖鱼绝对不会少赚,胤禛还是想呵呵,虽然身为一个被史书熏陶了这么久的皇子,利国利民之事还真是有必要做一下的,但是——“渔民就这样吧!那么另外两个你准备怎么办?”
苏莹将写了大方向的‘养殖计划书’放到一边,“能怎么办?这两个要找的可不是我,他们要如何看的是你想他们如何。”
胤禛对此是坚决拒绝的,他就是真的想做一个闲散王爷,他也不能到海上做王爷,就是草原都比海上要好。
苏莹对胤禛的想法嗤之以鼻,就是因为他们这些皇室子弟这样的想法,才会把海洋白送给了欧洲那群海盗。
“你的意思是,海上随我的意?”苏莹想了想这样问胤禛。
胤禛一看苏莹这个要搞事的样子有点迟疑,但是他又想不到在海上搞事能搞出多大的事?又不是长江黄河这种,她要是在那里搞事,胤禛觉得他得随时提防着她干出什么大事,但是在海上?身为在海上也生活了一段时间,比较有发言权的人,胤禛觉得还是陆地好,海上除了水还是水,还要经常靠岸补充淡水补充食物,也就海鲜比较好吃。
至于那个被苏莹在他耳边念叨了很长时间的东印度公司,胤禛觉得那完全不是什么事,福晋就是弄垮了它也没啥问题,那些洋人离大清远,哪有福晋说的那么悬?这么一想,好像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于是,胤禛很肯定的点了头。
“福晋,你要做什么还是要和我说的啊!”为了以防万一,胤禛很有心机的加了这么一句让他以后庆幸不已的话。
“这是自然,”苏莹想捂自己的心口,“还有,你的六条船呢?”
“——也随你!”反正也是赚银子,银子他身为皇子也是不嫌多的。
苏莹捂住心口,深深觉得她以后要努力了,她以后一定要让胤禛这个目光短浅的感受一下来自大海的威力!
胤禛要是知道他的不重视才导致他的福晋发下了这么大的宏愿的话,他绝对不会这么随意的,可惜,身为皇族子弟,其他没学会,死鸭子嘴硬一个比一个厉害!
第56章
既然这次的大佬都表示他来这里就是走个过场, 就是给自己撑腰的,苏莹觉得, 她身为人家的老婆,和人家夫妻一体的人, 也不应该那么客气,于是就帮胤禛找了个阳光明媚海风习习, 可以好好看书的地方, 自己拍拍屁股开始处理事情。
胤禛看福晋这么干脆的就走人无语了那么一下, 不过能离开船舱那种小空间
——好像很不人道啊!不过上位者都不和普通老百姓讲人道,老百姓就是提款机,用得着的时候,你就是当家作主的,用不着的时候,你一个老百姓懂啥,要听专家的!
也是,几百年后人吃的药都是从老鼠、兔子、猴子、山羊等等这些动物身上试验出来的,人都和动物吃一样的东西了,还讲什么尊重生命,动物的生命是被尊重了!
呕,想想都恶心,还是算了吧,这种恶心事真是有点违背苏莹的做人底线,这也给苏莹提了个醒,做为一个国家里面的少数人,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道德操守的,不然,会给很多人带来不好的后果的。
苏莹觉得她最应该庆幸的是现在这个时代是全民中医的时代,这并不是说中医的医术有多好,而是因为中医中药都在中国人身上试验了几千年了,也没见出什么大问题,在欧洲鼠疫——也就是黑死病盛行导致死了三分之一人口的时候,华夏依然好好的。
这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经过过什么瘟疫之类的,纵观华夏历史,大型瘟疫不仅不是没有还有很多,甚至好些次都达到了“死者不可胜计”,“丁尽户绝”, “户灭村绝”的程度,最近的一次瘟疫恰好也没过去多久,也就是五十年前而已。
这次瘟疫从明万历开始直到康熙年间才算是终结,延绵八十多年,其中崇祯十四年,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六年(就是1641年),南北两直隶,山东、安徽、 浙江、贵州、湖南等地疾疫大作,其中惨状到了“春二月瘟疫大作。有一家死数口者,有一家全殁者,白骨山积,遗骸遍野”的程度。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年)的瘟疫,更是“有疙瘩瘟、羊 毛瘟等,呼病即亡,不留片刻。
那个时候,明王朝是怎样的?内外交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明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在那样的情况下,把情况遏制住,总不可能是靠远在千里之外的连萌芽都没有的西医吧!?
——扯远了!
总之,这场已经过去五十年的瘟疫离苏莹还是很远的,现在还是要让百姓手里有钱才是现在主要的事。
写计划写习惯的结果是,苏莹把赚钱的想法都记了下来。
胤禛一看福晋的计划书上那些养海鲜养鱼、怎么收购怎么卖出去什么的头都大了!
他家福晋想让他一个皇子阿哥去卖鱼,这很有前途吗?虽然他皇子的身份去卖鱼绝对不会少赚,胤禛还是想呵呵,虽然身为一个被史书熏陶了这么久的皇子,利国利民之事还真是有必要做一下的,但是——“渔民就这样吧!那么另外两个你准备怎么办?”
苏莹将写了大方向的‘养殖计划书’放到一边,“能怎么办?这两个要找的可不是我,他们要如何看的是你想他们如何。”
胤禛对此是坚决拒绝的,他就是真的想做一个闲散王爷,他也不能到海上做王爷,就是草原都比海上要好。
苏莹对胤禛的想法嗤之以鼻,就是因为他们这些皇室子弟这样的想法,才会把海洋白送给了欧洲那群海盗。
“你的意思是,海上随我的意?”苏莹想了想这样问胤禛。
胤禛一看苏莹这个要搞事的样子有点迟疑,但是他又想不到在海上搞事能搞出多大的事?又不是长江黄河这种,她要是在那里搞事,胤禛觉得他得随时提防着她干出什么大事,但是在海上?身为在海上也生活了一段时间,比较有发言权的人,胤禛觉得还是陆地好,海上除了水还是水,还要经常靠岸补充淡水补充食物,也就海鲜比较好吃。
至于那个被苏莹在他耳边念叨了很长时间的东印度公司,胤禛觉得那完全不是什么事,福晋就是弄垮了它也没啥问题,那些洋人离大清远,哪有福晋说的那么悬?这么一想,好像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于是,胤禛很肯定的点了头。
“福晋,你要做什么还是要和我说的啊!”为了以防万一,胤禛很有心机的加了这么一句让他以后庆幸不已的话。
“这是自然,”苏莹想捂自己的心口,“还有,你的六条船呢?”
“——也随你!”反正也是赚银子,银子他身为皇子也是不嫌多的。
苏莹捂住心口,深深觉得她以后要努力了,她以后一定要让胤禛这个目光短浅的感受一下来自大海的威力!
胤禛要是知道他的不重视才导致他的福晋发下了这么大的宏愿的话,他绝对不会这么随意的,可惜,身为皇族子弟,其他没学会,死鸭子嘴硬一个比一个厉害!
第56章
既然这次的大佬都表示他来这里就是走个过场, 就是给自己撑腰的,苏莹觉得, 她身为人家的老婆,和人家夫妻一体的人, 也不应该那么客气,于是就帮胤禛找了个阳光明媚海风习习, 可以好好看书的地方, 自己拍拍屁股开始处理事情。
胤禛看福晋这么干脆的就走人无语了那么一下, 不过能离开船舱那种小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