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4/5)
下田,而没有回到皇城享福,不说感动什么的,这已经说明他们这里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这次雪灾给李卫了一个统计通州确实人口数目的机会,自从康熙五十年免除了新出生的人头税,除了给百姓减少了一个出钱的机会之外,造成的一项恶果就是各地的人口统计工作处于了停滞状态,再加上前几年几个地方出现灾荒瞒报的情况,导致流民四起,很多人为了避灾都是四处奔走……这些种种都造成了各地的实际人口都是模糊不清的。
李卫重新统计之后,就惊讶的发现整个通州县的人口和在册人口有一万以上的出入,就这还是没有把死去的那些人和在各大户为奴为婢的那些人纳入统计的结果。
胤禛看着这结果,不仅没有觉得高兴,反而头疼非常,促进人口的增长是于国有好处的一项良策,可是如果这些增加的人口被人利用了会怎么样?可惜这些弊端,胤禛即使心知肚明,也是不能提出异议的。
借着这个机会,在通州税务改革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至少在看到皇帝的儿子在和百姓同甘共苦之后,少有人觉得由这些人主持的税改不好的,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是这么可爱,你是个好人,他们就一刀切的相信你做的一切事都是好事。
胤禛的税改进行的如此顺利,下面是一片赞扬之声,就连胤禛都是很满意的样子,苏莹就感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其实还是和她站在局外看胤禛进行税改——同时她的莲华纺织还是纳税大户有关,一项制度的出台绝对是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所以除了涉及国家利益的那些制度都是要看民意导向的,如果是违背大部分百姓的意向或者道德指标的制度,绝对是都是一些人关起门来想出来的。
苏莹并不希望胤禛经手的第一个涉及制度的改革,就这么的在大部分人的吹捧之下通过,所以她直接把已经成型的税改条例拿到手中,开始往船队、商队发,同时压着九阿哥也往他手下分发,目的就是让提意见,不仅要提意见,还要就提出的意见给出他们心中的最佳方案。
胤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福晋和自己找来的帮手,开始联合起来找人给自己的心血挑刺,他郁闷了两天之后,突然想通了,他觉得,反正都是挑刺,那就干脆一起来好了,他直接用官方的力量往内务府管理的那些商人们也送了一些,让他们也来找茬。
这项找茬工程耗时巨大,足足有一年的时间,才算是把所有发出去的意见稿收了回来,胤禛看着那些成车的意见稿,深觉自己这就是自找麻烦。
这些意见稿提出的意见是好是坏先不说,胤禛觉得这次税改给他的感触却是很深,在幕僚门客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把这些意见稿之中重叠最多的那些归纳出来,然后按实际情况把税改条例重新整理了一遍,胤禛看着几乎有一半和原来都不怎么一样的条例,觉得改革就是不一般人干的事,想要有一个完美的改革,真的是太难了。
胤禛忙活税改的时候,苏莹也没闲着,除了大手笔从南方买粮为了秋后通州粮食短缺做准备之外,就是组建了一个建筑队,嗯,她想了又想之后,决定要进军房地产市场了。
和很久以后的房地产不同的是,苏莹的建筑队接的单子都是百姓的自住房,当然了,做为一个还是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的组织,他们也是给富人修园林式的建筑的。
身为现太子妃,想要干一件事,人力资源是绝对不会缺的,再加上本身的银子充足,所以收钱绝对公道,建出来的质量远超各村自己修的房子,虽然会导致一部分人专业人士工作减少,但是这个建筑队不是常年招人嘛!
苏莹组建的建筑队接手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改建贫民区,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不管有钱没钱,各家各户的房子面积都不小,苏莹干脆把所有的宅子按照统一模式修建,就是那种在这个时代很流行的正房、厢房、耳房、倒座房四合院,只不过,和正规的四合院不一样的是,面积缩小,房间缩小,院子缩小,按照八卦分布,足够祖父祖母、父母、三子三女的居住,厨房茅房一个不缺,即使是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布局也绝对算是满足了大部分人所需了。
满足居住需求,房子质量全是榫卯结构组成,抗压抗震,即使和以前相比面积减小,也绝对是超出了原住户的想象,尤其是,这是完全不需要他们付出任何东西,只是因为雪灾而免费给他们改建,不漏风不漏雨有炕,还有一眼就可以看到外面的琉璃窗户,欣喜若狂还来不及。
接触建筑行业,对苏莹来说简直就是把易经的基础知识给来了一遍,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把贫民区合理安排完,还剩下的空地,苏莹直接建了一个免费的学堂——这个学堂同时还充做孤儿院,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也算是有了个窝,同时给他们提供各种工作让他们能自己养活自己。
这个学堂的教学任务交给了县令李卫来安排,李卫一转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县学,还把学堂的教学任务纳入了对秀才品德的考核中,绝对是——嗯,反正苏莹觉得这个李卫不愧是能被胤禛信任的人。
有了贫民区练手,建筑队的磨合也就差不多了,再加上去各村修房让人们见识到了建筑
这次雪灾给李卫了一个统计通州确实人口数目的机会,自从康熙五十年免除了新出生的人头税,除了给百姓减少了一个出钱的机会之外,造成的一项恶果就是各地的人口统计工作处于了停滞状态,再加上前几年几个地方出现灾荒瞒报的情况,导致流民四起,很多人为了避灾都是四处奔走……这些种种都造成了各地的实际人口都是模糊不清的。
李卫重新统计之后,就惊讶的发现整个通州县的人口和在册人口有一万以上的出入,就这还是没有把死去的那些人和在各大户为奴为婢的那些人纳入统计的结果。
胤禛看着这结果,不仅没有觉得高兴,反而头疼非常,促进人口的增长是于国有好处的一项良策,可是如果这些增加的人口被人利用了会怎么样?可惜这些弊端,胤禛即使心知肚明,也是不能提出异议的。
借着这个机会,在通州税务改革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至少在看到皇帝的儿子在和百姓同甘共苦之后,少有人觉得由这些人主持的税改不好的,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是这么可爱,你是个好人,他们就一刀切的相信你做的一切事都是好事。
胤禛的税改进行的如此顺利,下面是一片赞扬之声,就连胤禛都是很满意的样子,苏莹就感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其实还是和她站在局外看胤禛进行税改——同时她的莲华纺织还是纳税大户有关,一项制度的出台绝对是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所以除了涉及国家利益的那些制度都是要看民意导向的,如果是违背大部分百姓的意向或者道德指标的制度,绝对是都是一些人关起门来想出来的。
苏莹并不希望胤禛经手的第一个涉及制度的改革,就这么的在大部分人的吹捧之下通过,所以她直接把已经成型的税改条例拿到手中,开始往船队、商队发,同时压着九阿哥也往他手下分发,目的就是让提意见,不仅要提意见,还要就提出的意见给出他们心中的最佳方案。
胤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福晋和自己找来的帮手,开始联合起来找人给自己的心血挑刺,他郁闷了两天之后,突然想通了,他觉得,反正都是挑刺,那就干脆一起来好了,他直接用官方的力量往内务府管理的那些商人们也送了一些,让他们也来找茬。
这项找茬工程耗时巨大,足足有一年的时间,才算是把所有发出去的意见稿收了回来,胤禛看着那些成车的意见稿,深觉自己这就是自找麻烦。
这些意见稿提出的意见是好是坏先不说,胤禛觉得这次税改给他的感触却是很深,在幕僚门客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把这些意见稿之中重叠最多的那些归纳出来,然后按实际情况把税改条例重新整理了一遍,胤禛看着几乎有一半和原来都不怎么一样的条例,觉得改革就是不一般人干的事,想要有一个完美的改革,真的是太难了。
胤禛忙活税改的时候,苏莹也没闲着,除了大手笔从南方买粮为了秋后通州粮食短缺做准备之外,就是组建了一个建筑队,嗯,她想了又想之后,决定要进军房地产市场了。
和很久以后的房地产不同的是,苏莹的建筑队接的单子都是百姓的自住房,当然了,做为一个还是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的组织,他们也是给富人修园林式的建筑的。
身为现太子妃,想要干一件事,人力资源是绝对不会缺的,再加上本身的银子充足,所以收钱绝对公道,建出来的质量远超各村自己修的房子,虽然会导致一部分人专业人士工作减少,但是这个建筑队不是常年招人嘛!
苏莹组建的建筑队接手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改建贫民区,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不管有钱没钱,各家各户的房子面积都不小,苏莹干脆把所有的宅子按照统一模式修建,就是那种在这个时代很流行的正房、厢房、耳房、倒座房四合院,只不过,和正规的四合院不一样的是,面积缩小,房间缩小,院子缩小,按照八卦分布,足够祖父祖母、父母、三子三女的居住,厨房茅房一个不缺,即使是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布局也绝对算是满足了大部分人所需了。
满足居住需求,房子质量全是榫卯结构组成,抗压抗震,即使和以前相比面积减小,也绝对是超出了原住户的想象,尤其是,这是完全不需要他们付出任何东西,只是因为雪灾而免费给他们改建,不漏风不漏雨有炕,还有一眼就可以看到外面的琉璃窗户,欣喜若狂还来不及。
接触建筑行业,对苏莹来说简直就是把易经的基础知识给来了一遍,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把贫民区合理安排完,还剩下的空地,苏莹直接建了一个免费的学堂——这个学堂同时还充做孤儿院,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也算是有了个窝,同时给他们提供各种工作让他们能自己养活自己。
这个学堂的教学任务交给了县令李卫来安排,李卫一转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县学,还把学堂的教学任务纳入了对秀才品德的考核中,绝对是——嗯,反正苏莹觉得这个李卫不愧是能被胤禛信任的人。
有了贫民区练手,建筑队的磨合也就差不多了,再加上去各村修房让人们见识到了建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