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老师。”
    “现在就要走了吗?”
    唐晓点了点头。
    他看了陈芸一眼,很快低下头,小拳头握紧,有些小声地说:“陈老师,对不起。”
    陈芸愣了下,不知道这孩子为何道歉。
    “我当时、我错了,不该写大字报诬陷你,对不起老师。”
    这句道歉唐晓想说很久了,却一直拉不下脸,现在他都要走了,以后估计也回不来,也不用考虑面子不面子的。
    陈芸一时有些百感交集:“知错能改就好。”
    她拍了拍唐晓的肩膀,对他说:“到了新家要听话,好好读书,有什么需要可以给我写信。”
    又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这个给你们带路上吃。”
    唐晓接过她给的东西,鼻头一阵发酸。
    他垂着脑袋吸了吸鼻子,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陈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信!”
    陈芸笑了下,就当他的眼泪是因为不会写信而哭:“里面放了一个信封,你按照上面的抄就行,再写上你新家的地址。”
    唐晓抬手擦掉眼泪,点头说好。
    “一定要好好读书。”
    “嗯!”
    .
    今年的冬天过的格外缓慢。
    在十二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吴美芳被执行了死刑。
    这起间谍案牵涉面很广,被上面当成一个典型,广播里天天都有各种关于这个案子的消息,参与的人都得到了嘉奖。
    吴美芳一行人被枪决那天,无数人涌入行刑地点观看。
    之后的几天,在这座城市最热的话题就是吴美芳一群间谍是怎么被处死的。
    这样的热潮直到新年临近才稍微降温。
    考完最后一场,学生们飞奔着回家,陈芸拿着卷子回到办公室。
    她准备连夜把卷子改出来,这样明天只需要一上午的时间来写成绩单,下午就可以放假了。
    与她有相同打算的人不少,办公室里点着灯,老师们埋头工作。
    李从英改完最后一张试卷,把分数统计出来,拿起茶缸喝了一口水,问陈芸:“陈老师你还有多少?”
    “快了。”
    语文卷子比数学卷子难改的多,前面填空、选择还有标准答案,从阅读题开始,就得老师斟酌着给分。
    陈芸一幕三行看着作文,综合着给了分数。
    对面的李从英看她还有好几张卷子没改,为了让她快点回家,就主动把一旁改好的卷子拿过来:“我帮你算分数。”
    陈芸抽空抬了下眼皮:“那谢谢李老师了。”
    有李从英的帮忙,陈芸的效率上升很多,很快就把全部的试卷改完。
    两人并排着往回走,李从英问陈芸准备什么时候去买年货。
    “大概后天吧。”陈芸说:“明天先把家里扫干净。”
    李从英说:“那我也后天买,咱们到时候一起?”
    “行啊。”
    到了后天,陈芸一大早和李从英出门。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不管有钱没钱,到了年关,总要买点东西回家的。
    一整条街的商店里挤满了人,剪头发的、做衣服的、买米麦面,队伍能从店里排到外面马路上。
    “我还以为咱们走的够早了呢。”
    李从英挽着陈芸的手,看着街上的人咋舌不已。
    “正常,过年嘛。”
    陈芸出门前列了一张单子,上面写了要买的东西,目标明确地走进商店。
    国营商店与平时大不一样,店里挂着很多红色的中国结,看着特别喜庆。
    据营业员说,这些中国结是底下公社放过来寄卖的,价格不贵,买的人有很多。
    李从英也挺感兴趣:“陈芸,你要不要买几个?”
    “行啊。”这中国结有好几个样式,陈芸看了一圈,挑了两种比较合意的,各自买了一对。
    “你喜欢这两种啊?”李从英拿了两个巴掌大的中国结,拎起来晃了晃:“我要这个,挂我儿子床头。”
    “他会要吗?”陈芸不觉得李从英家的孩子会喜欢这个。
    李从英霸道地说:“不要也得要。”
    两人选好了中国结,继续去买其他东西。
    商店里人太多了,货物上架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出售的速度,她们挤了一圈也没把东西买完。
    听说有几样货物下午还要上新的,李从英就不打算回去了,准备先等等。
    “这买个年货都要跑好几次。”李从英拉着陈芸站在一边,指着人群对陈芸说:“你看看,人家来买年货都是拖家带口,就咱们,孤家寡人,想想都可怜。”
    陈芸噗一声笑出来。
    “我说的不对吗?”李从英唉了一声:“他们臭男人,一点都靠不住。”
    临近春节,省军区竟然又组织了一次演习。
    郑卫华被师长带着去导演部帮忙,一走就是半个多月,按照计划,他年三十都不一定能回家。
    “好了,咱们先吃饭去吧。”陈芸拉了李从英一下,把买好的东西寄放在商店,随后往国营饭店走去。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城市主干道,马路上车多人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